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地球之肾——人类文明的发源地(图)

2012年07月18日 15:20北京日报

青藏高原壮丽的羊卓雍湖

青藏高原壮丽的羊卓雍湖 

世界最大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童话般的美景

世界最大湿地潘塔纳尔沼泽地童话般的美景 

翠湖湿地公园已成为北京人踏青好去处

翠湖湿地公园已成为北京人踏青好去处 

中国园林网7月18日消息:《北京市湿地保护条例(草案)》日前提请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提议将每年9月的第三个星期日定为“北京湿地日”。

当我们关注生态的时候,总会提到湿地湖泊、水库、河流、沼泽、滩涂等,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地球上大多数物种都生活在这三大生态系统中,这里更是大多数地球物种的发源地,而人类文明则发源自被称为“地球之肾”的湿地。

覆盖地球表面仅6%

“地球之肾”养育全球20%物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些优美的诗句描述的正是湿地景色。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交接,相互作用形成的一种非常独特的生态系统,与森林、海洋并称三大生态系统,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促淤造陆、美化环境和维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其它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被誉为“地球之肾”。

虽然湿地覆盖地球表面仅6%,却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种提供了生存环境,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湿地也给人类和陆地上的其他动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物质能源,比如人类所需要的绝大部分水产品和部分禽畜产品、谷物、药材,很多都是由湿地生态系统提供的。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一项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1992年,我国正式加入湿地公约组织。目前,我国已有41个湿地,分6批列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

在我国境内,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都有湿地分布,而且还表现为一个地区内有多种湿地类型和一种湿地类型分布于多个地区的特点,构成了丰富多样的组合类型。

我国的湿地生长着多种多样的生物物种,不仅物种数量多,而且有很多是中国所特有的物种。以鸟类为例,在亚洲57种濒危鸟类中,中国湿地就有31种,占54%;全世界雁鸭类有166种,中国湿地就有50种,占30%;全世界鹤类有15种,中国仅记录到的就有9种;此外,还有许多是属于跨国迁徙的鸟类。我国一些湿地还是世界某些鸟类惟一的越冬地或迁徙的必经之地,如在鄱阳湖越冬的白鹤占世界总数的95%以上。

孕育人类古文明

青藏高原湿地号称“中华水塔”

湿地为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大量的动植物又为人类繁衍生息提供了食物,正如1997年世界湿地日主题所说:湿地是生命之源。

青藏高原湿地被誉为“中华水塔”,是众多江河之源。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冰川和无数的雪山,为江河湖泊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成为亚洲大江大河的源头,我国的长江、黄河、怒江、雅鲁藏布江等均发源于此。青藏高原大约有1600多个湖泊,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50%左右,它们是江河的重要水源,如黄河源头的鄂陵湖和扎陵湖的贮水量分别达108亿立方米和46.7亿立方米。青藏高原冰川占我国冰储量的81.6%,是我国巨大的淡水资源库。黄河、长江和澜沧江三条河流每年向下游供水600亿立方米,这些大江大河是中国和亚洲几十亿人民的生命源泉,孕育了人类光辉灿烂的古代文明。

1978年,考古发现华北地区阳原小长梁、泥河湾一带有一百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它位于古大同湖畔,今桑干河右岸,曾是一片湿地。中华世纪坛青铜甬道镌刻:“距今一百万年,人类已经出现,在中华大地黄河尚未形成,今天的黄土高原是茂密的森林和气候温润的大草原。我国云南、陕西、山西、河北已发现这一时期直立人化石或文化遗存,最北一处石器地点是河北阳原小长梁。”

据《河北考古重要发现1949-2009》载,古地磁法测定小长梁人距今136万年,早于周口店北京猿人和陕西蓝田人。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的重要遗址,甚至有可能是人类在东亚存在最早的证据。

小长梁、泥河湾一带曾出土大量古人类制造、使用的石器,还出土了大量动物化石,尤其有鹿类、贝类。1990年-1998年进一步发掘证实,这里是一处湖滨的再生堆积遗址,从此引起人们广泛地关注,吸引国内外学者前来考察。它的重要价值不仅将人类历史往前推了几十万年,同时也说明了湿地的重要作用。

无独有偶,在永定河流域的考古发现,使“生命之源”学说得到很好的印证。1966年,在永定河流域清水河河畔、东胡林村村西发现了人类墓葬,定名东胡林人遗址。1995年、1998年、2001年和2003年经过多次发掘和实验,测定人骨的年代距今10172年-9552年,木炭标本距今10362年-9972年。可以说明,一万年前,人类曾在此活动,这里曾是孕育人类之地。从发掘出的植物孢粉、动物遗骸和石器等遗物,可以复原出当时东胡林地区的气候和地理环境,印证湿地与人类生存是息息相关的。

稻种起源于湿地野生稻

人类因稻作文化发明梯田

水稻是人类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耕种与食用的历史都相当悠久。水稻的栽培起源于中国,水稻在中国广为栽种后,逐渐向西传播到印度,中世纪引入欧洲南部。现在全世界有一半的人口食用水稻,主要在亚洲、欧洲南部和中南美洲及非洲部分地区。水稻的总产量占世界粮食作物产量第三位,低于玉米和小麦,但能维持较多人口的生活。

亚洲水稻种植面积占全球90%,其中我国水稻单产最高,水稻产量也最大。中国稻种起源于在湿地生长的野生稻。20世纪50年代末,江西万年大源一个被称为仙人洞的溶洞被发现。经过5次考古发掘,特别是1993年和1995年的中美合作农业考古发掘,在遗址的上层即新石器时代早期,发现了距今1.2万年前的栽培稻植硅石,将浙江河姆渡发现的中国稻作历史一下子提前了5000年,成为现今世界上年代最早的栽培水稻遗存之一,万年仙人洞由此成为世界稻作之源。

水稻的种植让人类发明了梯田,中国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有梯田。种植水稻需要大面积的水塘,而中国东南省份却多丘陵而少适于种植水稻的平原地形,为了解决粮食问题,移民至此的农民构筑了梯田,用一道道的堤坝涵养水源,使在丘陵地带大面积种植水稻成为可能,解决了当地的粮食问题。中国梯田主要分布在江南山岭地区,其中广西、云南居多,这是因为这些地方雨水比较多,又多山,梯田依山而建,其中以云南哀牢山和广西龙胜龙脊梯田较为出名。

春如层层银带,夏滚道道绿波,秋叠座座金塔,冬似群龙戏水……梯田之美被誉为“上帝跌落人间的镜子”、“最美的山岭雕刻”。不过梯田的种植对于人力的消耗相比平原要高出很多,而产量又没有优势,而且对丘陵地带的植被破坏很严重,所以这一耕作方式逐渐被淘汰,到现在只留作旅游观光之用。

推荐阅读:

宁夏湿地保护者:守望湿地源自绿色信念

上海:探索湿地保护旅游科普三结合

沈阳:共研湿地立法 推进湿地保护

山东:胶州湾湿地因海岸侵蚀20年减少160平方千米

[分页]

“贪婪”令湿地环境恶化

中国约1/3天然湿地或灭失

我国是湿地大国,湿地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10%,居世界第四位,亚洲第一位。进入20世纪以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由于人口压力过大以及粮食安全和经济发展的需要,一些地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过度开发,超过了湿地调节水循环和降解污染物的极限,湿地面积急剧下降,质量急剧恶化,生态服务功能严重衰退,成为各种生态系统以及自然资源中受威胁最大的一类。

我国一些内陆湖泊型湿地被分块承包给了周围的农民,承包人在捕捞时大鱼小鱼一律都不放过,因为小鱼小虾可用作养貂、养貉的饲料。还有一些渔民在海岸滩涂养殖海参,从幼苗开始到出产一直都需要用药,对近海生态的破坏尤为严重,杀死了贝类等大量其他的海洋生物。

过度捕捞则将近海鱼虾打得干干净净,而这些区域是鱼虾重要的洄游与繁殖场所,这种破坏性的捕捞几乎给它们带来了灭顶之灾,这种状况和近海污染的结合导致了整个滩涂湿地生态系统的恶化。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湿地开垦面积达1000万公顷,全国沿海滩涂面积已削减过半,黑龙江三江平原的原有沼泽80%消失了,“千湖之省”湖北省的湖泊锐减了2/3,成千上万的水鸟正在面临着生存的威胁,在我国东南沿海,56%以上的红树林消失了。调查显示,现在全国各类大小湖泊消失了上千个,约1/3的天然湿地存在被改变,甚至灭失的危险。

湿地探秘

“胎生”的红树林

红树林是陆地过渡到海洋的一种特殊森林,也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生物资源非常丰富。

红树林里有常绿的乔木和灌木,树林非常稠密。海滩上每天都涨潮和退潮,涨潮时,树干全被海水淹没,树冠在水面上荡漾;退潮后,棵棵树木又挺立在海滩上,形成了海滩上的奇特景观。

红树林所处的环境极其不稳定,海水的涨落对它的威胁极大,如果没有非凡的本领,难以在海滩上“定居”下来。就拿种子萌发来说,如果种子成熟后马上脱落坠入海中,就会被无情的海浪冲走,得不到繁殖的机会。因此红树林植物就有了“胎生”现象。

红树林胎生分为显胎生和隐胎生。种子萌发的时候,下胚轴明显伸长,逐渐突破果皮,形成样子如同长长的“水笔”的胎生苗,属于显胎生。红树林中进行显胎生繁殖的植物,主要集中在红树科,其中红树属的红树、红海榄,木榄属的木榄、海莲、尖瓣海莲,角果木属的角果木,秋茄属的秋茄,都在果实外长有长长的胎生苗,形成“树挂幼苗”的奇观。

隐胎生植物的胚轴并不伸出果皮,萌发的种子被果皮包裹,在果实外面看不出来,果实落地后胚轴才伸出果皮,马鞭草科的白骨壤、紫金牛科的桐花树和爵床科的老鼠簕等植物就属于这一类。拨开隐胎生植物的果皮,能发现里面已经萌发的种子。

湿地与人

湿地不会“招”来禽流感

由于湿地具有庞大的食物网,养育了多种多样的生物,特别是南来北往的候鸟在此得以栖息和生存,湿地成为鸟类栖息和迁徙的重要“驿站”。近几年来,世界各地爆发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发生地点不少都在湿地附近。陆生野生动物特别是鸟类,既是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的侵袭对象,又是携带禽流感等病毒的重要媒介,湿地也一度成为禽流感逞凶的突破口和疫情的高发区。

实际上,湿地作为鸟类的栖息地,是避免人与禽鸟接触的天然缓冲带和隔离带,但由于开发不当和保护不力,一些湿地功能受到破坏,面积不断缩减,一定程度上挤占了候鸟的生存空间,使野生候鸟与家禽及人的接触机会增多,从而助长了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要想真正发挥湿地在阻击禽流感方面的前沿阵地作用,关键是要改变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方式,如应该扭转把湿地当作“荒地”无限制开发利用的错误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湿地保护

最大湿地每年缩小2.3%

潘塔纳尔(Pantanal)沼泽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湿地,它位于巴西马托格罗索(Moto Grosso)州的南部地区,面积达2500万公顷。沼泽地内分布着河流、湖泊、森林和平原,是南美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除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外,沼泽地内还栖息着650种鸟类、230种鱼类、95种哺乳动物和167种爬行动物,以及35种两栖动物。

由于潘塔纳尔沼泽地自然条件特殊,生物种类繁多,2000年11月,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同年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自然遗产名录。

潘塔纳尔沼泽地分雨季和旱季,每到雨季就像一望无际的海洋,人们可以乘船在植物稀少的水面上自由“行走”,欣赏在树枝上嬉戏的各种飞鸟和无数只聚集在高地上的珍奇动物。每到旱季,整个湿地水位急剧下落,形成一个个面积不同、形状各异的湖泊和一条条河流,到处是成群的五颜六色的飞鸟,还有100多种色彩斑斓的蝴蝶,湿地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不过,根据卫星图像资料显示,潘塔纳尔沼泽地正在以每年2.3%的速度缩小。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45年以后这块世界最大湿地将在地球上消失。巴西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一事件的严重性,特别成立了潘塔纳尔生物保护圈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实施保护潘塔纳尔湿地行动计划。

推荐阅读:

宁夏湿地保护者:守望湿地源自绿色信念

上海:探索湿地保护旅游科普三结合

沈阳:共研湿地立法 推进湿地保护

山东:胶州湾湿地因海岸侵蚀20年减少160平方千米

(来源: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