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0日消息:常年种植面积超过10万亩,年鲜花产量8万吨,年销售收入达7亿元(人均2100多元),茉莉花茶总产值27亿元,茉莉花产值和花茶产量占全国总量的80%以上、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一说到横县的特色农业,这组令横县人自豪的数据就会被常常提起。
2000年6月,横县被国家林业局、中国花卉协会正式命名为“中国茉莉之乡”。横县的茉莉花产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成为全县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成为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经济增长点。随着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壮大,为了培育市场,规范管理,横县县委、县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先后投资2000万元建立了8个茉莉花交易市场和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批发市场———西南茶城。同时下大力气,加快横县交通、通信、城镇建设等硬件建设,建立政务服务中心,规范项目从审批到落地一条龙、一站式服务,打造一流的政务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着力营造亲商、富商、安商的良好社会环境,有效地促进了横县茉莉花产业的发展。
飘香鲜花不愁卖
7月19日,在横县茉莉花鲜花交易市场看到,市场内人潮涌动,一派繁忙景象。8元、8.6元、9元……随着各个收购摊点喊出每公斤不同的报价,花农们扛着大袋的茉莉花奔忙于各个摊点,都希望自己的花能够抢个好价钱卖出去。茉莉花经纪人也忙着为花农过秤、算账、付钱。“今年花农摘下的茉莉花,我们都能全部收进。”横县茉莉花茶叶经纪人协会会长梁忠文告诉记者,自4月25日首批茉莉花上市以来,市场就一直很旺。
“今年,我家的茉莉花赶上了头批上市,一开市就有15元∕公斤左右,比我们预期的要好。虽然最近几天下雨比较多,鲜花收购价有点下跌,但村民对今年的茉莉花收购依然很有信心。”石井村妇女主任雷水平告诉记者,通过种植茉莉花,村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下午5点多了,村子里依旧非常安静,没有村民回家做饭。“我们村家家种茉莉花,村民都是上午摘花,下午4点以后拿到茉莉花鲜花交易市场去卖,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到10月份。”石井村村支书李克进告诉记者,尽管今年横县茉莉花受到春季阴冷天气持续时间过长的影响,上市时间比往年推迟,但鲜花开市的价格还是让村民很满意。
老产业谋划新变革
横县的花茶加工厂经过多年的发展,由上世纪60年代的一家发展到现在的180多家,全县年花茶加工能力突破200万担,实际年花茶加工量100万担左右,每年茉莉花及花茶销售收入10多亿元。经过40多年的发展,横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国、全球最大的茉莉花种植和花茶加工基地。
拥有数百年历史的广西金花茶业有限公司历经私营、国营和改制等一系列变革,如今已是横县茶业的龙头企业。该公司生产的“金花牌”极品茉莉花茶(又名“人间一香”),继承了横县茶厂的传统工艺,以优质的早春茶坯为原料,每百公斤茶坯选用优质横县茉莉花200公斤,经过七窨一提,加工过程超过一个月,每年仅生产1000公斤左右,以其“内香深厚,久泡不竭”的特点在2007年被选为“中国—东盟博览会指定用茶”。
标准化助茉莉花(茶)出国门
中共南宁市委常委、横县县委书记林山青向记者介绍,近年来横县大力推进花茶产品有机化、无公害化生产,打造“绿色食品”金字招牌,不断把茉莉花产业做大做强做优。目前,横县茉莉花种植大部分实行无公害栽培,建立有机茉莉花生产基地2000亩。全县150家花茶加工厂已全部获得国家质监部门QS认证,有12家企业使用“横县茉莉花茶”证明商标和“横县茉莉花”原产地保护标志标签,20家花茶加工企业被评为“全国优秀花茶加工企业”。
作为深受各地消费者特别是北方地区消费者喜爱的“当家茶”,茉莉花茶的绿色安全一直是横县在发展茉莉花及花茶产业方面重点关注的问题。小小的茉莉花要成为农民的“致富花”,就得走出茉莉花茶生产“标准化、国际化”的新路子,这也正是横县各级政府的努力方向。2007年8月6日,集产、学、研、检于一体的广西横县茉莉花茶检测中心正式建成并投入使用。总投资1200多万元的茉莉花茶检测中心作为高标准高规格的农产品质量专业检测机构,重点开展茉莉花香精、无公害食品茶叶、绿色茶叶、有机茶叶等系列产品的检验,从源头上把好茉莉花茶的产品质量关。
县长唐小若表示,标准化发展的目的既是为了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更重要的是为了让全国乃至全世界的消费者享受到更加绿色、安全的茉莉花(茶)产品。近年来,横县紧紧围绕“标准化、国际化”这一主题,打造中国茉莉花茶交易中心、中国茉莉花(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中国茉莉花(茶)标准化生产加工示范基地,建设中华茉莉园二期工程,健全中国茉莉花电子商务平台,探讨建立中国与东盟茉莉花(茶)业合作与发展平台,构筑茉莉花茶产业新高地,“让花茶走向世界,让世界发现横县”,进一步把中国茉莉花(茶)产业推向更高水平。
推荐阅读:
(来源:南宁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