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4日消息:“这里种植的苜蓿都是优质牧草,专供奶牛场的,过段时间该割今年的第3茬了,收益这么好,我们完全没有料到,真成“聚宝盆”了。”9月13日,在“山东无棣黄河岛万亩苜蓿生产示范基地”一片长势喜人的紫花苜蓿地里,无棣县绿洲草业集团负责人李德华兴奋地对记者说。
李德华口中所说的苜蓿基地占地共11000亩,是无棣县为了响应2010年中央提出的“振兴奶业苜蓿发展行动”,发展紫花苜蓿等牧草种植业,同时也为开发利用黄河岛而建立的。
山东无棣黄河岛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无棣县的东北部,占地25.9平方公里,濒临渤海,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经济区的叠加地带。
“黄河岛开发时间很短,种过几年棉花和玉米,因为土壤类型多为黄河淤积、渤海退海滩涂地,土地盐碱化程度高,所以收成一直很差。”李德华说。
记者看到,如今黄河岛这片示范基地已经发生巨大变化:一望无际的“苜蓿”绿地洋溢着勃勃生机,不久前间种的竹柳、白蜡等抗盐碱树也泛着青绿。
“盐碱地改善土壤条件,主要还是靠苜蓿草。”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孙娟说。
孙娟拨开一小片苜蓿草的叶子,露出湿润的土壤。孙娟对记者说,苜蓿草封闭了树下85%的地面,不但涵养了水分,减少了泥土裸露,还增加了土壤的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氮、钾等含量,改善了土壤结构。
李德华介绍,这两年附近的奶牛场多了起来,对苜蓿的需求量也越来越高。“苜蓿每年可收割三、四次,仅此一项预计年创收700多万元,比种植玉米或棉花收益高很多。”李德华说。
无棣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赵玉成介绍,基地按照苜蓿种植技术要求,坚持成方连片开发原则,达到沟、渠、路、林、桥、涵、闸相配套。为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基地还实行以苜蓿种植为主、草林间作生态种植新模式,套种竹柳、白蜡、香花槐、合欢等抗盐碱树种40多万株,苗木成活率均在97%以上。
孙娟介绍,黄河岛这一举措突破了传统林、草单一的生产方式,形成林草间作开创盐碱地栽培新模式,大大增加了土地收益,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改良与林业发展提供了范例。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