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0月28日消息:钱学森先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把中国未来城市描绘为“有山有水、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和有足够森林绿地、足够江河湖面、足够自然生态”的“山水城市”。这一概念被学者认为是合乎中国“天人合一”哲学理想的生活模式,城市建筑和自然山水融为一体,是老百姓最向往的居住生活环境。
目光投向我们周围的城市,随处可见的是挡住阳光和风景的摩天大楼,“山水城市”似乎已是一个奢望。常常以破坏自然山水为代价的城镇建设模式,让人们日益远离自然。如何让中国的人文自然环境更均衡,更符合人们宜居的追求,有关专家在近期举办的中国国际景观规划设计大会中各抒己见,以期在城市建设的当下,探索城市如何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
建设“山水城市”绿地率提高至50%
近日,有网民在微博中罗列出17个“中国奇葩建筑”,多处曾经被当地推崇为“地标”的建筑被网民称为“秋裤楼”、“三桶方便面”甚至“马桶盖”。水泥盒子组成的高楼林立已是各地城市建设的最直接、最功利化的表现,这种不以文化和自然为载体的建筑体现出来的就是千城一面,没有特点。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景观学系主任杨锐列举出北京饱受争议的中央电视台大楼、人民日报社大楼、国家大剧院等多座建筑,这些建筑物有个统一的特点:都在中心城内,都有奇异的造型,其建筑体量或高度偏大偏高,都和周围既有建筑物有着明显的风格区分。
杨锐介绍,中国建筑已经有1000多年的广泛实践,形成了山水有机结合、融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在清朝以前,北京曾经是人居环境非常好的城市,而现在的城市园林景观却抛弃了中国建筑文化传统。杨锐说,他当年在清华大学上学的时候,大礼堂前有一块草坪,吃完晚饭学生们在那个地方可以听音乐、谈恋爱,草坪用的是北京当地的草种,很耐脚踏。后来引进了加拿大的草皮,这种草要浇大量的水,同时不耐踩踏,再也没有人和自然很和谐的景象。改革开放后,中国历经30多年的快速发展,过于干扰自然,应该平衡自然和人的关系,改善人居环境。他希望把这些颠倒的东西再颠倒回来,更自然,更文化,更人性,确实让风景园林、让建筑和城市为人群来服务。
国际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行业协会主席唐学山介绍,我国园林绿化水平从2001年开始迅速发展,国家城市规划政策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等标准,也让地方政府在城市建设中重视园林景观的营造。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住舒适感和房地产消费升级的需求也刺激了园林需求的不断上升。2001年我国绿化区域达到39.2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1.8平方米,城市绿化达到并超过2001年政策目标。
同时,国家林业局在《全国造林规划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城市进程绿化覆盖率达到39.5%。关于生态建设的规划与政策正在陆续推出,2012年11月,住建部发布了《关于促进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城市园林工作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全国城市要对照全国园林评价标准完成登记评定工作,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已获得命名的国家园林城市要达到国家一级标准。意见认为,园林绿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积极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工作。
今年1月25日,环境保护部颁布了《实施全国生态保护十二五规划》,规划提出保护生态四大工程。在投入方面,规划提出要在地方各级政府和企业为主的基础上,形成多元化投入的格局。十二五期间,将推动各级政府把生态保护和监管列入各地财政年度预算并逐步增加投入,完善市场化投入融资机制,推动建立国家、地方、企业和社会的多渠道投融资机制,推动制定和实施有利于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财税政策,鼓励和吸引国内外民间资本投资生态保护,此外中央政府将区别不同情况给予支持。政策的高度重视程度将对我们城市园林绿化和城市公共建设起到促进作用。
人们在反思城市建设失误之际,深感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这一理论所具有的前瞻性。自然山水与城市的有机结合,城市规划建设合乎生态理念,本质是将自然景观融入城市人造景观中,使之成为兼容不同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形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体对城市而言,实现钱学森先生“山水城市”的建设,就是要把绿地率提高到50%,要把中国的山水画融汇到城市建设中。
融合是塑造良好人文环境的必由之路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认为,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融合是未来塑造良好人文环境的必由之路。
不管是规划、建筑、园林,都是人居环境中的一部分。规划从园林的物质空间发展到更复杂更重要的社会问题、生态问题、经济问题等,而且规划也具有区域性。区域性的规划更能够决定地方发展的命运。所以,如何更好地体现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和保护,大科学、大人文、大艺术的融合是未来塑造良好人文环境的必由之路。
我国古代设计师精通琴棋书画,人文修养很高,所以他们在选址建造住宅的时候就把建筑规划和园林一块考虑进去了,这种园林和建筑一体化往往达到了极高的境界。但是随着现代学科的发展,每一门科学往纵深发展,一个人要想成为通才和全才很难,所以要依靠团队。团队里的每个人每门学科都有长足的进步,设计师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共同探讨空间方案。从规划角度来看,杨保军说:“我们的设计实践经历了几个阶段。首先是满足功能,我作为一个人需要风景园林方面的功能,比方说生产功能、游乐功能、游戏功能等等,就是解决功能。我要公园你建一个,好不好再说,但是我得要。然后是注重美化,花花草草怎么搭配要做得好看,在这个阶段是作为环境的一种修饰,甚至一种纪念性的东西,并且要注重形态和美学。接下来我们发现了一些不足,就是它不够生态,所以现在开始在修整我们的价值观,你应该要注重生态,包括绿色、低碳、可持续、低维护等等。现在,我们很多的设计这个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了,我觉得从规划的角度来看,最高的境界是要回归文化。”“因为真正好的环境设计是一定要给我们提供一个诗意的空间,它要有意境。让我们一看不光赏心悦目,还应该让我能够有震撼,能够引起共鸣,能够起到心灵的一种寄托等等”。杨保军说,“我最讨厌的是不管哪个公园和居住区都有几个欧洲的柱子,而且比例还不对。要解决的是我们现在这种方式,我们缺少规划建筑园林设计机制。我们景观设计师肯定很愤怒,本来他们有好的创造和设计的可能性,但是你让他们来做的时候,把那些建筑都摆满了,结果他们发现很难统一来考虑。无法立意,这才是根本问题。”
现在城市要满足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公园是基于游憩的功能,很多美化从这开始,由此掀起了城市美化运动。但很多城市的景观大道完全一样,虽然是注重了生态建设,但最重要是回归文化,能够做到真正回归文化的时候,就真正找到了归宿。
城市发展面向未来,同时也应该向过去学习,应该在满足功能景观生态的同时不断追求文化的境界,要不断丰富内涵拓展外延,积极介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的各个环节。跨界是基础,融合是手段,创新是永远的主题。
景观对人的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城市环境设计通过技术手段可以达到美观、生态、低碳,然而如果民众环境意识不到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很多不文明的行为仍将是城市之痛。环境规划设计师如何在设计中引导民众意识上的转变?
杨锐解释,中国风景中的“风”字实际上有一层含义就是教育,所以风景园林设计重要的责任是公共的环境教育。到底怎么做?他说,“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上大学的时候有一句口号是非常管用的,就是从我做起。如果风景园林师想改变环境,那么很重要的就是从我们自己做起,我们是不是真正能做到低碳生活,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去影响周围的人,让周围的人再影响更多的人,慢慢地,这群人形成一个网络的话,可能事情就开始潜移默化,慢慢向好的地方变化。”
北京东方园林股份有限公司首席设计师李建伟认为,景观这个东西看起来跟人的行为没有太多的关系,实际上不是这样。景观确实跟人的行为、人的生活完完全全密切相关。举个例子,中国很多人的行为习惯,比如说在地上扔烟头、随地吐痰,这些跟景观是有关系的,因为我们的景观很多时候没有注意到整洁、舒适、人的行为规范,导致了我们产生一些不良的习惯,但是同样一群中国人,如果去了新加坡自然而然就不会随地吐痰了,因为那个地方干净到让你不忍心去破坏,这就是景观对人的行为产生的重要影响。所以说,在做设计的时候,确实要考虑到人的行为和生活习惯怎么样能够提高并且得到改善。做景观不光是美的东西,确实是涉及到生活的各方面。这个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在设计师的努力下,整个社会都会得到改变,所有的人都会得到改变。
钱学森和他的“山水城市”构想
1984年11月21日, 钱学森在致《新建筑》编辑部信中提出“构建园林城市”设想。1990年明确指出“城市规划立意要尊重生态环境,追求山环水绕的境界”。1992年10月再次呼吁:“把整个城市建成一座大型园林,我称之为"山水城市、人造山水"。” 之后,进一步提出“把微观传统园林思想与整个城市的自然山水结合起来”的观点,把中国未来城市描绘为“有山有水、依山傍水、显山露水和有足够森林绿地、足够江河湖面、足够自然生态”。
吴良镛认为,“山水城市是提倡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发展的,其最终目的在于建立"人工环境"(以城市为代表)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人类聚居环境”。鲍世行认为,“山水城市具有深刻的生态学哲理”。胡俊认为,山水城市倡导在现代城市文明条件下人文形态与自然形态在景观规划设计上的巧妙融合。山水城市的特色是使城市的自然风貌与城市的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其规划立意源于尊重自然生态环境,追求相契合的山环水绕的形意境界,继承了中国城市发展数千年的特色和传统。
但是,与其它未来城市理论相比,山水城市更多的只是一种构想,这方面的研究探索也很有限,而且缺乏解决现代城市问题的一套完整思路和可行方案。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哲学观的确能够给予人们新的启示,但面对当代城市的各种现代技术、现代产业和现代社会文化特征,将中国传统精华自如地应用到现代城市规划中,还需要漫长的征途和艰辛的探索。
推荐阅读:
(来源:燕赵都市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