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27日消息:炎炎夏日,酷暑难当,行走路上有片阴凉庇护是行人心中的渴望。7月24日记者走访锡城林荫道,后西溪、前西溪、运河西路、石门路等经典林荫路依然郁郁葱葱,太湖大道、红星路等年轻的林荫路则清爽干净。市绿化管理部门透露,目前,九成市区道路基本具备林荫路条件,其中主干道的绿化模式都是按林荫大道配置。
“年轻”林荫路形态新颖引人注目,但细心的市民也会发现新林荫路不像老林荫路那样丰茂。原来在新的国家标准中,“绿化覆盖率达90%的自行车道、人行道可称为林荫路。”这一标准为何与人们印象中的概念有出入?市绿化站负责人表示,过去城市道路宽度相对较窄,慢车道和快车道往往在同一车带上。而且,以前道路行道树生长年限都较长,树木长出了巨大冠幅,形成的树荫能覆盖到快车道。目前“国标”中提出的林荫路标准,是针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道路的汽车行车速度和车道的增加而科学制定的。现在城市主干道上的汽车车道往往要达到双向六车道或双向八车道,路面很宽,树荫要遮到很难。目前夏日里的树荫主要是为行人和自行车等无遮挡器具的出行者提供遮阳、降温等功能,起到便于各类出行人群外出工作、生活的作用。
夏日里的树荫是出行人的向往。事实上早在2010年底,新的《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发布,在衡量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的否决项中,新增了林荫路推广率这一项,即城市林荫路推广率要大于等于85%。这是夏日出行人的需求,也是园林绿化部门的挑战。
据了解,九成以上市区道路的自行车道、人行道旁种植了各类乔木,基本具备林荫路条件,其中主干道的绿化模式都是按林荫大道配置。虽然目前不少道路已初具林荫路形态,但树木生长需要一定时间,处处是林荫的景象还需时日。
推荐阅读:
(来源:无锡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