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巴彦淖尔追逐绿色梦想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2013年10月21日 10:29巴彦淖尔日报

中国园林网10月21日消息:如果有人问今日魅力迷人的巴彦淖尔在哪方面做足了工作?那一定要说说这里的生态文明建设。

科学治理大地得绿人民得富

从2010年至今,按照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全市上下形成了思想认识上的高度统一,增添了加快林业生态建设的新动力。3年多来,我市林业生态建设奋力赶超,造林绿化工作成效显著。如今的巴彦淖尔大地,随处可见植树造林的场景。各旗县区按照水系绿化与通道绿化同行、城镇绿化与村镇绿化齐抓、植绿与护绿并重的总体要求,根据自身立地条件加大投入实施生态建设,共同发力为河套平原披上绿装。与此同时,中旗、后旗、磴口推进实施乌拉特草原和乌兰布和沙漠的生态治理工程;乌拉特草原以“退”为主,重点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和“退牧转移富民”工程,促进草原生态休养生息、自我恢复;乌兰布和沙漠以“治”为主,继续加大防沙治沙力度,加强对沙区的保护性开发,大力发展沙草产业,努力实现沙漠生态治理良性循环。一个山清水秀、林茂草丰的绿色巴彦淖尔正呈现在我们眼前。

城市之变城在景中人在画中

美化城市,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几年来,我市通过拆迁旧房、植草、栽树、修公园等措施,使城区绿地面积不断增加,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2011年以来,仅临河区就已累计投资17亿元,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0万亩,实施重点通道和城市绿化工程达50多项。

“我是土生土长的临河人,生活在这里60多年了,看着自己生活周边的荒地、破旧房屋等被一个个公园、绿地、景观带所取代,一年四季都能看到绿色,一出家门就有鸟语花香,心里有说不出的喜悦。尤其近两年新建设的镜湖、黄河湿地公园等,参观后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现在的我们,仿佛生活在一个景色宜人的大公园里,美丽的城市就像一幅迷人的山水画,生活在巴彦淖尔感觉到很幸福!”10月15日,正在黄河湿地公园晨练的李大爷高兴地说。

推荐阅读:

重庆:深化五方面思考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永泰古城变枯城 生态治理不能“各扫门前雪”

河北:非法“围淀造景”破坏生态文明

济宁:微山打造绿色生态之城 绿地率40.7%  [分页]

今年,按照自治区提出的“8337”发展思路,市委、政府就做好造林绿化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全市各级都要动员起来,打好春季植树造林攻坚战;突出重点,抓好各级通道、集镇、村屯、厂矿企业、城镇、黄河沿岸的绿化;制定出台了《巴彦淖尔市重点区域绿化方案》,方案细化到年度和旗县,其中指出,2013~2020年期间,全市重点区域新增绿化面积129.5万亩。

在这一方案的指导下,全市上下迅速掀起大造林大绿化热潮,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林业作为推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举措和建设美丽巴彦淖尔的首要任务,依托天然林保护、京津风沙源治理等项目,大规模开展造林绿化,突出抓好通道、城镇、村屯(规模化养殖及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工业园区及工矿企业和黄河北岸、农防林6个重点区域绿化。同时,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入等方面提供有力保障。今年截至目前,全市共完成林业生态建设面积46.21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0.21万亩(乔木造林17.75万亩,灌木造林12.46万亩),飞播造林16万亩,封育工程正在进行中。特别是乔木造林与去年同期相比多完成3.5万亩,是近年来面积最大、范围最广、战线最长、工程量最大、标准最高、投入资金最多的一年。

点沙成金苦干实干人进沙退

一簇簇紫色的杨柴花迎风摇摆,像这土地的主人在迎接远客。从中旗石兰计乡境内的沙漠穿行而来,我们的眼睛一路被这生命的色彩所吸引。
就是在这里,8年前,34岁的刘俊霞回到魂牵梦绕的双荣村时,风沙依旧漫天,想起儿时父亲被风沙吹成灰色的脸,看着乡亲们饱受沙尘暴肆虐,这个看起来弱不禁风的女人心中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靠自己的力量去治理这片沙漠。

说干就干。她雇人打了一眼井,埋了4000多米管道,还买了杨树苗,第一次就栽了600亩。起初小树苗长得很好,但浇第三遍水的时候,开始不明原因的枯死,最终只有不到10亩的树苗成活。随后,她栽过梭梭苗,撒过柠条籽,种过沙柳,最终都失败了,几十万元打了水漂。一拨又一拨的债主走了之后,她擦干眼泪继续干。她说,路是自己选的,再难也要走下去。困难关头,刘俊霞的大姐给她投资400多万元。这一次,她觉得再像过去那么蛮干是不行了,一定要走科学治沙的路子。在林业局的帮助下,她重新栽植了树苗,安装了滴灌设施,还新建了鸡舍,搞起了科学养殖。功夫不负有心人,当一阵阵清风吹过绿油油的树叶时,也吹走了笼罩在她心头多年的阴霾。1000亩沙漠,变成了绿色覆盖的林地。刘俊霞的养殖场也渐渐走上了正轨,效益初显。她说,下一步还要养鸵鸟、野猪等等,用赚来的钱继续改造沙漠,直到这片沙漠不再危害村民。

经历过多少痛苦与惆怅,刘俊霞已经不在意了,她在意的,就是她的治沙梦想正在一步步实现。
与刘俊霞一样,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张学文也在巴彦淖尔这片热土上追逐绿色的梦想。

走进杭后双庙镇乌兰布和沙漠治理示范区,记者看到一排排整齐的梭梭树在沙漠中顽强地生存着。近年来,乌兰布和沙漠通过国家重点生态县、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及日本海外协力贷款造林等一系列重点建设工程的实施,累计完成生态治理面积235.3万亩。

“35年前,我们被沙漠逼得走投无路,曾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家园,被迫搬家。35年后,我们不仅在浩瀚的沙漠里看到了一片片的绿洲,还从沙漠里捧回了一桶桶的‘金子’,治理后的沙漠成了我们维持生计、养家糊口的宝贝。”磴口县沙金套海苏木巴音温都尔嘎查的张学文激动地说。

像张学文这样,一边开展防沙治沙工作,一边从沙漠里要效益的人还很多。据统计,截至目前,入驻乌兰布和沙区从事相关沙产业的企业和个人约有60余家,有3家为自治区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目前,我市沙产业发展主要由人工接种肉苁蓉产业、酿酒葡萄种植业、畜牧业和饲草料基地建设的草产业、沙漠生态旅游业及太阳能发电绿色能源产业五大产业组成。

近年来,市林业局帮助从事沙产业的企业争取国家林业产业化项目5个,2011年争取贴息贷款项目1250万元,贴息额37.5万元;2012年争取欧元信贷造林项目2300余万元。通过项目和资金扶持,沙产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辐射带动广大农牧民发展种植梭梭和接种肉苁蓉,农牧民每年种植肉苁蓉一项每亩增收800多元,人均增收200多元,向着沙漠增绿、农牧民增收,企业增效目标迈进。防沙治沙工作实现了治沙方式由单一生态保护向保护、开发、利用综合治理转变;治沙投入由单一政府投入为主向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投入转变;治沙效益由单纯生态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重转变,全面促进了乌兰布和沙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推荐阅读:

重庆:深化五方面思考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福建:永泰古城变枯城 生态治理不能“各扫门前雪”

河北:非法“围淀造景”破坏生态文明

济宁:微山打造绿色生态之城 绿地率40.7%

(来源:巴彦淖尔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