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25日消息:“我在秦都已经生活十七年了,这些年秦都的变化一年一个样。你看看咱们的咸阳湖、滨河路,一个赛过一个美。开车走在这些路段,人的心情特别好!”跑遍了咸阳角角落落的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常常忍不住对乘客津津乐道。
确实如张师傅所说。如今,人们走进秦都,满眼可见四通八达的城市路网、天蓝水碧的生态景观、干净整洁的城乡环境、一河两岸的高楼林立、碧波荡漾的咸阳湖美景,随处可以感受到阳光重诺的人文精神……秦都真的很美!
市容美:冲刺国际化大都市,城市品位在发展中提升
“我们要站在国际化大都市的标准上发展秦都经济、建管城市。提出美丽秦都建设就是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让秦都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秦都区委书记陈肖坪坚定地说。
城市化改造加快了秦都迈入国际化大都市的步伐,征迁“拆”出了浓浓的“都市份”。世纪大道,近百栋高楼隔路相望,滨河路沿线众多房地产竞相涉足,玉泉西路 丽彩潮流港成为市区商贸发展新商圈,七厂十字的咸阳国际财富中心与百米之外的世贸城市综合体对峙而立。西华泰、外滩一号、先河国际、中华世纪城等多个大型 环境优美小区纷纷崛起。秦都以每年新建近百栋高层的速度加速向国际化大都市挺进。
继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之后,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再一次给力秦都环境卫生,1000万元的设施投入,9辆机械化清扫车,近2000名清扫人员实现了辖区城乡 道路清扫全覆盖。正在全面铺开的108个城市容貌提升点,让秦都的大街小巷在整洁之余还透出浓浓的秦汉风景。在农村,环境治理向连片联动有序推进。美丽乡 村龙南村风景如画,小城镇建设示范镇马庄路边垂柳依依,克仕村、东界村、消渡村等一大批农村环境示范村景色不同,各领风骚。
生态美:注重生态保护,为发展积蓄环境资源
在七厂十字附近生活了近30年的李阿姨喜欢带着孙子逛:“我儿子在外地上班,专门把孙子送回来,说咱们这空气好,绿化好,生活压力小,我没事就带着孙子逛逛咱美丽的咸阳湖。”
城市有了水也就有了灵气,咸阳湖畔一湖碧水微波荡漾,这里不仅是人们健身、跳舞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更成了调节生态环境的“控制器”。
发展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春雷”行动、“蓝天工程”、“碧水工程”、“宁静工程”、治污降霾等一系列环保行动的专项涌现,让秦都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洁净。“三季有花,四季见绿”的生态目标在秦都已变成了现实。
截至9月底,该区投资近2000万元实施渭河综合治理,渭河秦都段展现大绿、大美。二氧化硫减排、氮氧化物减排、城市污水处理率已完成全年目标任务,实施 绿化造林0.3万亩,拆除燃煤锅炉60台,对9家煤场下达了限期关闭通知,强行关闭煤场3家,打造社区园林绿化典型60余处,栽树12万棵,植绿1300 余亩。占地2.8万亩,西北最大,全国一流的华夏农业生态文化产业园,不仅增加了绿量,更将城市绿心、农耕文化、现代农业融为一体,建成后它将成为人们体 验农耕文化、草坪婚礼、瓜果采摘的最大乐园。
人文美:阳光重诺,秦人精神绽放时代美
秦都人不但延续着秦汉的文明,更以阳光、重诺、尚礼、乐善的时代精神,树立起了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互利双赢的博大胸怀。
从主张维新、致力教育的秦都名人刘古愚,到现在孝老爱亲的普通群众张青利,执著、创新的精神在秦都从未断层。三季度秦都重点工作讲评会上,该区多项指标均排名全市第一,一路领先的成绩背后,是秦都干部群众撇弃小富即安的区域观念,不断自我超越的勇气和决心。
人民西路210小区的孟贵山,以一颗热情善良的心诠释着助人为乐的博大胸怀,究竟帮助了小区多少人,连他自己也记不清楚。数九寒天勇救落水儿童的普通群众王储备,65岁的社区网吧义务监督员任德宝。一桩桩好人、好事,好媳妇、好公婆、好孝子表彰让秦都孝老爱亲蔚然成风。
夜晚的秦都璀璨而闪亮,统一广场、中华广场近千人的队伍唱着跳着;农村的村委会广场前,娃他婆、俏嫂子扭得酣畅,云集了关中各地多种名优小吃的左岸美食一条街拉开了人们多彩的夜生活;一街一风格的街灯,秦都处处“不夜城”。
从南有苗菜花、北有果畜奶的农业结构,到东有鼎盛商贸、西有高档小区的城市框架,如今的秦都,环境优美宜居、百姓安居乐业,秦都人由内而外地散发出美丽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状态,形成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美丽秦都建设让这里处处美景如画。
推荐阅读:
(来源:古汉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