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良玉在山西考察指导造林绿化工作

2012年08月28日 09:05山西日报武俊鹏

中国园林网8月28日消息:八月金秋,丰收在望。雁同地区广袤的田野上,庄稼长势喜人,杨柳青翠欲滴,一派粮丰林茂的美好景象。

正当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四期工程圆满完成,五期工程即将启动之际,8月26日至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带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作的关心和支持,带着对山西干部群众的殷切厚望,出席在我省召开的三北防护林工作会议,并亲临朔州、大同等地考察指导。

沿途看绿化,停车谈感受。回良玉对我省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大搞造林绿化、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果和做法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具体指导。这已经是回良玉第6次来到山西,他对山西的深切关怀和真情嘱托,给全省广大干部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和鞭策。

一经过34年的艰苦努力,三北防护林工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代表们在朔州市实地看到,过去砂石遍地、狂风肆虐的雁北荒凉地,如今种满了樟子松、油松、榆树、国槐等生态林和经济林,变成了山水相依、绿树成荫的塞外俏江南。

回良玉乘车一路行来,不时询问朔州市造林绿化的投入情况和体制机制,对当地干部群众“栽活一棵、不愁一坡”的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

会场外,有关单位竖起了两组主题展板。回良玉在和与会代表合影之后,一同来到展板前观看。

这两组展板长度各100多米,图文并茂,气势恢宏,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三北工程建设和我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成就。通过34年的大力实施,三北工程区干部群众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2647万公顷,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由建设初期的5.05%提高到12.4%,森林蓄积量由7.2亿立方米提高到13.9亿立方米。看到这些成就,回良玉连连说好!

三北防护林建设局局长潘迎珍和省造林局局长张云龙分别对展板进行了解说。回良玉边听边深有感触地说:“你们的讲解饱含深情、富有感情、充满激情,从中能真切地体会到你们对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倾注了心血和汗水。听了讲解,深为感动,很是感慨。”并希望他们转达对广大三北工程建设者的衷心感谢和良好祝愿。

万亩林海汗水浇注,无边绿意智慧凝聚。当在展板上看到我省坚持多元化发展、多模式推进的办法,探索出绿化达标+多元产业模式、营造防护林+林产业模式、一林多用+复合生产模式、绿色防护+产业生态模式等建设模式时,回良玉频频点头称赞。他说:“山西推进林业发展的工作,可圈可点;山西造林绿化取得显著成效,可喜可贺;山西植树造林体现的强大精神力量,可歌可泣;山西绿化造林好的典型,可看可学。”

回良玉还深情回忆了1978年中央开展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决策过程:

1978年4月,当时一位国家林业总局下属单位的总工程师上书中央领导,提出在三北地区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的建议,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决定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在短短半年时间,工程建设规划得以批复,迅速在10多个省(区、市)铺开。回良玉说:“历届国家领导人都高度重视三北工程建设,为之付出了心血。这项工程利在当代、惠及子孙,大家一定要坚持不懈地抓下去。”

二朔州市全力推进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全市造林面积以每年33万亩的速度推进,森林面积已经达到辖区面积的28.6%,并涌现出朔城区西山连片生态综合治理工程、山阴县洪涛山连片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一批精品工程。

朔城区投资8亿元引水上山,在原本无井可打的西山上建起16个小型水库,解决了西山地区40万亩林木的灌溉问题。并依照山势进行景观规划,打造出人工喷泉,实现了造林成景,一举两得。

一场小雨不期而至,林木得到细雨的滋润,更加充满生机。回良玉一行驱车来到朔城区西山连片生态综合治理工程,了解工程的规划及进展情况。

回良玉冒着细雨来到一处名为玉泉湖的水库旁,看到湖心喷泉溅玉、湖面水波荡漾,和周围满山的树木相互映衬,形成了山水和谐、生态宜人的美景。他高兴地对当地干部说:“你们建设的工程既利己、又利民、更利国;既是生态工程,更是德政工程、民心工程、发展工程!要坚持不懈抓下去,使这些工程更好地惠及于民、服务发展。”

看到朔城区委书记郭连厚在解说中不小心被雨打湿了肩膀,他关切地让身旁的同志给郭连厚打上伞。他语重心长地说:“为官一任,要绿化一方,造福一方,留下经得起历史、实践和人民检验的实绩。”他勉励当地干部,要努力改善投资和发展环境,坚持走绿色发展的路子、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三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以西16公里处的武周山南麓,依山而凿,气势恢弘,是我国最大的石窟之一,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并称为中国四大石窟艺术宝库,代表了公元5世纪至6世纪时中国杰出的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佛教艺术第一个巅峰时期的经典杰作,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但是,前些年,受煤尘污染、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等多种因素影响,昔日的佛教圣地一片颓败景象,不仅游客人数锐减,而且珍贵的石雕艺术精品也面临着加快腐蚀、风化的威胁。

2009年以来,大同市委、市政府下决心对云冈石窟周边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仅用两年时间就完成了云冈镇及其所属5个村的整体搬迁和省道339改线工程,特别是对整个景区进行了大面积绿化,使景区绿化面积由原来的5万平方米增加到目前的72万平方米,并点缀建设了一批配套设施和景点,再现了当年郦道元在《水经注》中描述的“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美景。

雨后的云冈石窟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区,古槐滴翠、松柏如洗,千年大佛显得更加古朴庄严。听取了当地政府负责人的汇报,看到景区改造特别是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取得的巨大成绩后,回良玉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对当地政府结合文物古迹保护、旅游文化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强植树造林和生态环境建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他叮嘱当地负责同志,山西地处黄土高原,又是典型的资源型经济地区,尽管近年来在植树造林等生态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整个区域生态脆弱的状况还没有彻底改变,进一步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重建的任务还十分繁重。无论是发展旅游经济,还是加强城市建设,都要把生态保护与重建放在突出重要的位置,努力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车窗外的文瀛湖碧波荡漾,环湖四周绿树葱茏,市民们在湖边徜徉嬉戏,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看到市民们轻松惬意的生活,回良玉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推荐阅读:

山西:全国人大绿化造林调研组在晋考察

四川:自贡世界地质公园迎联合国专家评估考察

国家地质公园具有特殊地质科学意义 近期又迎新成员

甘肃:张掖公开转让丹霞国家地质公园等旅游景区经营权

(来源:山西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