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9月29日消息:时下,林业产业发展成为人们经常议论的话题。领导在调研,政府在推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在关注,老百姓在议论。身份不同,阅历不同,看问题的角度自然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综合起来,观点大致有二:一是认为目前当做大做强我县林业产业,用抓工业的理念谋划林业,用招商引资的方法,解决当前林产品加工企业块头小、能力弱的问题;另一观点则认为,产业化之后的林业会对生态植被造成负面影响,青山绿水难得,茂密森林稀缺,“树”千万砍不得。
同其他任何事情一样,在林业产业化的问题上有不同意见甚至有争论,这也是一件好事,真理都是越辩越明。正如前三峡集团总公司老总所说,“三峡工程之所以建设得如此科学,反对上马三峡工程的人是最大的贡献者。”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 加之我们这儿的地貌特征是“八分半山分半田”,山上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山上有我们致富的希望。不过令人纠结的是,推进林业产业化会不会对现今良好的生态植被带来破坏?这种提心也不无道理。想当年,我们在“大办钢铁”的旗帜下,毁林炼钢,结果钢没炼多少,茂密的森林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被毁殆尽,深刻的教训使人警醒啊。再说当下,天然的森林产品市场稀缺,经营它利润可观、有利可图,有人对山上的森林资源虎视眈眈,因此也就更加剧了人们的某种担心。
山在这里,森林在这里,我们生活在这里,大力发展林业是我们出路,问题是如何选择。笔者认为,发展林业,推进林业产业化,我们得克服某些思维,也可以说是某些误区。
务必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笔者曾拜读过一份关于我县林业产业化现状的调研文章,文章中数据多、也很详实,但无外乎在证明,我县森林资源如何丰富,但林业一、二、三产业的产值如何低,林产品加工业如何简陋,经济效益如何不理想,结论最终还是归结到林业对GDP的贡献不够。文章对迅速发展我县林业产业化可谓情之切切、心之急急,还开出了“良方”:“加强领导,强力推进林业产业发展。……要将林业产业的发展纳入对乡镇人民政府的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内容,层层签订责任状,建立县、乡、村三级责任体系,严格考核奖惩兑现……”认真推敲、仔细阅读,其心情可以理解,但那急功近利之情已溢于言表。急功近利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大忌。
出自林业产业化的GDP必须是绿色的。发展是第一要务,既然“靠山吃山”,做活“山”字文章,向大山要财富,是我们无法回避的选择。我们常常把山叫做“绿色银行”,可以说,当下从山上赚取GDP并不是难事,可以简单地将山上的树砍倒而直接赚几个票子,但这是最原始,也是效益最低的;可以以产业化的形式实行砍树—粗加工—深加工一条龙式的产业链,这种方式提升了附加值,增加了就业和税收,但未必就是绿色的;林业产业的“绿色GDP”哪里来?势头强劲的旅游业已给了我们启发:如野三河的原始野趣,景阳河的青山秀水,长岭干的松涛林海……已让山外越来越多的人愿意将他们宝贵的时间和钞票投放到我们这里。诚然,这种来钱的方式也许有些缓慢,但它更长远,更有生命力。
推荐阅读:
(来源:建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