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防沙治沙工作被评定为突出省份

2012年06月15日 13:38国家林业局政府网

中国园林网6月15日消息:近日,全国“十一五”省级政府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结果公布,陕西省被评定为工作突出等次。国务院防沙治沙目标责任考核工作组综合评价认为陕西治沙工作扎实,任务指标超额完成,防治保障措施落实,取得成效十分明显。

“十一五”是陕西防沙治沙推进力度最大、治理速度最快、取得成效明显的五年。五年来,陕西沙区累计治理沙化土地面积897万亩,每年推进179.4万亩,常绿树种面积由49万亩提高到190万亩;沙区造林保存面积1868.9万亩,森林覆盖率30.7%,以陕蒙交界、长城沿线、白于山北麓、榆定公路、黄河沿岸等为骨架、总长达2000多公里的大型防风固沙林带初步建立;沙漠腹地建起万亩以上片林165块,绿色屏障的形成,保护了近200万亩农田。大风扬沙、沙尘暴天气减少到24次以下;荒漠化区年减少入黄泥沙2.23亿吨。据第四次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显示,与2004年相比,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缩减61万亩和32万亩;重度、极重度荒漠化面积比重由13.4%下降到9.9%,流动沙地、半固定沙地比重由15.9%下降到11.1%。

同时,陕西省防沙治沙与农民增收相结合,初步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旅游业、新能源等为主的沙产业体系。栽培红枣等干杂果面积200多万亩,种植绿豆等特色小杂粮和优质马铃薯面积近1000万亩,养殖牛、羊、鸵鸟等近1000万头(只),各类加工企业不断涌现,沙区已成为全国小杂粮生产样板区,全国优质红枣产区。百姓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沙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010年达到5113元,是2005年的2.8倍。

五年间,陕西针对五大沙化土地立地类型区,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积极探索治理模式,总结出沙地公路景观型防风固沙林示范模式、林牧一体化防沙治沙模式、大荔复合型产业化治沙模式等6大类型24种治理模式,为全国防沙治沙创建了样板。

推荐阅读:

内蒙古自治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综述

湖南长沙:饭店开张 不能让行道树遭殃

沈海高速三沙陇头示范段森林通道已完成建设面积120亩

广州首个“种荷”节在南沙湿地举行 千亩荷塘8月绽放

(来源:国家林业局政府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