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19日消息:“小的时候最多的记忆就是砍树,家里没有粮食了,就去山上砍几棵树换大米回来。”今年43岁的白族农民李玉坤躺在院子里的玉米堆上,右手搭在额头上遮住阳光。李玉坤是丽江市玉龙县九河白族乡河源村的村民。这座位于老君山原始森林东南部边缘的村庄,共有14个村民小组,485户2096人,村民的主要收入来自粗放型种养殖业。2010年在河源村启动的老君山生态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改变了村庄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李玉坤的观念和想法。
村民入股就有资金
由北京三生环境与发展研究院执行的老君山生态保护与社区可持续发展示范项目,以内生式社区项目发展理论为指导,在河源村开展了包括村民能力、公共管理系统、金融系统及可持续产业建设等工作。
“最重要的当属‘村寨银行’的设立。”李玉坤说,通过这个村民们不仅达成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而且有了生产发展的资金。“所谓‘村寨银行’,就是村民自愿入股,加上公益资金的配套,形成入股最终本金。以每个村小组30户村民算,每户村民入股1000元,就会有3万元的资金,加上北京三生的配套公益资金3万元,一个村小组就会有6万元的项目本金。”北京三生云南丽江项目主管成霄峰说,入股的村民通过公平抽签,平均分三批进行借贷。“也就是说,第一批10户村民可获得6000元贷款,期限为一年。”
与生态保护进行联动
“村民可以自由支配这笔钱发展生产,但是不能用来做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据北京三生项目总监邓仪介绍,按河源村委会2010年的统计,当时农民每年人均纯收入只有650元。“村寨银行”项目开始实行之后,获得首批6000元贷款的村民,一年内凭借这些贷款平均赚了3000多元。
李玉坤说,以前保护原始森林只是几个护林员的事儿,现在不一样了,村里的集体林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利益。“‘村寨银行’还与生态保护进行了联动,如果一个人违反约定砍树了,他的林权证和自己交的那1000元本金就会被扣下,谁也不敢冒这个险。这种机制建立了,村民之间有制衡,就能共同承担责任和风险。”
保护森林面积4万余亩
目前,河源村的9个村民小组都已经实施了“村寨银行”的项目。同时这种将“村寨银行”借贷权利与生态保护义务进行联动的模式已经在玉龙县的很多农村进行了“复制”推广。邓仪说:“尽管‘村寨银行’项目刚刚开始运转,但在生态保护方面的作用已经颇具成效,村里得到有效保护的森林面积达45370亩,占全村面积的三成。”
推荐阅读:
(来源:春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