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2日消息:走在山东省临沂市滨河大道上,一河清水两岸绿色,自然与人文融为一体的美景令人陶醉。天变蓝了、水变清了、城市变美了,生态文明建设让临沂这座古城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彩。
近年来,临沂市环保工作以生态临沂建设为主线,着力深化污染防治,切实加强生态保护,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好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中心城区水质保障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三大攻坚战。
2009年,临沂市代表山东省迎接国家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核查获第一名。2011年5月,环境保护部授予临沂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2011年9月,环境保护部在临沂召开现场会,总结推广全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经验。2012年,临沂市政府在全省17市中第一个与省环保厅签署《环境保护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今年前三季度,临沂市城区空气质量大幅度改善,国控8个、省控9个、市控42个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稳定达标,29条河流水质全部达到恢复鱼类生长要求,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不断提高。
加快生态文明建设
创造绿色发展模式
推进生态临沂建设,是临沂市委、市政府根据新形势、新要求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临沂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着力推进生态临沂建设,打造‘两型’社会建设新样板”,在市十八届一次人代会上,《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创造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市委、市政府召开生态临沂建设大会,明确了生态临沂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标体系、工作体系、保障体系,全面启动生态临沂建设。
临沂市充分发挥节能减排和资源环境的约束倒逼作用,着力引进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强、无污染、能耗低的优势项目,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新型服务业和现代农业。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加快推进支柱产业和重点污染企业的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最大限度地降低能耗和污染物排放。
临沂市大力推进产业集约发展,做到传统产业高端化、高新技术产业化、新兴产业规模化。健全科技支撑体系,加强环境技术和工艺设备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实施环保技术服务无缝隙对接,突破生态经济发展瓶颈。加强再生资源加工园区建设,实施一批循环经济发展示范工程,打造一批节能环保产业基地,不断完善生态产业链条,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为引领更多的人民群众支持和参与环保,临沂市积极创新绿色消费机制,制定和实施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把扩大内需与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结合起来,大力推广节能环保产品、技术和服务。鼓励消费者选择和使用绿色产品,不断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加强环境宣传教育,结合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创建,将各社区、学校等公众集结地作为环保宣传阵地,成功创建绿色学校298所、绿色社区65家。
与此同时,临沂市全面开展生态乡镇、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区创建,规划启动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农业生产废弃物处置等重点工程。建立了村收集、乡镇转运、市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机制。
目前,临沂市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31个、省级生态乡镇56个、省级生态村21个。积极防治农业面源污染,264个农村社区实施生活污水集中处理,全市“配方肥下地”施用面积307万亩(次)。
临沂市狠抓秸秆禁烧工作,4000余台小麦联合收割机安装秸秆还田装置,秸秆焚烧的着火点和过火面积同比大幅度下降。加强生态保护,共建成13个自然保护区、3个省级生态功能保护区、两个城市湿地公园,受保护地区面积达2594.78平方公里,生态状况得到切实改善。
综合整治环境污染
保障群众身体健康
临沂市在获得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称号和流域水质全面改善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改善重点流域和区域环境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自我加压,全面打响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中心城区水质保障和饮用水水源地安全保障三大攻坚战。
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临沂市建立了联防联控、全防全控、群防群控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体系。今年出台了《2013年临沂城区空气质量改善为蓝天洗尘行动实施方案》、《改善临沂城区空气质量百日行动工作方案》。组织开展了改善临沂城区空气质量百日行动,以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为重点,以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降尘等污染物为削减指标,落实产业结构调整、工业污染源治理、建筑施工扬尘治理、基础能力保障等四大类21项重点工作任务,严格落实大气污染防治网格化管理责任和目标责任考核制度,重点推进十类1216个大气污染治理项目。
推荐阅读:
陕西:1.4亿元“生态罚单”还渭河清水 [分页]
据统计,临沂市前三季度城区空气优良天数达到145天,占总天数的53.1%,同比增加17天,优良率提高6.4%,改善幅度居全省前列。
围绕有效保障中心城区水质,临沂市政府制定实施了《临沂中心城区水质保障工作方案》,在沂水县、沂南县、蒙阴县等10个县、区设置了15个河流控制断面。突出工业污染防治、生活污水处理、农村面源治理等7个方面,对82家重点企业实施治理再提高工程。新建、扩建4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新建7个人工湿地。
同时,临沂市加强污水管网配套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等工作,进一步完善了“治用保”流域污染防治体系。全市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42个重点河流断面水质综合达标率为93.68%,同比提高1.4%。
为确保饮用水安全,临沂市政府制定实施了《2012年临沂城饮用水水源地岸堤水库保护工程实施方案》,实施25个工程项目,着重完善跨湖交通防护设施,加强区域生活污水、垃圾处理,建设预警监控系统,实施水质全指标分析。同时,对城区备用水源费县许家崖水库进行集中治理,清理网箱1.2万个,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得到有效保障。
筑牢环境安全屏障
全力服务科学发展
临沂市始终将确保环境安全作为环保工作的底线,把握预防、预警、应急3个关键环节,加强应急能力建设,不断提高环境应急管理水平。坚持隐患排查常抓不懈,对涉重金属企业、涉危险化学品企业、涉危险废物企业,定期全面排查基础设施、制度建设、现场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清除风险隐患。
加强重点流域环境安全整治,在2012年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对底泥含重金属的7个河段实施治理。对全市16条跨省界河流,严格“超标即应急”措施,严防跨界环境事件。在全市范围内科学布点,分县区对大气环境、水环境质量进行监测和通报,对超容量问题及时预警,落实应对措施。
临沂市着力完善减排目标制定、任务分解、督察考核机制,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氨氮和氮氧化物4项主要污染物减排稳步推进。
推进结构减排,临沂市关停14条立窑水泥生产线,按期淘汰钢铁、焦化、陶瓷、地板砖等60余家落后产能企业。推进工业减排,对28家燃煤电厂、7条干法水泥生产线实施限期治理,按期完成脱硫、脱硝工程。推进农村面源污染减排,对全市410家养殖场进行规范治理,配套建设县区养殖粪便处理设施。增建乡镇污水处理厂,削减乡镇生活污染。推进机动车污染减排,推行机动车环保标志管理,确保标志发放率达到90%以上、尾气年检率达到80%以上。
临沂市严格落实节能环保预审、环境影响评价、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等制度。同时,加大环保政策、环保技术支持,服务项目建设,促进结构调整。对行政审批进行简政放权,10项市级环保审批取消3项,下放3项。优化工作流程,提升行政能效,将环境影响报告书、报告表和登记表的审批时限分别由60、30、15个工作日缩短为10、5、1个工作日,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竣工验收由30个工作日缩短为5日内完成。
临沂市对全市重点骨干企业、重点建设项目实行“结对帮扶”,及时提供环境政策、技术和信息服务,解决重点企业环境问题。积极帮助和指导企业做好项目建设前期工作,重点项目指派相关科室提前介入,安排专人跟踪服务,使环境管理工作融入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变事后监管为过程管理,变政府强制性管理为政府监督与建设单位自律相结合,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开工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环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