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5日消息:【核心提示】对天然森林、湿地、草原和河流等荒野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十年来对生态的文明以及构建起来的文明的生态的初步成就,也使我国环境保护走出了天然森林、湿地、草原和河流单一、孤立保护的阶段,进入整体有机体即荒野保护的阶段。
荒野泛指天然森林、湿地、草原和河流等以自然景观形态存在的一种特殊的地球生态环境。从产业分类的角度考察,城市对应的产业是工业,乡村对应的产业是农业,荒野则对应的是森林、湿地、草原和河流等保护、利用产业。十年来,我国的荒野保护和合理利用,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全面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文明的生态和生态的文明的进程,取得了飞跃发展。
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成就斐然。我国2000—2010年的十年“天然林保护一期工程”(以下简称“天保工程”),对长江上游、黄河上中游地区、东北内蒙古等重点国有林区天然林资源实行封闭式重点保护。从1998年天然林保护工程试点到2010年一期工程结束,中央实际投入总计1118.73亿元。经过近13年的不懈努力,天保工程显现出巨大成效,充分体现出我国生态哲学理论研究的实践应用,也反映出国家在保护天然林理论方面所作出的符合森林伦理的科学决策。
首先,在天然森林保存论与保持论之间作出明智战略选择。依据保存论,我国在大江大河的源头坚决实施禁伐政策。依据保持论,在维护森林生态系统总体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实施大幅度缩减砍伐量的政策。工程一期建设累计少砍木材2.2亿立方米,累计减少森林资源消耗3.79亿立方米。
其次,协调好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保护的关系。天保工程把保护生物多样性与文化多样性作为重要的目标和责任,因为在生物多样性富集地区,同样是土著居民祖辈生息的地区。
再次,处理好对生态的文明与对人的文明的关系。工程的目标不仅仅停留在森林的休养生息和维持生存,还定向于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整体的和谐稳定。天保工程还特别设立企业职工分流安置和社会保障经费,贯彻我党坚持的“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关怀。
天然湿地保护成效显著。我国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十多年来,我国在国家林业局成立《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颁布《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启动野生动植物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工程,完成《中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发出关于加强湿地保护管理的通知,并着手制定《湿地保护法》。截至目前,我国已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353处,21块湿地被列入《湿地公约》国际重要湿地名录,保护区总面积达5542万公顷,形成较为完善的湿地保护、管理、建设体系。
目前我国湿地保护正在着手解决影响湿地保护和利用的三方面理论问题:一是原生、自然湿地多被定义为“荒滩”、“荒水”,在现行土地分类中被列入“未利用地”,往往成为保障耕地、建设用地、林地等的牺牲品。迫切需要确立荒野及其价值的概念,转变湿地只有人类工具价值没有内在价值的传统观念。二是湿地规划的传统方法需要改变。需要从全局视野综合考虑经济、社会和湿地环境诸要素之间的制约关系来进行统筹和综合规划。三是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发展湿地经济,实现核心区之外湿地的合理利用。
草原自然恢复取得成功范例。21世纪以来,沙尘暴成了我国北方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阴影。
沙尘暴主要来自草原破坏裸露出的流动沙土。治理沙尘暴从根源上要恢复草原植被。2001年起,中科院的科学家们与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正蓝旗下辖的巴音胡舒嘎查村联合确立了一个草原自然恢复项目。他们不再使用传统种树方式,而是将沙地围起来让其自行修复,人为措施作为辅助。十年后,“人退沙退”的试验初见成效,由此揭开了草原沙化治理的序幕。
“人退沙退”的草原沙漠化治理范例表明,自然有资格按照生物圈特有的习惯和方式持续地存在下去。我们要确立尊重自然的实践决策意识,人与自然的发展仅靠工程的力量是武断的,不能忽视自然的因素和机制,自然的恢复和重建也不能离开自然的力量。
河流管理取得新的理论突破。20世纪后半期,几乎全世界范围内的河流生态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单项或多项并发症:河流崩溃、尾闾消失、河槽淤塞、河床萎缩、河道断流。我国也不例外。
我国黄河水利委员会在2003年10月与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的专家共同探讨河流生命健康伦理学问题。河流生命健康伦理是第一次由我国黄河水利部门的自然科学家提出并与国内环境伦理学者共同探索的新兴交叉学科。它适应了新时代走向生态文明发展的客观需要,反映了我国河流管理决策者在思想理论上的两个转变:一是从水的资源观念向水的资源与生态相互依存的观念转变;二是对河流的管理,从以单纯的“自然工程”为特征的“硬”科学管理,向以“环境伦理”为基础的“自然工程”为特征的“软”科学与“硬”科学互补管理转变。
上述天然森林、湿地、草原和河流等荒野的保护,体现了我国十年来对生态的文明以及构建起来的文明的生态的初步成就,也使我国环境保护走出了天然森林、湿地、草原和河流单一、孤立保护的阶段,进入整体有机体即荒野保护的阶段。
(作者系中国环境伦理学研究会理事长、哈尔滨工业大学环境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