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扬州大明寺本非菩提树 却结“菩提子”

2012年08月14日 10:48扬州晚报

中国园林网8月14日消息:“菩提子”在中国古代文化中有着神圣的地位,而在扬州大明寺,就有一种树被人称为“菩提树”,树的种子被人称为“菩提子”。专家表示,大明寺的“菩提树”并不是菩提树,而是无患子树;不过,无患子的种子却又是通常意义上的“菩提子”。

常有游客到大明寺捡“菩提子”

大明寺“天下第五泉”周围,有几棵高大的树,树上挂满青色的果子。来自常州的游客李女士告诉记者,这些树就是“菩提树”,而青色果子成熟后的种子,就是“菩提子”。

“天下第五泉”附近茶馆主人介绍,“菩提子”秋天成熟,褐色的果皮,剥开后里面有一颗圆圆的黑色的种子,“每年都有不少人过来捡。”

茶馆主人每年秋天也会捡一些回来,“有游客喝茶时要一颗两颗,我们免费送。”

“菩提树”实际上是无患子树

原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孙如竹看了“菩提树”后告诉记者,大明寺的“菩提树”不是真正的菩提树,而是无患子树。

“真正的菩提树,是桑科的常绿乔木,树高可达15米,直径可达2米,翠绿挺拔,往往可以‘独树成林’,但它是热带树种,扬州没有引种过,因此还不能判断它是否适宜在扬州生长;而无患子树,是无患子科的落叶乔木,到了冬季,满树叶色金黄,因此又称黄金树。从引种的情况来看,无患子树生长状况良好。”

一种是桑科的树,一种是无患子科的树,两种不搭边的树怎么会联系在一起?

孙如竹解释说,菩提树是一种文化树,相传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成佛,因此,菩提树对佛教而言,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如人们常说的念珠,就是“菩提子”制成的。但菩提树的果实是柔软的浆果,无法制成菩提念珠,因此人们就用无患子等的种子来取代。

无患子

还是天然“护肤品”

孙如竹告诉记者,无患子在民间俗称“肥皂荚”,“意思就是它可以当肥皂用。过去没有肥皂、洗衣粉这些东西,人们就把无患子放在开水里煮,然后捣烂,洗澡、洗脸的时候用,效果比皂荚要好,有抑菌、去屑、防脱、美白去斑、滋润皮肤的作用。现在,也有用无患子做护肤品原料的。”

实际上,无患子在一些地方种植很普遍,在我国民间还流传一首民谣——无患子,种门前,佛造光,家宅安,子孙后代无患难,菩萨保佑万万年。

采访结束时,茶馆主人也送了记者一粒“菩提子”,果肉黏黏的,剥开后,里面是一粒黑黝黝的种子,圆圆的,形似龙眼。

据悉,无患子原产地在台湾,“早年台湾遍地都是无患子树,曾是重要的天然肥皂原料。”

推荐阅读:

陕西安康500岁重阳木不是菩提树

浙江龙泉柳山头村民土办法护出500多棵千年古树

安徽滁州南谯区开展古树名木认养活动

温州奇景:200岁古树“骑”城门

(来源:扬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