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汤阴林下经济使农民走上致富之路

2012年08月30日 10:42中国网

中国园林网8月30日消息:盛夏7月,记者来到河南省“林下经济示范县”汤阴县,走访了几个林下经济基地,给人一片欣欣向荣的喜人景象。

“以前我们这儿岗区种小麦玉米,一亩才收二三百斤。现在按照县里有关政策,引进大户进行土地流转,种上核桃、梨树等果树,同时在林下发展金银花等中药材。仅林下中药材每亩收益就达2500元以上,既改善了周边生态环境,又带动了林下观光采摘、垂钓休闲旅游等第三产业,可谓一举多得。”韩庄乡相关负责人感慨地说。

韩庄乡汤河林下中药材种植基地有2万多亩,只见果树生机盎然,林下药材生长繁茂,不远处汤河蜿蜒,宛若一幅美丽的水墨画,使人酷暑顿消。

正在基地给中药材锄草的东九寺村民王新给我们算起了经济账:“我家有8亩地,前几年种的小麦玉米主要靠天收,每年仅得个口粮,遇到好年景,余粮也卖不了几个钱。现在我把土地全部流转给公司,一亩地一年800块钱,每年流转土地可得6400块钱。我们再到基地打工,每天工资50块钱,我们一家三口每月就能挣4000多块钱,加上流转土地的钱,一年能挣好几万。现在手头宽裕了,新房子也盖起来了,家用啥电器都有了,提前过上了小康生活。”随着谈话的继续,老王脸上的笑容越发灿烂了。

像老王这样把土地流转之后又返身去公司打工的农民,在汤阴县还有很多。

听说琵琶寺农林生态园的土鸡蛋一个能卖到8元钱,这里面究竟有怎样的秘密?带着满腹的疑问,我们又驱车来到了汤阴县佳多琵琶寺万亩有机农林生态园。

进入记者视野的是一幅动人的世外桃源图,处处呈现着勃勃生机与活力。一片片果林分布于岗区,一盏盏高科技杀虫灯分列在道路两侧,一群群鸡鸭在林下散养区自由地嬉戏。

“咱们生态园散养的土鸡,在林间到处跑,吃的是青草和虫子,喂的饲料中配有杂粮和中草药,能有效预防土鸡疾病。”有机生态园负责人赵树英指着不远处的鸡场,详细介绍说。这种土鸡是运动型的,身体健硕,肉质细嫩,瘦肉率高,不仅达到了国家有机食品的标准,且市场占有率特别高,在北京、天津、广州等20余个一线城市设专营店,每只土鸡市场价可卖到188元,还供不应求。就连这种土鸡蛋,一个也能卖到8元钱。

有机生态园位于宜沟镇的西部岗区,是一家以种养和农林经济为主导,以生态林、有机粮、有机果、有机蔬菜、有机畜禽饲养等产业为骨架,以特色有机农林产品为突破口,集农林科普教育、农林休闲等为一体的生态农林园。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地确权到户后,汤阴县积极实施龙头企业带动,大力推广“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鼓励种植户、养殖户搞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发展格局。培育了佳多、天创、德圣等一批龙头企业,初步形成了西部岗区2万亩、东部岗区1万亩集中连片的林下经济示范区,涉及5个乡镇35个村4350户。种植核桃等果树2.5万亩,发展林下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和土鸡养殖2万余亩。目前,汤阴形成了林下药材种植、林下蔬菜种植、林下养禽、林下采摘与观光休闲等产业发展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林下经济发展示范带动作用。

县乡财政加大扶持力度,累计投入资金2700万元用于支持发展林下经济,培育种养大户,促其上档次、成规模,催生扶强一批专业化林下经济龙头企业。林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深入乡镇,为林下经济示范园提供技术指导服务,使农民依靠发展林下经济走上了致富之路。

汤阴县地处中原腹地,林地面积有11万亩,用于发展林下经济面积就达5.5万亩,年产值1.85亿元,带动1.65万人就业,涉及农户8580户,每年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570元。

推荐阅读:

江西:林下经济成永丰增收“新引擎”

湖北:建始林下经济助农增收逾百万

李建华要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夯实农民增收基础

安徽:黄山林农瞄准林下经济“掘金银”

(来源: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