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贺州:全民齐动员 共创森林城

2012年08月15日 09:38广西日报

生态型林业产业发展模式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

迎宾大道绿化

新建小区绿化

中国园林网8月15日消息:2009年以来,贺州市委、市政府按照“森林之城”的发展定位和国家“创森”标准,根据“生态优先”的原则,以“显山、露水、透绿”为目标,把建设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森林生态文化体系作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首要目标,围绕“森林之城”构建起复合型、多层次、多功能城市绿色生态体系,形成“青山环绕,绿楔渗透,十字绿轴,蓝脉绿网,三核居心,多园均布”的城市与森林相依存、人与自然共和谐的新格局。

贺州,广西最年轻的市,财政最小的市,能办“创森”那么大的事吗?

量体裁衣 政府引领科学规划

“想要创森,大财政有大财政的做法,小财政有小财政的做法,关键在于有没有决心!”贺州市市长白希说。

为了创森,贺州市编制《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森林城市总体规划》、《贺州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实施意见》,提出了九大规划目标:

即“一个中心,两条江河,三个园区,四个基地,六条通道,六个景区,七座石山,八个接点,十镇百村百里绿色生态文明走廊”,加快以贺州城区(含八步区、平桂管理区)为中心,包括各县区、江河、道路、工业园区,山峦及广大农村的绿化、美化、亮化,建造森林景观,提高城市品位。

这个规划按照国家创森的条件要求,覆盖了全市的方方面面,为贺州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宜居城市画卷。

全民参与植树绿化活动

每年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上至市委书记、市长,下到干部职工、青年学生,每个人都扛着锄头铁锹参加义务植树造林活动。这已成了贺州市的惯例,该市每逢“三八”妇女节、义务植树节、“五四”青年节开展声势浩大的植树活动,并确定了“植树突击月”、“植树突击季”,实现植树造林活动常态化。

近年来,贺州市全面开展“绿化贺州”大种树活动,以各县(区、管理区)和市直单位参与共建的形式,在中心城区和城区周边落实绿化责任区,城区绿化率快速提高。开展创建“绿色生态园林单位(小区)”活动。要求每个单位(小区)将现有的闲置地、预留地、边角地、围墙边等空地进行绿化,并对原有档次较低的绿化品种或不合理的绿化布局重新改造,增种大树、珍贵乡土树种,进一步提升绿化档次。

2009年至今,全市组织开展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活动45次,参与人数达10万余人次,在城区种植各种树木50万株,造林约10万亩。

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创森

贺州市发出“致市民的一封信”,向社会各界发出“参与国家森林城市建设倡议书”。特别是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学校等单位广泛联系群众的优势,深入开展“大种树、优生态”、“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千校植万树”、“百企种万树”、“义务植树季”等活动,构建“青年林”、“母亲林”、“党员林”、“工会林”等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共建共享的绿化模式。

该市还采取共建、捐建、认建、有偿冠名等方式,各县(区)均认种一条通道,在所认捐认种的树木上挂牌标注个人姓名或集体名称,极大地调动了全社会参与城市绿化的积极性。目前,全市认捐树木价值已达596万元。

城镇大种树,农村也没落下。贺州市近年来开展“绿满八桂”、“城乡风貌改造”以及“百万农户种千万棵树”、“珍贵树种送农家”等活动,重点就是实施村屯绿化和生态家园建设,着力建设秀美新乡村。

发展产业 助推创森

如今,贺州市八桂木材集散中心已成为广西建设面积最大、产品最全、规模最大的林产品加工园区。今年该市林业有望实现百亿元产值,成为贺州经济第一个达到百亿元的产业。

此外,该市以提升生态休闲功能来加速森林旅游发展。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生态公益林管护区丰富的景观资源为依托,以姑婆山和大桂山两个国家森林公园为龙头,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弘扬森林生态文化。去年全市森林旅游接待游客85万人次,旅游收入2.3亿元。

目前,贺州市森林覆盖率达到72.16%,绿化程度达85.5%,森林覆盖率和绿化程度均大大高于全国及广西的平均水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2.8%,绿地率达到38.43%,城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9平方米,城镇绿化率达33.6%,水岸绿化率达88%,公路、铁路绿化率达96.1%;城市乡土树种数量占城市绿化树种使用数量达82.5%;市民对创建森林城市支持率达93.3%。各项指标均已达到或超过国家森林城市的指标要求,即将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验收。  

推荐阅读:

青岛面向全国征集创建森林城市标志

辽宁鞍山:创国家森林城市 建生态文明绿家园

河南鹤壁具备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基础和条件

四川攀枝花五举措强力推进森林城市建设

(来源:广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