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为全面深化林改注入新思维

2012年07月03日 12:12中国绿色时报张健康

中国园林网7月3日消息:作为省会城市,浙江省杭州市自2010年全面启动林改以来,现已基本完成林权主体改革任务。杭州市原有959.91万亩集体统管山中,均股均利确权到户面积641.32万亩。集体统管山面积占集体山林总面积的比重已由林改前的62.46%下降到目前的12.97%。全市有133个乡镇的61.96万农户参与了林改。在此次改革中,杭州市探索出诸多经验,可圈可点。

政策引导,奖励林权流转

2010年4月,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同年10月,杭州出台《促进林地流转鼓励扶持办法》。各县(市)林业部门也纷纷制定林地流转管理办法、森林资源资产抵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

2009年-2010年,杭州市对103个农户申报单位、杭州富丽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54家规模经营主体、余杭区径山镇小古城村等40个村(社区)、余杭区径山镇政府等18个乡镇(街道)符合林地流转扶持奖励标准的四类单位进行奖励,其中市级奖励309.16万元,相关县(市、区)财政配套奖励324.1041万元。

信息共享,流转趋向规范

两年多来,杭州市已建设林权管理平台窗口面积260平方米,并通过整合林权交易平台,与杭州农村综合产权交易所、华东林权交易中心等进行业务对接,为林权流转提供信息共享、资源共用、交易规范、服务到位的服务网络。

全市首宗通过农交所交易的富阳市原大源农牧场30年山林承包经营权,通过14轮激烈竞价,使2385亩林业用地年租金升至76.68万元,比挂牌价高出42.86万元,成为浙江省首个通过公开竞价转让林权的成功范例。

此外,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和用途的前提下,杭州市积极推进承包、租赁、转让、招标、拍卖等形式的林权流转。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实现林权流转面积139.3万亩。

形式多样,拓展融资渠道

杭州市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要手段,拓展林业投融资渠道。

富阳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成立了全国首家林业行业性小额贷款公司。桐庐县依托行政服务中心建立林权综合服务平台,并延伸到全县乡镇(街道),初步建立了一套以县乡两级服务平台为枢纽,金融机构、评估机构、专业合作组织等共同参与的林权服务体系。

与此同时,其他地区林业部门也纷纷主动与有关金融机构加强联系与协调,采用林权直接抵押、林权小额循环贷款、农户联保等形式,为林农提供贷款服务。特别是以林权抵押贷款为主的“林贷通”、“物权通”,采用一次核定、分次发放、额度内循环使用的方式,具有抵押贷款操作灵活等优点,受到山区林农的欢迎。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63898.5万元。

开展保险,增强防范能力

杭州市以开展林木政策性保险为途径,增强了林业抵御风险能力。

全市生态公益林火灾险现已实现全覆盖。林木综合险则采取共保经营、互保合作等运行方式,在余杭、临安等地进行了探索。余杭区完善了区、镇、村三级组织的毛竹保险工作服务网络,配备保险指导员,采取散户林农以所在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或村经济联合社为主体的方式,统一向保险公司投保,提高了毛竹险种投保工作效率。截至目前,全市政策性林业保险投保面积已达724万亩。

市县同步,加强资源监测

为综合反映全市森林生态状况,自2007年以来,杭州市已累计投入动态监测体系建设资金597万元。2011年9月22日,“杭州市森林及生态状况年度监测与公告项目”获国家林业局专家组评审通过,成为国内首创的市县联动的森林资源监测技术。

据悉,杭州市采用细班对应、面积平衡的固定小班监测技术,取得了基于固定样地的县级森林资源动态监测技术方法,监测成果实现了空间上受市、县两级分级控制,时间上受市、县两级同步监测,提高了监测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

2011年度监测结果显示,全市活立木总蓄积量4587.19万立方米,森林蓄积量4458.39万立方米,森林面积1629.9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4.56%。

推荐阅读:

云南省丘北县多元化推进低效林改造

福建宁德柘荣县:“三定三包”完成景观林改造500亩

浙江:集体林改助力丽水首试农村金改

甘肃:推进林权综合配套改革 进一步推进林改工作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