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4日消息:在我市这样的土壤条件下,2012年,全市林木覆盖率预计达到24%,林业总产值预计达到59亿元,林业经济为全市生态文明、经济发展加上了一枚重重的砝码。
2013年,全市林业新目标确定:“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由林果资源大市向林果经济强市跨越,力争全市林木覆盖率达到24.2%,林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市林业局局长王炳申如是说。
要“红”要“质”果品业由重规模转向重标准
我市是林果资源大市,却不是林果经济强市。为尽快完成由林果资源大市向林果经济强市的跨越,我市林业部门今年提出了完成以梨、枣为主的果品结构调整20万亩,年新增品种改良面积2万亩以上,力争新增10万亩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达到80万亩,果品总产稳定在30亿斤的目标。
“要从‘大’变‘强’,必须走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这条路子。”王炳申说道,“提及沧州特色农产品,非泊头鸭梨、黄骅冬枣、沧县金丝小枣莫属。过去,因种种原因,虽然种植面积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高,价格却越来越低,丰产不丰收的窘境让刨树毁林的事件不时发生。例如,泊头鸭梨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屈一指。可一些梨农在利益的驱动下,盲目追求产量,忽视质量,产品受到市场冷遇,价格一路下滑。近年来,泊头市开始实施以‘提质增效’为核心,涉及鸭梨产前、产中、产后,从传统种植模式到现代科学种植方式的变化,并逐步探索出对果品实行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路子,实现了从集市上按斤按堆卖,到超市里论个卖的飞跃。”
泊头鸭梨实现质的飞跃是我市林果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林业部门以科技推广为支撑,抓调整,抓示范,全市果品提质增效工作水平实现新提升。据市林业局预计,我市2012年在泊头、献县、沧县、黄骅等果品重点县(市),重点推广“献王”枣、无核丰、无核3号和金丝4号等品种,完成梨、枣树体改造24.5万亩;落实以梨、枣为主的果品标准化生产示范面积70万亩。同时,还着力抓好“一村一品”建设。去年,市林业部门确定了青县、沧县、泊头等7个重点县54个重点村,投资186.1万元,发展果品特色产业。他们结合当地特点,突出发展冀星冬枣、无核丰、红香酥等新、特、优品种,新建苹果、桃、葡萄等果园3770亩,改造小枣、鸭梨果园3650亩。目前,我市林果产品销售已遍布全国各大中城市以及东南亚、欧盟、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创汇8000余万美元。
要“绿”要“美”造林由重数量转向重效益
我市东部地下咸水水位普遍偏高,土壤盐碱化严重,适宜生长树木少,造林成活率低一直是制约东部绿化的瓶颈。而市林业局今年的工作目标中却提出,林木覆盖率比去年增加0.2%。虽然从百分比上看有些“拿不出手”,可如果换算成实际数字却会让你大吃一惊——这增长的0.2%相当于全年需要完成植树造林12万亩。在西部地区已无大面积植树的地块,只能“见缝插绿”的情况下,明年的造林任务能否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市东部沿海地区造林工作的成效。
是什么原因让市林业局有如此大的信心和决心呢?
“盐碱地上搞绿化,投入是基础,技术是关键。”王炳申说道,“我市植树造林工作不但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和各级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在技术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多年来,市委、市政府领导带头参加义务植树活动,财政支持力度也逐年递增。去年,我市各级财政累计投资8.2亿元用于城乡绿化工作,创历史新高。市林业局更是与省林科院合作,在我省率先实行“台垅整地、工程改碱”技术。据介绍,这项技术就是用周边土壤将原盐碱地面平均抬高1.2米左右,上面高筑围埝,并做成长25米、宽9米的小畦,以利用雨季蓄水压碱,然后种树。去年,我市在黄骅市中疏港路等盐碱较重区域大面积推广此项技术,绿化沙荒碱地超过3万亩,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沿海地区的生态面貌发生了很大改变。
推荐阅读:
在技术创新的同时,我市还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引进了以速生白蜡、竹柳等一大批耐盐碱的经济树种。并先后与中国林科院、河北省林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引进和推广应用了地膜覆盖、生根粉等新技术、新成果20余项。在政府的大力扶持和新技术、新树种的保障下,我市东部沿海地区涌现出许多苗木种植专业村。这些苗木种植专业村的建立,不但保证了当地植树造林的需求,也让农村群众从林业发展中得到了实惠。与此同时,我市各级林业部门还积极引导群众发展林下经济,随着这个新兴产业的发展,在这条产业链条上,衍生出了诸如“插苗队”、“除草队”、“护林队”等新兴职业,为当地中老年人提供了一条致富新途径,我市也由传统数量林业向现代效益林业转变。
能“转”能“贷”林权改革 盘活“绿色经济”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就是在坚持集体林地所有权不变的情况下,依法将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承包和落实到本集体经济组织的农户,确立农民作为林地承包经营权人的主体地位。曾有专家这样形容林权制度改革,称其具有像当年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的重大历史意义,是继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的“第二次革命”。
我市自2007年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确权面积、发证数量逐年提高。2013年,我市将充分发挥林权交易服务中心的职能作用,切实完善林权登记、交易、评估、法律服务等相关制度,推进林权抵押贷款,努力增加林业信贷投入。
记者在河间市采访时看到,“一站式”林权交易服务中心大厅里,设置了林权登记、林权交易、森林资产评估、林权抵押四个服务窗口,前来咨询问题、办理登记、抵押贷款的农民络绎不绝。留古寺镇四公村王大爷拿着刚领到的林权证,“炫耀”道:“过去,树归集体统一经营,表面上人人有份,可大伙总感觉树不是自己的,怕自己‘卖力’别人‘摘桃’,种树积极性不高,更别说用心管理了。现在有了这个小本本儿,俺心里踏实了,种树管树的劲头甭提有多高了!”兴村乡袁村水貂养殖户赵季红过去因缺乏资金,养殖规模一直无法扩大。如今,他用林权证抵押贷款,扩大养殖规模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提及林权改革,赵季红赞不绝口,一连说了五六个“好事儿、好事儿”。
王炳申告诉记者,截至2012年,我市16个县(市、区)全部建立林权交易服务中心,除未纳入主体改革范畴的国家重点公益林外,248.2万亩集体林地明晰了产权,林权登记发证241.4万亩,占改革任务的97.3%,发放林权证17.6万本,发证户数达到20.1万户。共流转金额3747万元,林权抵押贷款1060万元,引导农民成立林业专业合作社103个,带动7.2万余农户,经营林地24.7万亩。
能“玩”能“转”生态文明建设是主攻方向
“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农业留下更多良田,给子孙后代留下更多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党的十八大报告中这少见的动情的叙述方式着实令人动容,也体现了党中央在新时期经济建设中,要更加注重生态保护,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当中的基本态度。
有人说,森林是地球之肺,湿地是地球之肾,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的内脏系统。我市虽然林木覆盖率并不高,但湿地资源丰富,类型众多。据调查,全市现有湿地面积23.2万公顷,占全省湿地面积的21%。特殊的地理环境,使我市湿地成为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理想的栖息地,同时也是东北亚内陆和太平洋西岸鸟类迁徙通道上重要的“中转站”、越冬地和繁殖地,湿地内野生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湿地是我市尤其是沿海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节气候、降解污染、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防止海水倒灌、防止蝗灾、维护本市社会生产和周边地区,尤其是京津生态安全等诸多方面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着“由维护生态安全向建设生态文明提升”的原则,我市2013年将湿地生态环境建设当成工作重点之一。“2013年,我们要加快发展旅游休闲产业。进一步加大对南大港湿地、海兴湿地和海兴小山旅游的支持力度,同时借助我市现有的5个省级观光采摘园,努力打造枣园采摘、梨花休闲、湿地观光三大品牌,积极发展休闲林业、观光林业,切实扩大我市林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王炳申说道。
近年来,随着我市林木覆盖率、林果产业、农业产业化率不断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兴起,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方兴未艾,观光采摘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截至2012年,我市泊头亚丰果品有限公司、泊头东方果品有限公司、黄骅市滕庄子乡孔店村、黄骅市齐家务乡西聚馆村、青县司马庄高科技观光采摘果园被评为省级观光采摘园,小型草莓采摘园、早熟桃采摘园、矮株小枣采摘园更是星罗棋布,基本实现了“春赏花、夏乘凉、秋摘果、冬尝鲜”的生态旅游休闲产业格局。
推荐阅读:
(来源:沧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