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韦森特”来袭 毁树11万 不能全怪风

2012年07月26日 09:27南方都市报王成波

8棵大榕树被连根拔起,压坏了至少二十辆小轿车

中国园林网7月26日消息:“韦森特”前日远距离发威,却令深圳“花容失色”:城市四处积水,交通一片混乱,市民狼狈不堪。幸运的是,这次台风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不幸的是,11.5万棵树木在狂风中折断倒伏,损失惨重。“全市28859棵倒伏树木,60731棵歪斜树木,须在昨日全部予以扶正。”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副处长黄添仁表示,扶正这些受损树木时,绿化工人还将对树木进行换土、施肥、修建等抚育措施,确保98%以上的倒伏、歪斜树木都能够重新成活。

为何深圳倒了这么多树?纵比,2003年,当时被称1979年以来最强台风的“杜鹃”正面袭击深圳,倒树2.6万棵;横比,此次同受“韦森特”肆虐的香港,倒树仅千余棵。城管及园林方面的专家皆称,此次大规模倒树与大运前密集绿化不无关系,而树种选择、树木栽种方式,也成为倒树事件的共同肇因。

工人街头冒雨复栽

正全力打造“绿色城市”的深圳市,本周遭遇挫折,在一场被称为“今年最大”的台风吹袭下,全城共有11.5万棵树木折断、倒伏。在本周一夜间,罗湖区翠海花园8棵足有六层楼高的大树轰然倒下,20多辆小车遭受不同程度的损毁。来自城管部门的消息称,此次树木大量折断倒伏,为历年来所罕见,其中马路两侧的行道树,是折断倒伏的重灾区。横亘在街道中央的树木残枝阻断了交通,许多赶早高峰上班的市民因此迟到。

尽管暴雨如注,但原本安排放假避风的李彬(化名)和同事,昨日却被领导要求冲上街头。原因是公司接到上面的通知,街头倒伏的树木必须于昨日全部扶正,有关领导昨晚会驾车沿途检查扶正情况。李彬与众多同事都属于一间园林绿化公司,这间公司承接了深圳区级政府的街道绿化管养工作。在大风大雨的恶劣天气下,公司找不到足够的吊车,工人们只能用肩扛等原始工作方法,将倒在路边的树木尽快扶正。

临时复栽被指不科学

该公司一名被临时抽调上街的园林技术人员,看到工人冒雨工作的一幕,当场怒了。“只为政绩,即使工人感冒了,也要顶着暴雨上街扶树。”这位要求匿名的技术人员还投诉说,下发指令的领导很过分,既不考虑工人健康,也不讲科学。倒伏的树木大多不是在原地从小长大,而是从外地购买回来的大树,这些树在移植过程中已经伤了根,这次倒伏后,树根二度受伤。如果将这些树木立刻栽回到注满雨水的坑中,估计相当多树都会因为树根被泡烂而死亡。倒伏的树木有相当一部分是为了大运会而引进的香樟树,这种树本身抗风能力弱,再加上移植时间太短,树的根系都没有长好,遇风倒伏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来自一线的技术人员直指树木大量倒伏与大运前密集绿化有关,而昨日南都也接到报料称,福田区一排南海楹树集体倒伏,但在暴露出地面的树根处,还留存着移植时包裹的塑料薄膜,前日也有市民发现同类情况。

“重栽基本都能存活”

宝安区城管局透露,此次台风,宝安城区共约有2300棵树出现折断倒伏,主要包括小叶榕、大叶紫薇、印度紫檀和黄槐等树种。“紫檀和黄槐根系较浅易倒伏,而小叶榕树冠大,紫檀枝条脆,容易出现断枝。还有个别因移植不久发生倒伏。”

至于折倒的树木,宝安城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除极少数枝干折断必须补种的树木外,绝大部分折倒、连根拔起的树木都可以重新栽种存活。“基本上都能存活。”该负责人介绍,重新栽种的成本并不高,“人工费用以及进一步杀菌、杀虫等维护费用”。对于需补种的树木,成本视品种而定。“像大叶紫薇,一株四五百元。”

疑问

1.大运前密集栽植有关?

深圳市城管局绿化管理处副处长黄添仁昨日解释称,倒伏树木多为近年来新种植树木,也有小部分是施工单位施工未按照要求实施,造成树木倒伏。但大运期间栽种的树木倒伏数量并不多,主要是处于风口地区的树木损毁严重。深圳将吸取此次教训,在未来的生态景观林带建设和设计中,考虑树木的抗风性,在树种选择上会要求施工单位多种植深根植物,同时也要平衡花色和耐晒等特性,在植物的抗灾害性、景观的多样性上予以平衡。倒伏的树木98%以上都能够重新抚育成活。此外,因为在管养期内,如果种植的树木倒伏或者死亡,绿化项目中标单位要负责到底。)

2.应如何科学移植?

“移植断根时在根部要保留一定的土球。土球的直径主要根据树木的胸径大小来决定,一棵胸径为7厘米的树木,土球的直径将达到60-80厘米。”深圳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黄重远介绍,目前常用“全冠移植”,即在保持原有树形的前提下,对树木进行适当疏枝疏叶后,再进行移植,但这种移植需要挖一个很大的土球,“有的直径长达一两米”。

树木的移植有一套规范标准,比如土球的直径、树坑规格、施多少肥等,都有监理公司介入监督,对质量进行保障。此外,有一个工程惯例,绿化公司在对树木进行移植后,要对树木进行3个月的监理,全部成活后再进行验收。“移植后能否成活,这三个月就能观察出来。”黄重远介绍,若树木在这期间死亡,绿化公司要重新补种:“关键的一点,栽种时根部的塑料袋一定要清除,否则影响根系生长。”

3.倒树为何集中?

采访中,发现罗湖区一些地方树木倒伏比较严重,文锦北路、爱国路等路段大面积倒树,导致交通堵塞严重,有什么特殊原因吗?

对此,市城管局绿化处相关工作人员黄工表示,据他们调查,罗湖区确实是重灾区,但原因还在调查当中。有可能是地理位置与风向吻合形成狭长风带,导致风力加大,而大量树木被吹倒,也可能是附近道路整修,植树比较频繁引发。他表示,目前全市倒树的具体地点分布还在统计当中,相关原因也还需要继续调查才能得出结论。

4.种树方法不妥?

昨日,有市民致电南都称,有些施工单位在种树时偷工减料,甚至连包裹树根的塑料膜也不拿掉,这样的树根部生长很慢,大风一吹更容易倒。

对此,市城管局绿化处相关工作人员黄工说,现在绿化树的规划等已经非常市场化,主要通过招投标,建管分开,相关建设单位中标后进行建设,由相关质量监督部门来监督质量,他们绿化处主要对日常的维护进行监管。日常一些单位可能为了保证树木成活,防止树根周围的土散开,而将包裹在树根外面的编织袋一起栽种下去,但这是不允许的,这种事情不能排除,他们发现也是会制止的。

5.台风前未预防性修剪?

“台风来临前,没看到有人进行修剪,如果修剪可能会减少些损失。”昨日市民孙先生质疑,此次强台风来临前,相关单位疏于对树木的修剪,导致大面积倒树。南都记者走访福田、罗湖区一些地方,发现有些地点修剪比较明显,有些地方却没有修剪痕迹。

市城管局绿化处相关工作人员黄工介绍,作为监管方,他们要求维护单位定期修剪,在台风来临前也会特别叮嘱进行必要修剪。据他们了解,此次台风来临前很多单位都进行了修剪,这样树木的受风面积小一些,可以减少树木倒伏。

分析

倒树肇因四宗罪

一夜间折断倒伏树木11.2万棵,此为深圳近十年来最严重的林木毁坏事件。深圳市城管局昨日以官方口径做了回应与反思,但在专家眼中,深圳此次树木密集倒伏,却是因为诸多原因的复合影响所致,这其中包括树种选择、土壤环境、培育时间等。香港大学植物专家直指,急功近利、不尊重植物生长规律的密集种树行为,是此次树木灾难引发的肇因。

一宗罪

大运大批移植树龄太短

建议:种树不能急功近利,特别不要花大钱去外地买大树,树木因为水土不服、受伤过重等原因,移植后很容易死亡。

大树进城元气大伤

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黄重远分析,此次11万余绿化树“折腰”,应该与近两年深圳绿化总量的大量增加有关。“移植或新栽的绿化树,至少要经过两年时间才能扎根稳固。”黄重远表示,尤其是深圳为举办大运会,大运工程前后树木栽种量大幅提升。这些刚栽种的树木并未经过两年的稳固期,因此很容易倒掉。

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詹志勇对此也深表认同。他直指内地政府部门有急功近利和暴发户的心态,拿着大笔钱去内地欠发达省份收购大树,大树在当地生长了很多年,移植时先破坏其根系,运输途中又将原本十多米宽的树冠切割成3米宽,令大树元气大伤。

“这种行为很不道德。”詹志勇批评说,这种花钱买大树的行为,往往树木因为水土不服、受伤过重、意外倒伏等原因,在移植后很快死亡。

新植树木根系不牢

仙湖植物园植物与环境研究专家李楠博士也将树木大量倾倒归结于大运植树工程。李楠博士专于研究深圳树种10余年,她认为,大运会期间种植的树木,倾向于从外省移植大型树种,移植过程中根系损坏导致根基不稳。

据了解,大运会期间深圳开始大面积移植樟树等外省树种,种植名贵树种。市城管局园林与林业处调查显示,福田、福永、观澜等街道为了追求绿化效果,从江西购买上千株胸径在30厘米以上的名贵樟树。而在移植过程中,这些大树原本庞大的根系被大量修剪,树干与根系接近1:1的原生比例,移植之后变成树冠大、根系小。

“头重脚轻哪里经得住台风吹袭。”深港植物学界的专家一致认为,此轮密集植树,使得城市增加大量树冠大、根系未恢复、抓地力不强的树木,此类树木遭遇强风,倒伏的几率大大增加。

二宗罪

行道树更换频率太高

建议:深圳市在种植行道树时,要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尽量避免更换,让树木的根系得以充分生长。

树种几经更替

李楠博士分析说,深圳行道树的建设和发展归结为三个阶段。上世纪90年代期间,一批以榕树、羊蹄甲(开出的花朵为“紫荆花”)为代表的本地乡土树种得以广泛种植,但这种树不仅根系较浅,榕树庞大有力的“霸道”根系,常常顶翻行道板,挤占机动车道。而羊蹄甲在释氧量、吸尘性等环保特性上表现逊色。

于是,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深圳开始大面积种植棕榈类树种,希望在城市中营造亚热带风光。可是,棕榈树绿量少、叶面有限,释养量小,虽然它美化了环境,却丢失了作为植物最重要的防噪音、遮阳光等生态改善功能。现阶段深圳又流行种植樟树等经济价值较高的树种。

李楠说,深圳市在种植行道树时,要提高规划的前瞻性,尽量避免更换,让树木的根系得以充分生长。

土壤厚阔度不够

香港大学地理系讲座教授詹志勇则分析说,在高密度城市里种行道树,主要问题是土壤的厚度和阔度不够,使得树根困在小洞里不能正常发展。“树根如果被困,没有大风可以站住,但台风一来就支撑不住倒塌。”詹志勇说,树龄越长需要土壤越多,如果土壤不够,越长大越危险,因为树越来越受风,但树根不能相应发展。

深圳市风景园林协会秘书长黄重远说,“因为水泥路面多,受地面限制多,树木根部欠缺扩展空间,根系不发达。扎根不稳,这是树木折倒的最主要原因。”黄重远表示,有的树木生长地方底下更是打了水泥板,整体而言,都市绿化植物的立地条件正处于一种越渐严峻的趋势。

三宗罪

城市更新太快树木受损

建议:一棵大树的移动,起码要有一年的准备期,单是根系的切除就应该分为三次,如果一天之内将树根切断,树受打击太厉害,肯定承受不住。

为配合大运会和城市更新,深圳市各区近年来大力拓展城区,这其中就包括修建地铁和拓宽道路,将原本站立于路边的行道树连根拔起,再移植到拓宽、改建后的道路两侧,但在专家眼中,如果移植技术不过关,这些被破坏根系的大树,往往也是城市的一颗颗定时炸弹。

李楠博士认为,深圳树木在“韦森特”台风中遭受重创,是这座城市在迅速更新发展过程中支付的代价。

詹志勇则从植物学的角度分析说,移动城中生长多年的树木也是有讲究的。从技术派的观点来看,移树一定不能移得太急,一棵大树的移动,起码要有一年的准备期,单是根系的切除就应该分为三次,如果一天之内将树根切断,树受打击太厉害,它们承受不住。

“切掉大部分根系后要给它们适应期,然后才能移动,在发达国家这都是必然要做的。”詹志勇说,除了树根切割有讲究外,根球及土壤的整体移动也有讲究,发达国家要求根球土壤的整体移动面积应该是树干直径的十倍,但我们的政府往往是图快和图省事,朝夕之间就把树给移了。根球也是移动越少越好,因为移动越多工程量越大,花钱也相应增多。

四宗罪

树种选择不当容易倒伏

建议:树种选择要和地点配合,比如种树点很局限的地方,不要种很大的树,有些树不能容忍空气恶劣,路边也不要种,不然树木生长不良,遇风就倒。

据深圳市各区城管局公布的信息,11万多棵折断倒伏的树以垂叶榕、黄槐、洋紫荆等树种为主。黄重远介绍,垂叶榕没有主根,很多气根裸露于地表,而且这些树冠大枝叶繁,容易倒伏。“洋紫荆也是易倒伏树种,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包括深南大道等很多路段都是种植洋紫荆,后来大约在1997年后,换种芒果和扁桃树等抗风性强的树种。”

詹志勇表示,树种选择不当,是香港和深圳绿化最严重的问题,很多时候城市管理者不知道如何把树种和地点配合起来。一些种树点很局限的地方,却坚持要种很大的树,此外还有土质和空气质量,例如有些树不能容忍空气恶劣,但路边偏偏就种了这种树,结局就是树木生长不良,遇风就倒。

他还特别批评说,深圳市生产树苗的水平很差,如果树苗培育得更好,树木种下去后就会长得好,后期的管养费用就会大幅降低。但问题是深圳在绿化方面太急了,想很快把城市绿化做好,但基础工作不到位做得不好,因此留下了很多手尾,譬如此次树木大量倒伏,就需大笔资金维护。

深圳雨水太丰沛深根树会变浅根

为何一些倒伏的大树树干粗壮,树根扎入土层的部分却很浅,像国槐、枫、榕树等浅根系树木是不是并不适合深圳?专家李楠认为,深圳之所以多浅根系树木,除了树种原因,也受这里独特的土质和环境因素影响。深圳雨水丰沛,土壤含氧量高,树种在土地表层就可以获取充分氧气和水分,就不会再向土壤深处生长。即便是深根系树种,在深圳的环境下也会逐渐变成浅根系为主的生存状态。

推荐阅读:

深圳一夜折树11.5万棵 城管称改种抗风性强树木

四川省稳步推进珍稀树木示范苗圃建设

浙江慈溪:园林管理处确保树木绿地安全度夏

云南:版纳园研究揭示树木光合午休现象的水分决定因子

(来源:南方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