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7月9日消息:森林大火来势凶猛,一夜之间可将一片森林化作焦土,人们不得不严阵以待。但还有一种森林灾害,虽然没有林火看起来可怕,甚至悄无声息,但它们带给森林的灾难比林火有过之而无不及。因此,它们被称做“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它们就是种类多达8000多种的林业有害生物。
一年可以吃掉全省新增的林地面积
盛夏时节,人们躲避酷暑悠游山林,尽情享受大自然的清凉。这种普通不过的人类活动,却可能把一些不速之客带进森林,给树木带来灭顶之灾,这些不速之客就是林业有害生物。它们擅长利用人类活动进行传播,被称做“松树癌症”的松材线虫,就是随疫区国家输入我国的木质包装材料,偷偷潜入我国境内的。
林业有害生物大军阵容庞大,在我国境内其种类达到8000种之多。我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发生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有800多种生物可对森林造成危害,其中20多种危害严重。除了木撩尺蠖、青杨天牛、舞毒蛾、枣尺蛾等陌生面孔,野兔、老鼠、白蚁也在危害森林的“黑名单”上。
这些貌不惊人、甚至长相可爱的生物,却具有着甚于烈火的破坏力。过去5年,全国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积8.5亿亩,是森林火灾发生面积的3倍,每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00多亿元。而在我省,林业有害生物每年发生面积可达400万亩左右,这恰恰相当于全省一年新造林地的面积;如果将其与境内一年发生的森林火灾面积相比,得出的倍数竟达241倍。
两个案例在我省很有代表性:一是2000年的红脂大小蠹破坏松树林案。这场病虫害造成我省380万棵松树死亡,并且全部是胸径10厘米以上的大树。红脂大小蠹从此被国家列为检疫性有害生物的“二号通缉犯”。二是光肩星天牛对我省杨树的破坏。杨树在我省种植数量最多,号称“杨树为王”,正是这样的树中王者,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已被光肩星天牛连续摧毁了两代。
防治林业有害生物关系我们的切身利益
在“绿化山西”建设进程中,食叶、蛀干和危害经济林等三大类林业有害生物尤其值得我省防范。
这几年,我省大力推进干果经济林种植,每年新增面积突破百万亩,全省仅红枣种植面积就达到400万亩左右,成为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希望。但因有害生物诱发的红枣褐斑病、缩果病、裂果病等病虫害,又经常打破农民的致富梦。事实上,林业有害生物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还威胁到很多人的经济利益。据有关部门测算,在没有大规模爆发的情况下,林业有害生物每年仍可造成上亿元的经济损失。
对此,我省在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近几年,省里在加大造林绿化的同时,先后出台了《森林病虫害防治实施办法》《植物检疫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法规、制度和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防治工作。省财政每年都要拿出数百万元用于森林病虫害的监测、预防和处置。检疫预灾、监测预警、防治减灾三大体系日臻完善,使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控制在4.8‰以下。
但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仍面临新的考验。业内专家、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副局长苗振旺认为,随着灾害性天气频发、地区间经贸活动的日益频繁,林业有害生物的危害传播趋势也正在加剧。近年来,包括松材线虫、美国白蛾等外来生物入侵事件时常见诸报端。这些物种的入侵,让森林资源保护变得更复杂、更艰难。
林改后农民必须盯紧这些小虫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使广大农民依法享有了对林木的所有权、处置权和收益权,实现了“山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但这也意味着,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不再是某个政府部门的事,作为“主人”,农民必须更加积极地参与到防治工作中来。
苗振旺认为,就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而言,林改带来了新问题,可能会有一片林地中 “你防他不防”、互相观望、等靠的现象,容易造成交叉感染,错失最佳防治时期;森防部门的服务对象由集体转为各家各户,力量会出现不足;广大林农缺乏防治专业知识,加之市场化程度低、防治力量弱,在应变重大和突发灾害的能力上将有所减弱。
同时林改也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广大林农护林防灾积极性高,防治的责任更加明确。特别是拓宽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投融资渠道,一方面,中央制定的林改政策有利于解决长期制约林业有害生物防治资金不足等问题;另一方面,农户承包林地后,“把山当田耕、把树当菜种”,大大提高了森林质量,也更加主动地增加在这方面的投入。
专家这样看,农民的表现又如何?为做好一家一户的服务工作,林业部门开通了“山西网络森林医院”,农民可以通过这个网站和专家实时互动,解决林地病虫害问题。记者在这个网站看到,目前点击量已达264万人次。榆次区一位网名雅云的网友先后50次点击浏览该网页,咨询自家林地柏树枯黄的问题。看来,农民的积极性已经调动起来了,一张群防群治的大网正在形成。
推荐阅读: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