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16日消息:“天空和谐日月亮丽,大地和谐开满鲜花;山水和谐如诗如画,生态和谐幸福万家”。走近革命老区金寨县,山更青了,水更绿了,茂林幽谷,清流湍瀑、云雾空蒙,独具风韵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美景,令人神往,美不胜收。
近年来,金寨县把保护生态环境、发展绿色经济摆在突出位置,强力推进“生态立县”战略,着力构建领导推进、政策考核、执法保障、社会参与四大生态体系建设。逐步走上了一条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的绿色、可持续发展之路。目前,全县大气环境质量保持国家一级水平、主要河流、水库的水质均优于国家地表水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74.6%,先后荣获“全国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华环境提名奖”、“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政策引导,推进发展生态化。对金寨来说,生态是立县之本,是科学发展的最大优势,把青山绿水保护好就是最好的开发,最大的发展。为此,该县出台了《关于加强生态建设的决定》,成立了高规模的“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组”,批准实施了《金寨县生态县建设总体规划》,对区域性产业发展进行了细化明确,将建材磁材、水电开发、轻纺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医疗保健等生态绿色低碳产业列为工业产业发展主攻方向。实行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制,组织开展了“生态环境建设大调查”、“林业集中整治”等专项行动。今年,结合省级生态县创建,除落实生态公益林、退耕还林等补助资金外,还争取资金6018万元,对大别山科技等21家企业用于治理污染和节能减排的固定资产、专利技术等给予税收优惠。每年安排一定预算资金专门支持绿色经济发展,三年来共安排资金2.28亿元,年均递增30%。
绿色导向,推进工业优质化。在发展工业经济中,该县始终秉承绿色理念,努力构建生态园区、绿色工业。在园区规划上,明确产城一体、环境优美、宜业宜居的功能定位,编制环境保护和绿色产业发展规划,在50.74平方公里面积内规划建设18平方公里的中央山体公园,并坚持逢土必绿、逢路必黑、逢水必清,实现绿色和工业的空间融合。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工业,全县74家规模以上企业中,90%以上属低能耗企业。在项目引进上,坚持招商选资,严把投资强度关和亩均税收关,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减排和产业发展政策,高能耗、高污染企业严禁入境、入园。在环境管理和工业污染治理上,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污染防治、“三同时”制度,环评率达到100%。
示范带动,推进农业现代化。该县编制了《生态农业建设总体规划》,重点培育了白塔畈油茶、油坊店茶叶、燕子河高山蔬菜等特色农业经济区,建立了100个生态示范区,实施了7大类241个产品生态农业标准化生产,开展了六安瓜片原产地茶叶农庄建设,推广“猪—沼—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和绿色防控技术,建成了无公害茶园、有机稻等基地,创建了“大别山”牌茶油、“五猴山”牌有机米,“齐山”牌茶叶等有机绿色农产品品牌,注册了“大别山的问候”农产品商标注册及“金寨红”茶等17个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和证明商标,目前,已有10多个农产品进入北京等大中城市超市。加强林业保护和管理,实行“重封、大造、严管、优育、节用”方针,实施退耕还林、生态公益林、世行造林、长淮防护林、大别山水源涵养林等林业建设工程,形成了以城镇村庄绿化美化和天马自然保护区、天堂寨森林公园及其它风景区建设为“点”,以梅山、响洪甸水库两侧和河流两岸、城乡道路为“线”,以广大山区、库区生态建设、特色产业建设为“面”的森林生态网络体系。发展林下经济,开展土地、林地流转,鼓励支持向企业和大户集中,充分提高土地、林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产城融合,推进城镇绿色化。深化县城梅山水域、绿地系统规划,突出“显山、蓄水、透绿、现代、飘香”特点,提高城市用地指标绿地比率,科学统筹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坚持产城一体,抓住全国人大机关集中帮扶金寨县实施“5+1”项目的最大机遇,规划建设现代产业园,并选址与县城新区相邻部分作为起步区,通过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实现产业与城市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注入绿色元素,围绕文明、卫生、园林“三城”同创,实施县城增绿蓄水工程,完成城区周边绿化465亩。提升城市品位,开展河东棚户区、红军广场周边等地块改造和市容市貌、户外广告综合整治,进行夜市摊点“划行归市”管理,建立环卫全天侯保洁机制,启动出租车市场规范化管理,编制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推荐阅读:
(来源:六安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