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6月6日消息:假如迎客松被虫害致死,黄山还拿什么来迎接八方来客?正因担心这一天降临,黄山20年前就开始了这场松材线虫病阻击战。
如临大敌
安徽省13个有松树的市、区中12个发生了松材线虫病,仅剩黄山市。
有“松树癌症”之称的松材线虫病已兵临城下,2012年最近的疫情发生点距离黄山景区已不过45公里,2011年这个距离还是120公里。
黄山国家级5A风景区让安徽名满天下。登黄山,必观迎客松。然而,自松材线虫病1982年传入中国后,黄山松树危急。
真正的危机出现在1992年,检疫人员在距离黄山风景区约60公里的安徽宁国县附近松林里发现了松材线虫病。全乡所有松树被砍光,并更换树种。亲历此事的黄山市森林病虫防治检疫站站长张学范说,时任副总理的朱镕基为此批示:“松材线虫要注意,黄山奇景要保护。”
国家领导人的批示直接推动了黄山防虫工作。1997年,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在安徽马鞍山市开现场会。连绵如火烧般的松林惨状震惊了与会的头头脑脑,张学范记得一位市领导当场发问:“如果迎客松被虫害破坏成这样,对我们岂不是奇耻大辱,游客还来看什么?”
从那以后,所有到黄山任职的主要官员都会被省领导反复叮嘱:必须做好的两件头等大事——阻击松材线虫病和做好森林防火。2001年6月12日,国家质检总局上报“检验检疫机构在黄山地区截获松材线虫”的信息惊动了时任副总理的温家宝:“国外病虫害已危及黄山,检验检疫工作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这是第二位国务院副总理的批示,也是温总理半年内的第二次批示。
安徽省林业厅主要负责人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上山查看,只要见到枯黄的松树,一律要求立即清除。“松材线虫哪天传入黄山,组织上哪天就要处分人。”张学范说。目前,黄山市委书记王福宏亲任市松材线虫病检疫指挥部指挥长,一线督办松材线虫病防治工作。
哪怕一块松制木楔,也不能入黄山
松材线虫病就是“高压线”。张学范说,市委、市政府对松木的态度是“零容忍”,不许任何人说情。
每年1月18日是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大会日,管委会党委书记,也是黄山市委常委的许继伟都在会上告诫参会者:“哪个单位把松木调入景区,哪个单位一把手就准备换人。”
一谈到松木就联想到松材线虫,这是黄山风景区森林植物病虫防治检疫站站长姚剑飞的条件反射。他也多次提醒站里的员工,按照市里规定,如果因工作疏忽导致松木被调入景区,不管数量多少,立即解除劳动合同。
1994年,黄山市成立了“森林病虫害防治指挥部”,次年,正式发布《黄山风景区森林植物检疫实施办法》,对森林植物、木竹及其制品实施严格的调运程度,禁止一切松木进入黄山行政区。这是黄山第一道防线。
“刚开始,景区内单位和老百姓对此并不理解,甚至有些反对,毕竟松木制品由来已久,轻便又经济。”副站长王昭成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办法实施的头一年,有家在景区南大门的装饰公司就撞枪口上了:从江苏调来的松木线材被发现含有松褐天牛(又称松墨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后,指挥部立即下令,连同已经上墙的木质龙骨架一并拆下,全部集中销毁。
到1999年,黄山市松材线虫预防体系工程建设启动,上述实施办法的修改条款更加严厉。较1994年版的规定,新办法是不分区域、不分时段,黄山全面禁止松木及制品入内。管委会每年不得不从门票收入中抽出30%,用于补贴各单位采用松木替代品而形成的近千万元差价。
现在,所有建筑工程中都有一条“禁止松木及其制品调入黄山”。王昭成说,包括电力、电信及邮电通讯等部门的采购合同无一例外要注明“禁止松木”,大部分非松木制成的线缆盘直接被标注“黄山特供”。
但有时也有麻烦。有一年,浙江一辆持合法植物检疫证的木材运输车过境黄山时被拦下,检查站坚持要求松木就地销毁,木材车辆原路返回。王昭成记得,两地后来因此还打上了官司。
进入黄山景区有南、西、北三条交通要道,都设置了24小时检疫检查站,也就是第二道防线。此后,松谷庵、云谷寺、慈光阁等多个检票处也都设置检查分站,监测网络覆盖全景区。
从2007年开始,黄山风景区管委会将松木调入管理纳入单位年终考核,只要发现一起违规事件,不管松木数量大小,哪怕一块木楔,该项100分记零,处罚是扣发对应分值的年终奖。在这项考核办法实施的第四年,管委会下属的一个物资运输部门在北大门检查站被发现水泥罐车下有块松木衬板,整个部门年终奖人均少了五千元。
2009年,黄山风景区管委会邀请合肥京剧团到景区巡演,因背景板质地多是松木,剧组不得不将三车背景板减至一车,最后,京剧《天地人心》几乎在一片空地上演了。
最近一次严重违章调运事件发生在2011年6月17日,安徽省黄山干部疗养院装修的一批席梦思床垫及木质床架成了传播载体。事实上,较公路运输更隐蔽的是源源不断的游客。姚剑飞说,目前检查站还没有权限对游客的背包实施检查。为了堵住人为传播的漏洞,黄山出台了旅客随身携带木质工艺品监管办法,要求导游不厌其烦地劝阻游客带松木板凳或不明木质的拐杖上山。对不予配合的本地导游,其导游证将不予年审。
最后的保险带
张学范坚信,黄山防线属全国之最,但凡能想到的办法都用上了,“大黄山范围内早期一有发现枯黄的松树,一概成片砍伐掉。”据不完全统计,黄山每年砍伐的异常松树达上万棵。
对付松材线虫病,黄山采取了最笨的办法。1999年,上千万国家专项资金到位后,黄山开始在核心景区四周建起了一个4公里宽的非松属植物的生物控制带——砍光所有松属植物,该控制带外围周长100公里,涉及黄山、徽州等四个区县,耗时4年,在2004年建成。
之所以把保险圈确定为4公里宽,张学范说是依据国际上有关专家测算,一般而言,一只松褐天牛飞行最大距离只有三四百米,若不在松树上取食,天牛肯定飞不过3公里远,为了安全起见,把非松属植物控制带就放宽至4公里。
这是阻击松材线虫入侵的最后一道屏障。
不过,这个尚未发挥阻击作用的控制带每年总会滋生新风险,松树幼苗层出不穷,每年仅清理松树所需资金就有近百万元。张学范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松材线虫防治工程二期已通过国务院审批,国家和省市共同出资8100万元,用于加固防护网络。
“松材线虫进入大黄山(指黄山市)是迟早的事。”谈及黄山的未来,张学范有些担心,“那时,生物控制带就是最后的保险带,希望它能延缓松材线虫对核心景区的攻击,进而能找到彻底根治的良方。”
每一个守护黄山的人都有些提心吊胆,“最怕检查站的同事半夜三更来电话。”王昭成说,所有人员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以防不测。
然而,国家林业局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2号通报彻底震惊了黄山。张学范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解读该通报后得知陕西海拔1700-1800米的山峰(年均最低温只有7摄氏度)此前从未有过疫情报告,但在2011年意外发现了松材线虫,而这一变化对几乎同一高度的黄山无疑就是警钟。
推荐阅读:
(来源: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