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0日消息:10月2日,我们驱车从重庆前往江津会龙庄。沿107省道过中山镇前行约十多公里,距四面山镇马家坪村还有200米处,转向路左一条岔路直上。一刻钟后,一条云雾缭绕的乡村公路尽头,曾经六代人营建的百年庄园会龙庄,在参天的古木林中露出青瓦白墙的一角。
迷雾
重庆素有众多养在深山无人识的秘密风景,近年来,会龙庄的“发现”、修复和声名鹊起,虽使这座号称“深山紫禁城”的庄园不再是秘密,但也更添神秘。这座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的石木结构建筑群,江湖传言由328根近10米的石柱擎起,全盛时期有16座院落、18个天井、202间房、308道门、899个窗户。早晨起来,如果古代庄主派一个家丁把门窗一扇一扇打开,把油灯一盏一盏吹灭,全部搞完,可能就要吃晌午了。
江津民间古建守护者、企业家、艺术家、现任庄主沈小东,已无家丁可派,只好自己动手,但他的工作量比古代要少一些,因为据古建专家何智亚先生多次赴现场考证,庄园现在实有14个天井、10座院落、近50间房屋。
跟川西大邑县刘文彩地主庄园相比,刘文彩庄园曾红极一时,被过度阐释,而会龙庄野草闲花、默默无闻,源流一直缺乏阐释。只有三大传说,像午后4点多钟就从庄角碉楼后面的金丝楠木林中生起的迷雾一样,笼罩着这座十年之间在沈小东手中起死回生,被专家誉为“西南第一庄”的无家可归的家园。
现任庄主沈小东10年前,沈小东以文物保护性修缮与开发者的身份走进会龙庄时,江津县凤场(双凤)中心校刚刚退出,荒草萋萋、破败不堪。在收拾残局的同时,他请来附近村里的老人们寻找会龙庄的硬件和软件。他说:“我请乡亲们吃饭,开了五六次会。他们有的从前是庄上的佣人、长工、护院、奶妈,还有中心校的教师和学生。他们有的指着哪块缺了的花窗说,这个窗门在我家里;有的指着哪间屋角说,这里原来有个雕花大床,现在我屋头。”
传说
沈小东出资把那些门窗硬件一一买回,但庄园的来龙去脉,已是花钱也无法买回,众说纷纭。沈小东说:“有人说会龙庄是明朝第二任皇帝建文帝朱允炆逃难入蜀,在重庆江津修建的行宫。中国有408个皇帝,列入了建文帝,但其他皇帝都有来有去,只有他有来无去。被四叔朱棣篡位后,他从南京下福建又折回云南,他从江南逃向云贵川藏大西南,可能性较大。”
后来,改朝换代,沧海桑田,到清朝时,建文帝的行宫被王氏家族买下,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直到1950年代土改之前,会龙庄都住着王氏家族。现在会龙庄庄门上挂着的门匾,出自沈小东手笔,他说:“‘会龙’这个庄名的来源已不可考,望文生义,有‘会见真龙天子’或‘龙虎风云际会’的意思。”龙是古代皇家专用和驰名商标,民间人士和家族,除非活腻了或敢于提起脑壳耍,一般是不敢侵权使用龙标的。
另一种说法,会龙庄是清代京城大贪官和珅修建的乡间行馆,“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和珅垮台后,这个行馆就被守馆的王姓卫士一直守着,这个王姓卫士,就是会龙庄的先祖;还有人说王家先祖像《水浒》里的杨志那样押送皇家宝船,不慎船翻宝落,怕被惩处,就将剩余珍宝变卖,潜行于此,修建庄园繁衍后代。
从废帝、贪官到逃犯,会龙庄源流的三大传说,闪现了民间想象力的传奇光谱。据何智亚考证,事实上会龙庄由王氏家族从嘉庆七年(1802年)始建,到民国27年(1938年)部分重建,历经136个年头,先后由六代人不断修缮、维修和扩建、重建而成。
枪声
据现在王氏后人所言,会龙庄王氏家族源于山西,以煤窑起家,移民重庆后,从事盐业、印染、纺织、当铺,收租范围从江津李市远及贵州习水,几万担谷子,号称“王半县”。沈小东说:“都说王家是从山西太原过来的,我到山西省博物馆和民俗博物馆都去查过,都没查到他们的族谱和资料。”
现藏江津文管所的精美工艺品水晶白鹤,就是当年从会龙庄流出去的。据说重庆当年古玩市场的一些古玩,有些是出自会龙庄。庄角碉楼后面林子里还有一块四亩大的空地,是庄上家丁练兵场,家丁最多时达200多个。兵慌马乱的时代,一般土匪的围攻根本无法撼动会龙庄。
1950年代,包括会龙庄末代庄主王开荣在内的王氏家族核心人物五男两女一共七口,在批斗会后被押到庄前空坝子枪毙,土改热兵器的枪声在金丝楠木林守护着的会龙庄上空回响。不久,金丝楠木林也在民生公司的船材砍伐和大炼钢铁运动中,成片成片地倒下。
在会龙庄源流的三大传说中,川美毕业、最爱浪漫和神秘感的艺术家沈小东的立场最靠拢建文帝行宫这一源头。他给我看了他在一张A4纸上用素描勾画的建文帝全身像,庄上他从安徽黄山雇来的小木匠,已叮叮当当做好一个2米8高的油画框。右眼角有一颗滴泪痣的沈小东说:“我要给建文帝朱允炆造一幅巨像,挂在大堂上;二天我还要亲手给他整一座雕像,立在大天井梯坎那里。”他的全部努力,好像是要从江津双凤地区的迷雾中,召回小朱这位中国王朝史上唯一一个下落不明的皇帝。
推荐阅读:
(来源:重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