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黄山市加快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2013年10月28日 10:23E木业网

中国园林网10月28日消息:近年来,黄山市围绕资源增长、生态增优和农民增收三大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加快推进林业产业转型升级步伐,有力提升了全市生态林业、民生林业发展水平。

一是调整结构,林业一产持续加强。结合绿色质量提升行动和千万亩森林增长工程,积极调整林种树种结构,大力推进油茶、速生丰产林、笋竹两用林、绿化苗木四大基地建设。截止目前,全市已建成以杉、松为主要树种的用材林基地421.6万亩,经济林143万亩(其中油茶25.3万亩),以毛竹为主的竹林102万亩,绿化苗木基地7.6万亩(百亩以上基地200个),进一步夯实了资源基础。

二是加工增值,林业二产平稳上升。以示范基地、龙头企业和合作组织为抓手,加快推进现代林业建设步伐,业已形成木、竹、油茶、花卉绿化苗木、森林旅游、野生动植物和林下资源利用等六大产业体系。今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林产工业企业继续壮大,新增省级林业龙头企业59家,省级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增加到24个。上半年,全市实现林业总产值80.4亿元,同比增长26.8%。

三是强化服务,林业三产势头强劲。依托黄山丰富的旅游资源,全市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方兴未艾。黄山市现有3处国家级、1处省级森林公园,1处国家级湿地公园,1处国家级、8处省级和61处县级自然保护区,已开发形成的森林旅游景区景点20多处,经营面积68.5万亩,拥有省级“森林旅游人家”48家(占全省205家的23.4%,居第1位)。上半年,全市森林旅游景区景点共接待游客993万人次、实现收入22.76亿元,分别增长40%、38.3%。

四是注重特色,林下经济蓬勃兴起。结合当地林情实际和资源条件,充分利用丰富的林下资源,按照“因地制宜、宜养则养、宜种则种”的原则,重点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产品采集加工和森林景观利用等四大类林下经济。同时,不断创新模式,突出本地特色,因地制宜开发林菌、林药、林蜂、林果、林草、林花等多种模式,多元化组合发展,涌现出一批林下经济发展的亮点和品牌。上半年,全市林下经济实现产值26.63亿元,同比增长33%。黄山区被列入首批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

推荐阅读:

湖南芷江县林业局积极开展秋季松材线虫病普查工作

国家林业局新认定三个技术研究中心

河南桐柏:野生兰花看点足 国家林业局赞该县林下经济

山东临沂:大力发展林下经济 创收增效建设生态林业

(来源:E木业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