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水会清天会蓝 星星会闪烁

2013年10月18日 11:32姑苏晚报 张云霞 赵俊聪

摄影 王建中

中国园林网10月18日消息:

☆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U”型规律

☆苏州力争到2017年PM2.5浓度比2012年降低20%

☆环境质量不但要用数据来说话,更要用感官体验来说话

☆绿色发展道路,就是在不欠新账的前提下,逐步还清旧账

 

近日,《苏州市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10-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由市政府正式印发实施,这标志着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明确了目标方向和具体路径。“十一五”以来,苏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旨在建成“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不断开创经济社会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新局面,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赢得了社会公众的普遍认可。

苏州的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如何?当前的环境状况群众如何评价?环保部门接下来有哪些举措来提升环境质量?……带着这些问题,本报记者独家专访了苏州市环保局冯仁新局长。

生态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大转型

记者:今年苏州推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包括“四个百万亩”、阳澄湖生态优化、生态园建设、十万亩湿地建设、河道水质提升、东太湖综合整治、吴淞江流域整治、大气清洁、土壤山体修复、垃圾及污泥无害化资源化,计划总投资超过2000亿元。市委、市政府明确,要通过5~8年的努力,使苏州生态环境有根本的改善。环保部门是苏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引领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您对生态文明建设是如何理解的?

冯仁新:据我理解,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全新形态,是从物质消耗的工业文明,向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特征的高级文明形态的转型。生态文明不仅仅体现在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上,而是要将节约、循环、环保的要求贯穿到经济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

我们建设的生态文明,并不是放弃物质追求,倒回原生态生活,而是在工业文明的基础上,用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引导推进经济社会建设。这就是今年苏州为什么推出“生态文明建设十大工程”,实际上这是一个信号:我们不仅要在保护中发展,更要在发展中保护,通过加大在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上的投入,持续实施项目化、工程化推进,切实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环保是生态文明建设主战场、主阵地。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社会问题、经济问题,并发展为政治问题,环境改善与生产方式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模式转变密切相关。多年来,苏州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上升到政治任务,牢固树立环保优先方针,发展道路从“牺牲环境换取增长”到“依靠环境优化发展”,在探索实践低污染、高效益的环保新道路上已经积累出一定的经验。

生态环境总体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记者:今年9月,省环保厅公布我省各市8月份环境空气质量排名,苏州位列第三,成绩较为满意。事实上,市政府在环境问题的治理上也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决心,并拿出了切实行动。您能谈谈苏州环境状况大体呈现怎样的发展态势吗?

冯仁新:综合评价,苏州环境质量总体水平在朝好的方向发展。

环境保护,苏州“醒”得比较早、抓得比较紧,尤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快,对环境资源约束的认识较深,率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苏州市建成全国首批国家生态市,生态文明水平保持全国领先,优于III类水的断面比例不断增加,传统煤烟型空气污染得到控制,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多年提升,在全省地级市中排名靠前。当然,一切环保工作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当前环境问题还很多,要满足群众环境期待,我们还要作更大更进一步的努力,才能促进生态环境跨过根本改善的“拐点”。

记者:环境质量根本改善的“拐点”是什么?

冯仁新:根据发达国家经验,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存在“U”型规律,当人均GDP到一个水平,产业结构和环境投入会显著增加,环境质量将跨过“拐点”,进入根本改善的阶段。这个“拐点”,我们用数据来体现,对公众而言就是切身感受:山清水秀、蓝天白云、繁星闪烁……作为环保局长,我自然希望这个“拐点”马上到来。但是环境治理有它自身的规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苏州经济总量大、人口密度高、单位国土面积环境负荷重,这些特殊市情,决定了环境治理任重而道远。近年来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已见成效,现在正处于根本改善前的艰难爬坡阶段,我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系统地推进污染治理和生态建设,一定会迎来“拐点”。

环境质量信息向全社会公开

记者:在最近一期的环境质量报告上,我们看到一些数据非常“透明”,空气质量指数(AQI),流域水环境质量,PM2.5的浓度等等,如此公开应该需要一定的公开态度,环境问题在某些方面仍不容乐观。具体在水、大气环境改善方面,苏州做了哪些重要工作?取得了哪些成绩?有哪些难点?

冯仁新:环境信息公开,既是客观要求,也是推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有效抓手。我认为,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群众应知可知的都应公开。我们也做了不少工作,比如说,在全省率先发布空气质量监测数据,现在大家可以通过网络查到各个监测点位的数据,还有环境行政审批和行政许可中一些情况,都已经向社会公开。公开信息,就是要尊重群众对环境信息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只有维护好群众这些权益,才能充分调动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的积极性。

以水环境整治为例,从2008年蓝藻暴发到如今,苏州持续地下大力气、大投入去推进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每年在控源截污、生活污水治理、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活水清淤和生态建设等方面有近千个项目,在不懈的努力下,太湖水质持续向好。非常重要的是我们保住了“集中式水源地水质100%达标”这条底线。

记者:“集中式水源地水质100%达标”这个数字好像一直是这样报的。

冯仁新:必须确保百分百达标,饮用水安全不能出一点问题。可以肯定地讲,苏州所处的东太湖湖体水质总体介于II~III类,5个集中式水源地都是II类。一些主要指标如COD、总氮、总磷、藻密度等逐年下降,平均综合营养指数51.8,为轻度富营养,总氮指标优于国家标准,实现水质持续改善和安全度夏两个目标,这是非常不易的。

空气治理也是如此,市政府十分重视“蓝天工程”,今年110个大气污染防治项目完成率已超过80%,PM2.5监测网络不断完善、能力不断进步,编制了重污染应急预案,通过多措并举,空气环境质量在克难好转。PM2.5的水平,从2010年启动监测到现在,也是呈下降趋势。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大气污染的区域性和复合型,给防治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今年一季度全国大范围长时间的灰霾天气,苏州也未能幸免,灰霾天数明显增加。大气污染治理长期而艰巨,这是当前着力攻坚的一项难点,我们将按照大气防治“国十条”,采取更严标准、更硬措施,抓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力争到2017年PM2.5浓度比2012年降低20%。

水气环境质量改善是有扎扎实实的数据支撑的,经得起检验,但社会对环保工作有更高的期待和要求,这些都能理解,因为群众对环境有自己的标准,会用切实感受来评判。所以我认为,不但要用数据来说话,更要用感官体验来说话。目前环境治理还没有到“摘桃子”的收获时节,前面我也提到了,我们会坚持不懈地努力,为群众建设能切实感受到的宜居生活环境。

改善环境质量等不得又急不得

记者:环境质量改善需要什么样的过程?

冯仁新: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近年来,社会环境诉求逐步凸显出来,这是环保工作的现实压力,所以我们有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求以时不我待的态度抓好环保工作。但是我们又不能离开发展谈环保,这是不切实际的。把所有工厂都关停,禁止一切工地施工,不准开汽车,一定会立竿见影,但发展没有了,生活质量下降,大家肯定不能接受,这不是我们所追求的。还是要把调结构、促转型、优生态、惠民生结合起来,关键是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在不欠新账的前提下,逐步还清旧账。

就环保部门而言,要在经济转型中发挥重要作用,切实当好项目准入的“裁判员”,把好环境审批门槛,按照转型升级的要求,不该上的项目坚决不让上。还要认真抓好生产全过程管理,把环境要求落实到各个环节,当好经济健康发展、群众健康生活的“守护者”,持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环境管理也要根据形势需要战略转型。

苏州在环境保护上的投入和力度非常大,环境质量总体也在好转,但是必须“积小胜为大胜”,现在我们未必能一下子感受到。大家要有信心,努力肯定会有成果。当然,环境保护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如果企业能履行环境社会责任,每个公民能自觉践行环境意识,多节约、少开车、少排污,环境改善的步伐会更好更快。

联合司法之力严惩环境犯罪

记者:您刚才提到我们在环境管理上一样要“转型升级”,具体如何理解?

冯仁新:这个转型是多方面的:在目标上,我们要从污染治理转向提升环境质量转变;在方式上,要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控制、全过程控制管理转变;在手段上,要从单一的环境行政执法向环境司法联合执法转变等等。环境管理目的不是罚款,也不是抓人,是要执行标准,这个标准还要不断地提高,始终把环境质量改善作为根本导向。我们正在努力从被动执法向主动防控转变,主要是拓展环境监管的作用,通过执法,通过监管,促使企业发挥治污主体作用,自主地改善环境行为,形成一个良性的环境公共秩序。

记者:今年6月19日,最高法、最高检发布的《关于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正式实行,从严打击环境犯罪,苏州有哪些工作在做?

冯仁新:8月21日,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建立苏州市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的意见》,要求各级人民法院、检察院、政法委、公安、监察、环保等部门形成环保联动执法机制,实现环境行政执法与司法的高效联动,合力打击环境违法行为,更有效地维护群众环境权益。

作为环保部门,我们会首先加大“铁腕治污”的力度,强化日常监管和执法检查,对环境违法行为一查到底、坚决打击,保持“零容忍”。同时主动作为,参与构建环境联动执法机制,一旦发现涉嫌犯罪的环境行为,及时向公安部门移送,并做好环保支撑,对环境犯罪行为绝不姑息。

记者:采取司法联动后,我们的环境行政执法会发生哪些实质性的变化?对违法排污企业带来哪些震慑力?

冯仁新:以往在环境行政执法过程中,存在执法难、执法弱的问题。比如罚了企业50万元,迟迟不交怎么办?现在可以通过司法途径,把司法意见书发给企业,如果他们接到了法院的传票还是不交,我们可以依法采取进一步的强制措施。所以与司法联动,能够显著增强执法刚性。

目前,苏州正在着手完善环境执法联动工作机制,有环境违法案件联动办理机制、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制度、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生态公益基金制度等,这一整套工作机制完善以后,最终形成打击环境犯罪的“铁拳”。现在根据我们对企业的调研,这个震慑效果已经逐步反馈出来。

环境保护还需发挥社会公众的正能量

记者:今年5月,国家环境保护部国际合作司司长、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唐丁丁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的首届京师绿色发展论坛上表示,要充分发挥公众媒体的力量,倒逼绿色转型,并解释要利用公众和社会的力量去推动企业、政府,去加快绿色转型。而您也曾经说过“生态环境是公共产品,要体现公共管理”,苏州在这方面有何具体做法?

冯仁新:环境保护不管在源头、过程、末端的任何一个环节,事实上都体现一个社会事业的概念,公共管理势必成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环。所以要调动发挥好社会公众的正能量,比如民间环保组织(NGO),这些组织眼下在全国发展很快,苏州也不少,各个地方都有。一方面可以鼓励他们发挥“第三只眼”的作用,发现并反映环境问题,对行政监管起到补充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发挥他们的监督作用,督促企业遵守环境法规,达到环境社会化管理的目的。民间环保组织的宣传倡导,还可以帮助政府和社会间形成纽带,共同推动环保事业向前发展。

推荐阅读:

苏州:垃圾乱倒 公园绿化遭殃

苏州:今秋满城桂香“昙花一现”

苏州:亲近植物 亲近一种生活

苏州:前逢高温后遇台风 今秋满城桂香“昙花一现”

(来源:姑苏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