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盱眙:山水名城的绿色“勋章”

2012年07月11日 10:48中国绿色时报胡俊海

中国园林网7月11日消息:在盱眙多彩的发展版块上,有一种色彩逐渐扩张,日渐浓烈,成为值得盱眙骄傲的“勋章”,这就是绿色。

近年来,江苏省盱眙县按照建设“绿色江苏” 战略部署,开展了一系列“绿色盱眙”、“生态盱眙”建设工程。全国平原绿化先进县、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经济林建设先进县、生态建设示范县、全国林业系统先进集体和全省植树造林先进县6连冠……一个个荣誉见证着盱眙走出了一条绿色崛起之路。

绿色情结根植都梁大地

盱眙人全心构筑“绿色长城”,全力守护“生态家园”,全县76万人民的绿色情结已深深根植2483平方公里的都梁大地。

2006年,盱眙确立了“工业强县、城建举县、旅游兴县、环境立县”四大发展战略,把绿化作为管长远、得民心、利民生的民心工程,作为最实在、最有效、最现实的富民工程。被大家亲切地称为“绿化书记”的县委书记蔡敦成,带领当地群众在每年3月开展两次全县义务植树活动。盱眙还先后组织党政代表团到其他城市考察15次,学习绿化规划、学习栽管经验、问计绿色产业、寻机盱眙突破。

2007年,盱眙出台了《盱眙县城市绿化管理办法》,正式启用“绿色图章”,规定在全县城市规划区内,所有新建、改建、扩建项目配套绿化工程的规划审核和竣工验收,必须加盖“盱眙县城市绿化审核专用章”和“盱眙县城市绿化合格专用章”,对绿化指标不达标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县效能督查局每周对城乡绿化建设进行督查,督查结果通报全县,严惩绿化建设与管理中的懒、慢、散等行为,全县意杨成活率超过97%。

绿色动力创新林业机制

盱眙县始终以机制创新为根本动力,通过深化林权制度改革、创新林业投入和推进机制,不断激发产业壮大内在活力,探索出现代林业发展的“盱眙模式”。

一招妙棋活全盘。以“人人有股,户户有证”为标准,盱眙人探索出一条“产权初始登记,股权量化到人,稳定承包关系,利益分配到户”的林改模式。全县共完成集体林改面积44.8万亩,涉及7万多个农户、26万多农民。2009年以来,全县共流转林地经营权2.2万亩,有效地实现了林业经营的规模效应。目前,全县注入林业的民间资本已超过4亿元,每年栽植意杨达600万株。

盱眙县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县”等活动为抓手,坚持短期攻坚与长期建设相结合,实施了“荒山披绿、河湖映绿、道路拓绿、庄台增绿、建馆展绿、开门见绿”等绿化造林工程,并先后投入6亿多元,打造了“绿色客厅”和“城市绿肺”,建成城市道路、河道绿地、生态防护绿地、公园绿地、居住区绿地等数百公顷。

绿色崛起推动百姓致富

今日的盱眙,山更青了,人与自然更和谐了,百姓的口袋更鼓了,“生态家园”已经成为盱眙传递给世界的一张“绿色名片”,成为盱眙“绿色崛起”的闪亮注脚。

“空中看盱眙,满眼不见泥”是社会各界对盱眙的“绿色评语”。截至“十一五”末,全县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1129.4公顷,全县共有林地7万多公顷,意杨保有量达5000万株,活立木蓄积量达500万立方米。

“绿色盱眙”促进了百姓增收。通过推行林权制度改革、发展观光林业等富民举措,盱眙不仅让山绿起来了,更让群众富起来了,实现了“农民收入增加、集体经济增加、社会效益增加”的“三增”效应。据统计,近年来,全县农民每年来自林业的直接收入人均800元。

如今的盱眙成了投资宝地和生态旅游胜地。“十一五”期间,全县共引进和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02个,是“十五”的7.3倍。铁山寺国家级森林公园被评为“外国人最想去的地方”。去年,全县接待旅游人数更是突破3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

推荐阅读:

四川南充南部县启动“绿色卫士”生态保护工程

燕山脚下悄然崛起生态绿城—河北平泉“绿色平泉”建设

浙江云和县致力打造“生态名城”着力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贵州:安顺投入3200多万元打造绿色生态景观长廊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