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8月15日消息:位于青藏高原的西藏,地势高峻,地理特殊,野生动植物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素有“世界屋脊”和“地球第三极”之称。这里不仅是南亚、东南亚地区的“江河源”和“生态源”,还是中国乃至东半球气候的“启动器”和“调节区”。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又能改善民生,令生态持续得到保护?十年来,一组组数据给出了最有力的答案——
47个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22个生态功能保护区,植树造林172.1万亩,防沙治沙64万亩,退耕还林58.5万亩,退牧还草5911万亩,治理和修复水土流失面积150.34平方公里……
调研显示,目前我区的水、气、声、土壤、辐射和生态环境质量一直保持在良好状态;大部分森林、江河、湖泊、草场、湿地、冰川、雪山和野生动植物等都得到较好保护;大多数湖泊仍处于原生状态,未遭受人类影响。
十年磨一剑。自治区党委、政府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更加注重生态文明建设,逐步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有效保护重点生态区域、积极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在保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的强劲势头的同时,很好地保护了“世界屋脊”这片碧水蓝天。
奋发有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走在阿里地区狮泉河畔,一片片红柳迎风摇曳,而谁能想到这片红柳林曾几乎绝迹。上世纪6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是狮泉河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时期,由于燃料严重匮乏,人们砍伐红柳作为薪柴。在不到20年的时间里,狮泉河红柳林几乎绝迹,昔日郁郁葱葱的河畔变成了荒漠戈壁。
阿里地区林业局局长尼玛平措说:“红柳林锐减之后,风沙不分四季,一年刮到头,不用说沙子,连石头都横着飞!”
“干部职工每年休假回来,第一件事情不是去打水洗漱,而是到周围邻居家借铁锹,因为风沙把家门堵了,必须先清理门口的积沙。”尼玛平措回忆着那段往事。
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随着太阳能和水电进入阿里,能源选择也多样化,阿里人开始意识到生态环境对于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从2002年到现在阿里地区共植树217万棵,累计植树造林2万多亩,封山育林100多万亩。“治沙效果非常明显,风沙变少了。狮泉河镇所在的噶尔县十年来已经没再清理过沙子。”尼玛平措说。
狮泉河的红柳林又恢复了往日的婀娜多姿,当那里的人们享受着树林带来的清新空气的同时,雅鲁藏布江流域的山南和日喀则民众,已经感觉到风沙天气越来越少了。
几十年前,山南、日喀则被认为是西藏风沙最大的两个地方。山南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泽当风沙之地,幸亏不是我家;我等不住此地,可怜当地人们。”经过十多年的植树造林,如今在这两个地区建成了长达百公里的沿雅鲁藏布江和年楚河防护林体系,有效保护了西藏人口最为稠密的河谷的上百万亩农田和草场,风沙肆虐的天气明显得到遏制。数据显示,和30年前相比,拉萨市和山南地区的大风风沙天气年均减少32天,日喀则地区大风风沙天气年均减少34天。
通过不懈的努力,全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持续稳定改善,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薪柴替代、防沙治沙、水土流失治理、矿山迹地恢复等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遍布全区各地。通过实施多种有效的保护和建设措施,西藏目前依然是世界上环境质量最好的地区之一。
2009年2月,国务院审议通过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将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工程确定为国家重点生态工程,提出用近5个五年规划期的时间,投入资金155亿元,实施3大类10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程,到2030年基本建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铁拳挥舞——环境执法力度加大,资源得到合理开发与利用
这些年来,西藏的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既没有用停止发展来维系,也没有用破坏生态环境来换取经济发展的短期效应,而是坚持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并举,在发展中重保护,在保护中求发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尽快摆脱落后面貌,迅速走向现代化,是西藏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西藏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然而西藏地区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抗干扰能力低,自我更新能力差,一旦遭到破坏,在很长时间内难以恢复。”自治区环保厅副厅长江白说,确保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和谐统一、协调发展,是我区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在重点项目建设中,我区始终把保护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放在首位,严格落实环保审批权。目前,西藏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90%,重点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100%,较好地落实了“环保第一审批权”。
“只要是对生态有影响的项目,即使是挖金子我们也不干。”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出的声音。
从2008年1月1日起,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开采砂铁资源,这是继全面禁止开采砂金资源后的又一项保护高原碧水蓝天的重要举措。“一直以来,西藏对一切新建、改建、扩建项目,一律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后才能立项的政策,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江白介绍,西藏的罗布莎、香卡山铬铁矿产资源开发项目,都把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作为资源开采的重点工作加以落实。
在举世瞩目的青藏铁路建设中,仅环保投资就达15.4亿元,青藏铁路建设还填补了中国大型工程建设中环保建设领域的多项空白——首次为野生动物修建迁徙通道;首次成功在高海拔地区移植草皮……如今走一趟青藏铁路被游客称为“生态之旅”。
以预防为主、从源头控制一切潜在的污染源、严格环境准入、规范开发建设活动是我区环保部门的工作思路。为此,我区环保部门沿着这条思路,开展了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治理工作,关闭了一批污染严重的“15小”、“新5小”企业,投入10亿多元加强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场等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上亿元资金开展重点污染源治理,实现了主要污染企业污染物的达标排放。
“十二五”期间,我区环保部门将以建设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和建设生态西藏为目标,采取建立生态补偿长效机制、强化节能减排、坚持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和加强环境基础保障能力建设等措施,保障西藏生态环境良好。
日新月异——环保意识和环保法制化建设加快
2004年6月,拉萨市在全国省会城市率先开展了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袋和白色发泡塑料餐具的禁止白色污染行动,从生产源头上杜绝一次性塑料袋的存在,并于2010年底实现全区范围内全面禁止生产、销售、使用一次性塑料购物袋。
如今,走在拉萨大大小小的超市内,见不到任何塑料购物袋的身影,取而代之的是纸袋、布袋或者可重复使用的无纺布购物袋。
在拉萨,居民房顶成片的太阳能热水器随处可见。居民院内,到处可见聚光式太阳灶。走在当热西路上,利用太阳能和风能供电的路灯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拉萨街头的护栏灯,在顶端安装有太阳能聚光板。拉萨越来越多的酒店、医院等场所都已经用地热进行取暖。在阿里、那曲地区目前已广泛利用被动式太阳房技术建设太阳能阳光房。各种新能源逐步走进百姓生活,减少了人们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保护了生态环境。
2010年3月19日,西藏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站在羊八井开工建设。该项目25年寿命期内将生产约4.3亿度电能,与火力发电相比,相当于累计节约标准煤约15.05万吨,减排40万吨二氧化碳、120吨粉尘和4.06万吨灰渣。
根据《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2008年——2015年,我区要通过实施农牧区传统能源替代工程,基本解决无电人口的生活用电问题,重点解决区域农牧民采暖、煮饭等生活用能问题,农牧民传统能源替代率将达到60%。
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加强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一个个旨在保护我区生态安全的规划、方案不断出台。去年3月1日,《西藏自治区湿地保护条例》正式实施,西藏成为全国率先颁布湿地保护条例的省区之一,标志着拥有全国最大湿地面积的西藏将依法保护区内湿地资源,为全面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具有重要意义。
自治区环保厅党组书记江措拉姆介绍,今年,我区将编制完成《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规划实施方案》、《西藏生态安全屏障监测与评估方案》、《西藏自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西藏自治区生态移民规划》,完善《西藏生态补偿研究报告》,开展《西藏自治区主体功能区划分及相关政策研究》工作,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
2010年召开的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要加强西藏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要把西藏建设成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为此,自治区提出建设“生态西藏”的目标,以构建西藏高原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为核心,在未来20年内,着力打造生态安全保障体系、资源可持续利用体系、生态经济体系、环境质量保障体系、人居环境体系、生态文化体系、能力保障体系七大体系。自治区党委明确提出:“我们要始终牢记保护生态这个重要责任,全面推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着力加快生态西藏建设步伐,加大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积极构建西藏生态安全屏障。”
美好蓝图已绘就。站在新的起点上,相信我区的环境保护工作必将在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雪域高原必将永久展现蓝天碧水。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西藏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