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2日消息:最近,云南省社科院院长助理、研究员郑晓云当选为法国水科学院院士,成为我国社会科学界极少的海外科学院院士之一。一听这消息有点纳闷:一个研究社会学的专家,咋会当选科学院院士?昨天,晚报记者带着疑问去采访郑晓云。
为何成为外籍院士
因为研究水他脱颖而出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环城西路的云南省社科院,郑晓云的办公室位于16楼顶头一间。他穿着夹克、西裤,头发梳得很整洁,给人清爽的感觉。当记者问他:“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人类学研究的学者,为啥会当选法国水科学院院士?”
郑晓云听后似乎早有准备地说,法国水科学院整体上属于自然科学类的科学院,但国外对水问题的研究会涉及到政治、人文、环境等内容,会吸纳一些政府官员、企业家,或者是一些具有社会科学背景的专家、学者。例如,水文化研究就是法国水科学院工作的主题之一。
在社会科学领域,郑晓云可是30年扎根云南及周边东南亚国家进行调查研究,具有非常扎实的田野研究功底。1982年在云南大学历史系读大三时,他就到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基诺山调查,毕业后又长年在基诺山做调查。他说:“一去首先碰到的是环境问题,当时森林和老百姓之间的冲突很大,那时就关注到了生态问题。后来调研扩展到坝区,坝区和森林的关系最终反映在水上,没有森林就没有水,从此开始了对水的关注。”
他随后撰写了《傣族水文化与可持续发展》的文章,2001年在挪威召开的第二次国际水历史大会上从1000多篇文章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额资助,他因此得以参加这次国际会议。从那以后,他就频繁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参加国际学术活动,并于2010年当选为国际水历史学会主席,近20年来,郑晓云领导了多项有开创性的国际科研项目,在国内外组织了一系列的国际会议,发表了一系列学术论文、编辑了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水历史特刊。
要想治理滇池
先得治理好城市水系统
郑晓云说,从古代的经验来看,水资源的管理都要体现一种思想,体现多项意图。“理想化的状态,我们站在十几层大楼上,可以看到城市里有很多像翠湖那样的大大小小的湖与水塘。”他说,“如果有二三十个足球场那么大的水池,昆明还会淹吗?肯定好多了。”这些水池平时是景观设施,雨季时就是蓄洪设施。
当然,一些市民也许会说可以学学欧洲修建大型下水道,但郑晓云却说:“有了大型下水道,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雨水还是要就地被吸纳才好。”现在城市里都是水泥路、泊油路面,地面硬化后雨水就不能渗下去了。如果硬化地面留有空地,雨水可以完全下渗,要发挥好土层本身强大的蓄水功能。“全球气候紊乱是个趋势,城市暴雨已经是一种新型灾害,将来会越来越频繁。如果昆明没有大的动作,明后年还可能会有暴雨灾害,甚至比今年更严重。”
此外,要治理滇池,首先要治理好城市水系统。古代城市都有系统性很强的水循环系统,整个中国不论大中小城市都有由供水河、城河、水池、护城河、排水河等构成的城市水循环系统,在汉代就已形成了中国城市水系统建设的模式。民国以前,昆明堪称一座水城,城市内有很多小湖泊、水塘、城市河流、护城河、靠近滇池,还有大片湿地。昆明同样也形成了供水、城市循环、蓄水、排水等城市水循环功能,形成了昆明的水景观和水上交通网。
要解决云南干旱
应恢复森林植被、减少城市用水
从2009年起,云南连续4年大旱。今年,昆明雨水还算丰富,大有喜人迹象。8月2日媒体报道,云龙水库近期约有2000余万方水的进账,蓄水量达到5844万方,和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一倍还多。松华坝水库也跃到了3000余万方,和前段时间相比也增加了一倍。
对于这种情况,郑晓云并不乐观。他说:“2009年大旱所造成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修复。”2009年大旱后,他是第一个向省里提出关于开展云南干旱研究课题的学者。后来,又有了新的课题支持。课题研究组也取得了很多成果,他提出了要建立干旱治理的长效机制,要将云南干旱研究纳入国家生态功能区规划,提出要建百万小水窖……
他说,干旱应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全球气候紊乱,造成这里涝灾那里旱灾,或者一个地方交替的旱涝灾害,这在全球是一种趋势,所以应该防患于未然。第二是要普及知识,尤其是在市民中间普及,干旱绝对不是下雨和不下雨的问题。干旱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所以,解决干旱要从多种角度综合考虑,包括恢复森林植被、减少城市用水、提倡节约高效用水。
他近年多次到中东、北非去,对干旱地区的水问题进行考察,所以深有体会。伊朗也好,土耳其也罢,摩洛哥也好,过去很多是绿洲的地方今天是沙漠,而出问题只是几十年的短暂时间,这种教训很残酷。
总之,对全球气候变化不能掉以轻心。云南石漠化也很严重,环境恶化的危险是存在的。所以,不能对干旱掉以轻心。
推荐阅读: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