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5日消息:挖了香樟,种的还是香樟——近日,“南京机场路蹊跷的移树风波”引起广泛关注。不少媒体和网友诘问:挖掉香樟还种香樟,折腾钱玩儿呢?甚至直言这是喜新厌旧烧钱作秀,希望“别让樟树在绿化腐败里长僵了”。
而建设方南京雨花台区建设局则坚称,这是一起绿化整治行动,移走的是长势不良的小香樟树,取而代之的是大而高的香樟树,可以提升这条景观大道的环境品质。
移樟又种樟,到底是一场“烧钱游戏”、还是必须的环境整治?连日来,记者进行了专项调查。
追踪:树根下哪来的建筑垃圾
记者来到现场实地察看,移树地点其实是在雨花大道,路中央上跨的高架才是“机场路”。这条路连接着禄口机场和高铁南站,是南京的“南大门”,被誉为“省门第一路”。
“换树,不是头脑发热,而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整治行动。”雨花台区建设局局长程道伟向记者解释,这是进城、出城的必经通道。今年上半年南京开展“百日绿化整治行动”,雨花大道属整治道路之一,换掉了长不大的行道树,两旁又栽了两排香樟树。记者看到,换栽的新树和老树,高低大小差不多,列兵般站立,景观效果确实不错。
雨花大道1997年建成,行道树全是香樟,曾号称“香樟大道”。附近居民说,绿化整治前,大道的行道树多已成林,却也夹杂着不少树冠小、看相差的树木,瘦不拉几的。“确实不顺眼,也让人不解——15年前同时栽下的树,有的长成大腿粗,有的小孩胳膊细,真是奇了怪了。”
“问题就出在地下!”程道伟揭了谜底——他们挖出一些小树一探究竟,吊开树球,再往下挖时,居然挖到了石块、碎砖、石灰等建筑垃圾。建筑垃圾阻挠了树木根系发育,阻碍从地下吸收营养,石灰还会烧损树根,这样栽下的树,自然死不掉又长不大。
无奈:只能连土带树“一锅端”
雨花大道共有700多棵行道树,此次移栽141棵,占了1/5。按照建设部门的解释,由于树下发现了建筑垃圾,才被迫移树换土;而不少网友认为,绿化部门决定移树,才挖出了下面的建筑垃圾——这个因果关系很重要,如是前者,移树是“为历史纠错”;如是后者,“形象工程”就有了说辞。
那么,既然是土壤有问题,为何不换土松土,而是大动干戈地移树?“也不是不可以换土”,雨花大道绿化整治监理邱卫东解释说,“但建筑垃圾压在树球下,不移树就难以换土;再者,这些树长了15年都没长成,都长僵了,即便换了土,也赶不上其他树的长势了,必然是一排树却高低大小、参差不齐。”
南京园林实业总公司的专家们也认为,行道树成长因素很复杂,“十个指头都有长短,如果为求整齐美观,换土又换树,倒是根本性的办法”。
移树换树,代价不就大了吗?对此,雨花台区建设局的沈祖平介绍,雨花大道移栽的树,胸径17厘米,市场价为1200元一棵,141棵树加上人工费,总共花了20多万元,“并非此前有媒体报道的七八十万元”。
如此,事情大致有了眉目:机场路的那些小树一直让建设部门“耿耿于怀”,适逢南京“百日绿化整治行动”,加之发现了树下的建筑垃圾遗留问题,就连树带土“一锅端”了。
反思:“戏剧性”背后教训深
而在有关人士看来,南京“香樟树事件”之所以持续发酵,一是“移樟种樟”本身具有戏剧性;二是行道树下居然挖出了石块砖头来,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移树换树,政府的出发点是好的,结果也是好的,而媒体和市民的质疑也没有错。问题出在哪里?双方沟通不够。”一位专家说,从媒体报道来说,弄清来龙去脉、基本事实,很重要;而善于沟通、及时解释,也是政府部门特别是城市建设管理部门取得公众理解、消除社会阻力的应有之举。
行道树下居然挖出了建筑垃圾!这让南京市领导震惊。市长季建业5月29日在城建会议上说,水泥地上敷上土就可以种树了?如此不负责任,“回去调查清楚,我等你们回复!”
雨花台区调查发现,雨花大道施工方为宁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15年过去了,企业早已改制,负责人退休。而副区长艾长青表示,不管变故多大、困难多大,都要一查到底,追偿经济损失;同时,举一反三,清查绿化部门的粗枝大叶和监管漏洞。
作为区建设局长,程道伟认为,道路绿化是隐蔽工程、扫尾工程,过去为抢工期,出现敷衍了事。雨花大道树池下的水泥石块,很可能是快车道漫过来的二灰土,既未清理现场也未深挖树穴,就仓促栽树了。“如今吸取教训,绿化项目除了工程监理还派出监管员,一个树穴一个树穴地看,施工质量差的,列入招标“黑名单”。”
“这次移树风波,对我们一线管理员也是教训。”沈祖平说,一线管理常常被人看作是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粗活”,实际上,其过程控制和细节管理很重要,比如挖坑要深及老土,不同树种配比不同的营养土,树池要做大透气,后期维护不能停,等等,“每一个环节都不能马虎!”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报业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