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1日消息:“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一个品种可以造福一个民族。”
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通过新品种选育,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吃饭问题,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芬兰实行造林良种化,使森林工业总值、林业出口总值、纸和纸板的出口量分别约占世界总量的5%、10%、15%,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不难看出,居于农、林、牧、渔等生产链条源头的种子,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种业竞争已逐渐演变为国际综合实力的竞争。它的技术突破和生产力影响,不仅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经济安全至关重要,也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加快推进现代化农、林等作物种业发展,将其作为突破资源性约束和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提升国际综合实力的重要选择。2011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2012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这是国家对林木种苗发展空前重视的一个重要信号,标志着全面提升种苗生产供应能力和良种化水平已经列入了国民经济的重要位置。
众所周知,林木种苗是林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承担着负载林木遗传基因、森林世代繁衍和促进现代林业发展的重要使命,加快林木种苗发展是建设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客观需要。
我国毛竹基因工程的突破,为全人类食物安全和能源安全加上了一道防护网;抗逆植物种质的培育,突破了林业生态建设的边界约束;油茶良种的培育,突破了粮油安全的瓶颈,为农民增收致富带来了希望……种苗建设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生态、经济、社会建设的范畴,其衍生的力量还涉及政治建设和文化建设的稳步推进。
林以种为本,种以质为先。在党的十八大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当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林木种苗工作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高度重视、实现美丽中国蓝图的坚定决心,也必将激发全社会对林木良种建设的满腔热情和大力支持,并共同为“中国梦”凝心聚力、攻坚克难。
过往的经验和丰硕的成果证明:生态文明,须种苗先行!美丽中国,须种苗先行!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