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4日消息:城市在变迁中难免沧海桑田地变换,高谷变平地,沟壑成通途。随着城市建设的扩张以及地方财政渠道的开拓,“填湖”开始成为城建中的一大特征。在一些原本波光潋滟的城市,湖泊成为建筑开发的重点,水域面积日益减少,与之相随的是城市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曾经的“百湖之城”武汉,由于近十年来受地产利益驱使而疯狂填湖,使其湖泊总数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27个锐减至如今的38个,湖泊面积减少了约1万亩。2010年3月,武汉东湖被曝出以每亩136万元的单价出售3167亩土地给深圳华侨城集团,其中包含有450亩的水面将被填掉,用作开发“都市休闲娱乐区”。尽管在拿地过程中不乏社会各界包括部分政府机构的反对,但最终仍以满足华侨城项目用地需求而告终。这起事件的发生,无疑给了其他城市填湖建房以鼓励,使城市中的填湖运动难以终止。
长沙的后湖,这个原本被划入长沙市区地表水体保护蓝线中的湖泊,也正在遭遇被填的命运。近日,本报深度记者跟踪报道后湖的填湖事件,发现如今只需18万租金便可换走后湖的15亩水域,且20年来后湖已被填埋过半,并彻底变为了死水湖(报道见9月18日本报A03版)。就地表水的发达程度,长沙并不输于武汉,长沙因水而名,本土的文史专家陈先枢曾考证,清水塘、左家塘、侯家塘、仰天湖等在历史上都曾是水光潋滟之地,历史的变迁让这些水域都已了无痕迹,如今,填湖建城又让剩下的城区水域面积日益被吞噬。
其实每个城市对于城区水域都出台有保护措施,2008年1月湖北省人大颁布施行的《武汉东湖风景名胜区条例》第十九条规定:“风景区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景观的企业和设施。风景区核心景区内禁止建设旅馆、招待所、培训中心、休(疗)养院以及与风景名胜资源保护无关的其他建筑物。”2007年,长沙市也出台了《长沙市市区地表水体保护(蓝线)规划(2006-2020)》,这一规划曾被视为保护水体的纲领性规划。在保护水域及生态的同时,各城市也都在进行“低碳城市”的建设活动。拿水域为例,青岛、大连、武汉曾出现大面积的“蓝藻”现象,对城区水域被破坏敲响了警钟,东湖在治理“蓝藻”过程中花费了数年时间,力图使水质恢复,并对后来的城市建设提出了“低碳”概念,以期保证城市生态环境的良好。同样,长沙也一直在为建设“低碳城市”、推进“两型社会”的发展而努力。但城市水域的逐步减少与城市建设的盲目扩张、占地,却使得这种“低碳”概念走向了反面。
填湖凶猛与低碳城市之间的南辕北辙现象,或许可以在房地产开发及因此带来的地方财政增收中找到缘由。无论填湖还是挖湖的城市,湖的周边都聚集着大量的商业楼盘,这些楼盘的均价也都能创下城市房价的新高。各地方政府看到了水和土地资源联合开发的价值,也就让房产开发有了长驱直入的机会和空间。人民大学教授毛寿龙说:“10亩地,如果5亩是商品房,5亩是湖,其价格绝对比10亩地的商品房值钱。”目前,各地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为刺激GDP,一些地方在地产利益的驱动下,打着建设公共设施的旗号,挖湖或填湖建楼盘、公园,实际上是在城市建设的理由之下对现有自然资源杀鸡取卵,透支着城市的健康生态。
经济发展利益最大化的指导思想,催生了功利的城市建设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山水相依、因地制宜的理念被效率至上、利益优先所取代。在长沙填湖史上,城南最大的水库——红星水库,在前后20年的时间里由以前面积最大的水库变成了后来被废弃并注销的水库,曾经可以游泳、钓鱼的水面如今变成了楼盘、街道,还有不断增多的垃圾侵蚀着所剩不多的水面。这样的情景在不少城市上演。城区的波光逐渐消失,留下的是日益拥挤的房屋和倾倒的垃圾,以及越来越响亮的“低碳城市”口号。这,已经到了必须予以正视和重视的时候了。
推荐阅读: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