中国园林网6月12日消息: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新近完成“海南近海海洋综合调查与评价”指,我国面积最大的“海底草原”——海南海草床面积呈缩减趋势。7日,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关技术人员接受媒体采访,介绍该省海草床现状,并建议通过立法手段加大保护力度。
海南省海洋开发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中心博士涂志刚介绍,海草床与红树林、珊瑚礁并称三大典型海洋生态系统,海南岛海草共有6属10种,包括泰莱藻、海菖蒲、海神藻等主要品种。海草生长于潮间带低潮区至低潮带上部,退潮时大部分可裸露于空气中,涨潮时分布最深水深为4米。海草床具有四大基本功能:稳定近海海床,固碳进行光合作用,维护海洋生物多样性以及净化水质,“有多种鱼类、螺类、贝壳以海草为生,其中珍稀动物儒艮就以海草中的二药藻为食,一旦其遭到破坏,儒艮将会离开此水域。”
据了解,海南岛是我国海草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地区,曾经有大片海草床分布。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海南岛万宁小海及洋浦等地有大片海草生存,但随着围填海、养殖污染、陆源排污等人类不当活动,上述海域海草生长环境恶化、目前海草已基本消失。据2009年统计数据,海南岛海草分布面积约为55.34平方公里,其中主要分布于文昌、琼海、陵水、三亚、澄迈及万宁5个县市,其中04—09年该省海草床面积减少0.43平方公里,全部位于陵水县黎安港,减少面积约占该地海草面积的17.2%。
“海草主要生长于海水清洁,阳光充足,水动力良好的海域中,最有效的保护‘就是不动’,” 涂志刚说,渔民养殖、捕捞、船只停泊及海洋工程对海草具有影响,其在自然状态下如果不被破坏,有一定的生长扩散能力。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厅海洋环境保护处处长陈迁忆介绍,海南省2007年已在陵水黎族自治县建立我国首个以海草床为保护对象的海洋特别保护区,保护区海域面积2320公顷。“但特别保护区保护水平低于自然保护区,目前仅有生态监测、管理渔民等初期措施。”
涂志刚表示,“我国没有专门法律法规保护海草床,建议通过立法来限制和禁止保护区内的人类活动。”
推荐阅读:
(来源: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