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16日消息:碧水盈波,绿木映秀。初夏的山东茌平大地满目葱茏:一条条“绿色长廊”纵横交错,一片片城市“绿肺”正加速扩容;街头游园流彩溢翠,沃野乡村绿意尽染。
茌平县以实施“生态立县”战略为抓手,“高起点、大气魄、大手笔”开拓绿色,加大投入实施绿化工程,一幅生态园林城市的崭新画卷跃然而出,先后荣获了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胜县城、全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省级生态示范区、省级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高起点规划生态“绿脉”
大坐标审视,大手笔勾勒。茌平县把创建省级园林县城作为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立足建设“生态宜居城市”,高起点编制园林绿化规划。
绿化跟着规划走,是科学建绿的前提。茌平县按照“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疏密相间、格调各异”的规划设计原则,结合创建省级园林城指标,于2006年就编制并批准实施了《茌平县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在确立了“新型工业基地,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及“一心、四区,西扩南展”的城市格局和“四纵四横一环”的城市道路总框架基础上,严格按照500米公共绿地服务半径的要求,对城市绿化总体布局结构、城市绿地、公园和绿化带以及城市公共绿地等重点建设项目进行了详细的科学安排。围绕以道路绿化为框架,沿河栽植为点缀,庭院、广场等片区绿化为补充的城市绿化思路,做到规划一片、设计一片,建设一片、绿化一片,建设规划与绿地规划同步,建设与绿化并行,并编制了《茌平县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同步开展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的编制,对地方植物物种实行规划保护,以维护植物多样性,保证生态和环境效益,着力建立特色鲜明、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优美的城市绿地系统。
大气魄打造城市“绿肺”
漫步茌平县城街头,河畔垂柳依依,路旁绿草茵茵,晨练的人们在绿树鲜花中,呼吸着新鲜的空气,或随着音乐翩翩起舞,或踩着鹅卵石小道缓跑……
绿色,给这座年轻的城市增添了生态之美、现代之韵;绿色,给城市中的人们带来了宜居之感、幸福之情。
茌平县以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注重绿化景观建设与城市文化的结合,努力做好绿文章。按照“建楼绿一点、建路绿一线、建区绿一片”和“依法建绿,规划建绿、拆违建绿”的绿化建设原则,进一步增加城市绿量,提升绿化管养水平。连续三年实施“年增百万绿”工程,以街头绿地、庭院绿化为点,以沿河、沿路绿化为线,以城中大面积绿地为面,突出公园绿化、道路绿化、庭院绿化、小区绿化,城市绿量不断增加。近年来,全县先后投入资金1.4亿多元,建设了茌山公园、南外环路绿化及804景观大道,沿茌中河两岸栽植垂柳、旱柳8000株,形成一河清水、两岸绿荫的带状绿色长廊,并将绿色铺展至城区的44个居住小区和11个街心公园,构筑了“道路绿化为框架、沿河栽绿为点缀、小区庭院为补充、四季长青三季花”的绿化格局。目前,县城区绿化面积达到1200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43%和18.6平方米。
大手笔编制乡村“绿网”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传统的农业文明曾造就了无数富有诗情画意的乡间村落,令人遐想、让人向往;而如今行走于鲁西枣乡,一座座村庄园林化、一幢幢农居景观化、一片片景点多样化……美丽乡村的风景随处可见。
茌平县按照村边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果化、农田林网化、沟渠风景化、空闲全绿化的“六化”标准,在乡村实施枣乡建设、绿色通道、农田林网化等5大生态工程,重点建设了10万亩密植枣园、8万亩速生丰产林、农田林网等五大林业基地。同时,采取“树随地走、收益归己”的办法,明晰树木产权,靠实管护责任,并实行造林质量责任追究制,确保了栽一棵,活一棵,形成了较为完备的生态体系和林业产业体系。去年以来,该县共造林23510亩,新建绿色通道141.9公里,完善农田林网化面积5.4万亩,新创建绿化示范村104个,林木覆盖率达到32%,增长了1.9个百分点。目前,全县涌现出1个“全国绿色小康村”、2个省级绿化示范乡镇、23个省级绿化示范村、142个县级绿化示范村。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山东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