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19日消息:绿色是生命的原色,绿色凝练了乌审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自强不息的乌审人民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高擎“牧区大寨”旗帜,发扬“愚公移山”精神,走出了一条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实现从“防沙治沙”守护生存防线到“管沙用沙”绿富同兴的历史性跨越,用执着和汗水在广袤的大漠草原上创造了令人瞩目的绿色生态建设传奇。
防沙治沙筑牢绿色屏障
乌审旗地处毛乌素沙地腹部。在近60年的改天换地中,勤劳淳朴的乌审各族人民始终把防沙治沙、生态建设作为求生存、图发展、谋富裕的根本大计来抓,前赴后继地奋斗着,使绵延1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梁逐渐消失,书写了一部荒漠化治理的绿色史诗。
乌审旗在艰苦卓绝的防沙治沙历程中,先后经历了以宝日勒岱为代表的“集体治沙”、殷玉珍为代表的“大户造林”、博源生态公司为代表的“企业造林”、毛乌素生物质电厂为代表的“产业治沙” 和华原风积沙为代表的“工业化治沙”,培养出了谷启祥、宝日勒岱、殷玉珍、李京陆4个不同时期的造林绿化全国模范和典型代表。几代人的执着,无数普普通通的乌审人民几十年如一日自发的沙漠治理行为,换来了如今的“绿色毛乌素”。
截至2011年底,全旗林业用地893万亩,占国土总面积51%,其中国家重点公益林达460万亩,沙地柏自然保护区近50万亩。 “十五”以来,共争取国家投资7亿多元,累计完成人工造林235万亩,飞播造林135万亩,封山(沙)育林 50万亩,全旗森林面积达到了565万亩,森林覆盖率和植被覆盖度分别达到31.6%和80%,分别比 1999 年提高了13和30个百分点,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的收入人均达2400元以上,占纯收入的24%,比1999年增加了2000多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2011年1月12日在北京举办的毛乌素沙地(乌审旗)生态建设模式论证会上,中科院、工程院、国家林业局的20多位院士、专家对乌审旗60年来生态建设模式进行了全面论证和高度评价——“中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持续发展的典型范例。”
乌审人民百折不挠、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成就了一曲曲天人和谐的绿色交响乐。先后荣获中国全面小康生态文明县(市)、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林业科技示范县、全国“三北”防护林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天然林保护工程建设先进集体、全区造林绿化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到“十一五”末,全旗生态状况彻底实现了由严重恶化到整体遏制、区域好转、局部稳定的历史性转变。
管沙用沙实现绿富同兴
今天穿行在乌审草原,远望大漠中一片片生命绿洲,我们会由衷感叹乌审人民改天换地的气概。
沙漠中园林化的苏里格煤气田,“厂在林中走、水在园中流”的乌审召生态工业园,把煤矿建成公园的黄陶勒盖矿区……沙区人民一直以来的期盼变成了现实。乌审人创造出了解疑荒漠化治理和环境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的“钥匙”:其一是“围封转移”,即在沙区实施效果明显的治理措施;其二是用产业化的理念治沙,增加农牧民收入,这也是今后彻底治理沙漠的最终途径;其三是让工业化思维进入生态领域,做到工业化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的关键。
生态良好是乌审旗的立旗之本。多年来,乌审旗始终把生态建设置于战略高度,从制度、机制上予以保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调动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生态建设的主动性;引导鼓励企业、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生态建设,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生态治理和开发聚集,逆向拉动林业生态建设。目前,全旗发展承包造林面积在3000亩以上的大户有240多户,累计承包荒沙面积150万亩,已完成造林100多万亩,非公有制造林得到了蓬勃发展。大户造林、企业造林、社会化造林已成为该旗生态建设的重要力量,形成了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资生态建设的新格局。
坚持用1%的工业用地,换取99%的生态治理和保护成果。今后的生态建设中,乌审旗将围绕生态文明和“绿色乌审”的总体目标,主动承担绿色责任,实现绿富同兴。以发展林沙产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生物质发电、制药、制肥、二氧化碳收集捕获养殖螺旋藻、风积沙选矿及衍生材料玻璃等新兴产业;同时围绕苗木繁育基地建设,推进生物质能源林、经济林和饲料原料林等基地建设,发展生态旅游和果汁饮料产业,提高碳汇能力和产业延伸能力,使生态建设成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农牧民增收的新增长点,打造最佳人居环境和生产环境,不断提升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到2015年,全旗规划治理和改造面积达到409.8万亩,森林资源总面积达到620万亩,森林覆盖率由现在的31.6%提高到34.29%,农牧民来自林沙产业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步入“建设与管护并重,生态与产业并举,兴林与富民同兴”的良性发展轨道。
推荐阅读:
(来源:鄂尔多斯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