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村村建公园 安溪湖头的有益尝试

2012年07月04日 08:49福建日报

中国园林网7月4日消息:让农民就地过上市民的生活 

记者:贵镇“村村有公园”的规划正在实施之中。我们实地看了几个,老百姓对村里的公园普遍叫好。你们当初提出这样的设想,是出于哪方面的考虑呢?

林志煌:最初的一个触动是,看到群众活动没个去处,不少人围在祖厝门口闲聊。我们就想,应当给群众提供一个活动场所。还有一个契机,就是乡贤李尚大先生去世后,他的儿子回家乡捐建了尚大公园,很受群众欢迎。2010年,湖头成为泉州市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去年升格为省级试点。我们当时考虑,把湖头作为“新市镇”来规划,建设成一个城乡一体化的示范乡镇,既有别于大城市,又有别于一般乡镇,让农民在家门口也能基本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差不多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村村有公园” 就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让农民和城里人一样,有公园可以玩。

记者:在农村建公园,毕竟和城里建公园不一样,是吧?

林志煌:是这样。我们建公园,有个特点,就是大量依托宗祠、庵庙来建。这些宗祠、庵庙平时就是群众活动的场所,周围通常有大片空地可用,征迁量不大;宗祠、庵庙本身有管理班子,他们在村里有影响力,既可以发动他们说服群众支持公园的建设,公园建好后还可以由他们来管理。公园建好了,既让群众多了一个活动场所,又对当地的宗祠、庵庙起到保护和美化的作用,所以群众都愿意,也很支持,还有一些村民自愿捐出地来。在农村建公园,不管采用什么方式,最终都要让农村居民感到实用、便利,符合他们的需要。

记者:这就叫因地制宜,的确是个好办法。那么,资金的问题又是如何解决呢?

林志煌:资金筹措的方式比较灵活。一般是三级分摊:镇、村和群众各出三分之一。群众这一块,有的是投工投劳,有的是捐资。有的村经济条件差一点,镇里就多出一点。各个村报上项目,我们认为可行,就开始操作。

记者:统筹城乡发展,推动城乡一体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方面,“村村有公园”应当属于文化方面的一个着力点。

林志煌:城乡融合的一个关键点,也是难点,就是文化的融合。毕竟农村人和城里人的价值观、生活方式等有所不同。在农民的生产方式一时还不好改变的情况下,可以从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入手,“村村有公园”就是这方面的一种努力。

记者:建设乡村公园,让农民就地享受城里人那样的生活便利,的确是一条好的思路。我省“十二五”规划就提出,充分发挥小城镇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中的载体作用,健全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并逐步向周围农村延伸拓展。你们在这方面先行了一步,做了有益的探索,具体有什么体会?

林志煌:我们的体会是,城乡一体化是一个系统的民生工程,不是简单地把农民赶上楼,那样的城乡一体化只是表面的,农民也不会感到幸福。我们考虑的是实现真正的城乡一体化,努力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让农民享受休闲娱乐、就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种种便利,真正过上市民生活。

所以,我们建设湖头新城时,将民生作为小城镇建设的生命线,先后启动了总投资15亿元的民生工程,包括村村有公园、环城路、自来水厂扩建、全省首个乡镇级垃圾无害化处理中心等项目,还有以一级达标的标准建设俊民中学,投入6000万元建设三安小学,等等。你再看陆大医院,按二级综合性医院规划,由政府和侨亲李陆大先生亲属共同投资建设,可以为安溪北线乡镇约40万人提供医疗卫生服务。

推荐阅读:

西安环城公园调整开放时间 23时关门市民可尽情纳凉

滨州新滨公园加固临湖平台 新型塑木栈道替换老木栈道

安徽舒城万佛山国家森林公园:冰爽夏日 星空露营

河北涿州市推进公园绿地建设 市民乐享“绿色大餐”

(来源:福建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