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宁: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2013年11月04日 10:55中国风景园林网

 中国园林网11月4日消息:近日,首届北方园林绿化发展论坛暨观赏苗木展销会在河北石家庄弘谷国际酒店会议中心召开。论坛邀请了9位国内知名的园林绿化专家、学者,围绕当前城市园林设计理念、城镇化和园林绿化发展趋势、观赏苗木的市场需求和发展等做了精彩的专场报告。其中,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教研室主任、博士生导师朱建宁做了题为《阐释自然观的技艺--风景园林学科的社会定位》的报告。以下是报告的主要内容:

风景园林建设具有经济、环境、社会(文化)三大综合效益。

近二十年来,风景园林的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其经济效益的发挥。然而,这种快速的、粗放的或过分雕凿的建设模式,使风景园林的环境和社会效益未能充分发挥。

随着环保、文化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风景园林的建设模式亟待出现相应的转变。

风景园林是关于国土的安排与整治的技艺,重在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因此,自然-文化关系应成为风景园林重点阐释的思想内涵,这是风景园林行业专业特点、社会定位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1. 风景园林是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作为惯用的行业名称,概因行业主要涉及的风景名胜区与园林这两大领域。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中国的山水千姿百态,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游山玩水的传统,山水文化在中国文化体系中始终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国人习惯以山水替代风景,不仅因为山水是中国自然风景的鲜明形象,还因为山水是中国人精神与品德的象征。

追求山水体验的文化传统,影响到中国园林的艺术风格。中国传统园林以创造或重建理想的山水风貌为特征,是古代人居环境的典范。

风景园林是主要利用土地、水体、植物、天空等自然要素进行造景的技艺,与自然的关系历来十分密切。自然不仅为风景园林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也是风景园林文化永恒的主题。

风景园林文化产生的前提,便是将自然转变成创作的源泉并与艺术密不可分。自然-文化关系构成了风景园林艺术的核心,风景园林是阐释人们自然观的技艺。

自然观为风景园林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基础,不同的自然观要求与之相适应的风景园林艺术风格。从自然观的发展要求审视风景园林学科,有助于把握学科的社会定位。

2. 天人合一是传统自然观的主导

自然观最基本的命题包括自然是什么,它包含怎样的事物和过程,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等。

中国幅员辽阔,自然环境优越,地理环境与外界相对隔绝,使中国传统的自然观和社会形态都呈现出稳定而统一的发展特点。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优越的自然环境缓解了古人与自然的矛盾,使人们研究自然的兴趣大大降低,导致自然科学的发展十分缓慢,对自然的理解也就概括而笼统。

大一统的社会发展要求,使古人产生科学技术上的实用主义观点,强调技术进步给社会带来的便利,忽视有可能妨碍社会稳定的科学思想。园林理论大大滞后于造园理法的发展。

对自然了解不够,使古人把自然界无限丰富的物质存在形态统统归结于一种或几种物质本原,用统一的观点去解释宇宙万物,产生了五行说、阴阳说、水一行说、土一行说等粗糙的学说体系。

缺乏科学依据的学说思想却对中国古代文化体系产生极大的影响,使其带有浓厚的主观臆想色彩,妨碍了对客观事物的科学把握。庄子出于对自然的敬畏,提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概念;董仲舒进一步发展出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体系,使之成为二千年来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观点,在中国古代文化发展史上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人造山水——私家园林景观[分页]

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天人合一具有两层涵义:一是天人一致,即自然界是大天地,人则是一个小天地;二是天人相通,即人与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

天人合一的积极意义在于强调从人出发,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并欣赏自然美奠定了思想基础。

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天人合一只是一般性地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了本体论上的依据,或者说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找寻到一种人所必备的思想境界,却没有为如何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找到具体的途径。 

天人合一思想的重点不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而在两者的合一。将弱势的自然与强势的人类合而为一,难免使主观意志强加于自然之上。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开垦的耕地

中国自然环境的变迁表明,古人虽有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但却没有能力真正做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几千年来,古人先后在国土上开拓了十多亿亩耕地,培育了许多作物和牲畜品种,建成了都江堰、大运河等水利工程,使国土的自然风貌发生了重大变化。

由于古人对自然的了解甚少,在利用自然的过程中导致了自然环境的逐渐退化。现代人对自然的疯狂掠夺,更是加剧了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

3. 天人相分是现代自然观的基石

中国古代存在着彼此对立的天人合一观与天人相分观。战国时期,荀子提出了天人相分的学说思想,在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次从理论上把人与神、自然与社会区分开来。

天人相分观强调自然界的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并不为人的意志所支配。人只有依靠自身的认识与实践来掌握自然物的规律,从而改造并征服自然物,使其为人所用,才能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自古希腊时代,西方人初步确立了与天人相分观相似的主客相分观,作为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内核,极大地促进了自然科学的进步和人文科学的发展。

优越的自然环境缓解了古人与自然的矛盾,君权神授说迎合了统治者的政治需要。天人相分观自荀子以降便隐而不彰,天人合一观变成学术主流。

长期的人类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加速或延缓了自然环境的演变过程,使中国的自然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早已不复存在了。随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激化,更新传统的自然观也早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为此,既要继承天人合一观崇尚自然的思想,主动地适应自然和欣赏自然;又要发扬天人相分观尊重科学的精神,能动地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避免天人合一思想流于玄虚。 

4. 缓解人与自然矛盾的社会定位

在天人合一观的主导下,传统风景园林艺术在自然-文化关系上表现出重文化轻自然的倾向。

虽在园林中运用了山石、水体、树木、天空等大量的自然素材,但对自然的表现主要还停留于外在形式,缺乏对这些要素自然特征和演变规律的深刻再现。

山水风物主要是人们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社会观的载体。在儒家文以载道的教化思想的影响下,社会-文化关系在风景园林艺术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人化的自然或自然的人化思想成为风景园林艺术的核心,人化思想始终凌驾于自然之上。

在价值观方面,道、释两家都积极主张出世,儒家虽主张积极入世,又强调"士志于道",儒生"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

在古代,隐居不仅仅是一种迫不得已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超脱世俗的文化心态,于是有"小隐隐陵薮,大隐隐朝市"之说。

身居朝市,心隐园林,成为古人理想的生活方式。在隐居文化的影响下,风景园林艺术带有浓厚的避世色彩。[分页]

人们希翼在与世隔绝的风景园林中获得心灵的自由和解脱,不会去关心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现实世界面临的自然和社会问题。

传统风景园林艺术反映的自然-文化关系,主要体现在自然的人化思想,由此构成了传统风景园林的核心价值。

现代风景园林艺术与公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社会意义和社会作用更加显著。风景园林师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入世心态,关注公众生活和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

为了彰显风景园林学科在改善国土自然风貌和城乡生态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有必要重新审视自然-文化关系在风景园林中的地位,明确风景园林学科的社会定位。 

4.1 再现国土自然风貌

风景园林的工作对象主要是变化多端的自然环境和生物,它主要是以有生命的自然材料为主体的创造性活动。要求风景园林师采取更加审慎和持久的工作态度,避免过度的人工干预对自然环境和生物造成破坏。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现代风景园林师致力于国土自然风貌的再现

国土的自然风貌是风景园林艺术风格产生与发展的基础,风景园林师的首要任务应是再现国土自然风貌的典型特征。

风景名胜区是展现国土自然风貌的典范,园林创作也应立足于国土风貌的艺术再现。

那些不朽的作品无不艺术性地再现了本土的自然风貌,为国土风貌的人性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古典园林着重于中国独特的山水风貌的艺术再现,却疏于对那些常见的和平凡的国土风貌的关注。 

长期的人类活动,使中国的自然环境发生剧变,国土的自然风貌大多丧失殆尽。不仅自然生态系统的严重退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不断提高,而且本土文化的发展因失去自然的哺育而趋于雷同。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国土自然风貌的保护与再现

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国土自然风貌的保护与再现,营造具有本土自然与文化特征的游憩境域,使公众在与风景园林的接触中加深对国土风貌的认识,增强公众保护国土风貌的意识。

风景园林师一方面要了解自然及其演变规律,从而因地制宜地制定符合自然发展要求的整治行动计划,促进自然生态与环境的不断改善,使风景园林学科真正成为生态环境整治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

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国土自然风貌的保护与再现

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国土自然风貌的保护与再现

另一方面,风景园林学科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要求风景园林师致力于自然向文化的转变,保护与展现国土自然景观的典型风貌。

风景园林师应努力营造具有本土自然和文化特征的游憩空间,使公众在与风景园林的接触中加深对自然物,自然规律,以及对国土风貌的认识,提高公众保护和利用自然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分页]

4.2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造成居民与自然的疏远;忽视对自然的保护和利用,使城镇环境极度人工化,降低了城镇抵御自然及环境灾害的能力。

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国土自然风貌的保护与再现

洪灾

洪涝、高温等灾害,以及大气、噪音等污染频频困扰着城镇环境,威胁到居民的人身安全,降低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风景园林是运用科学和艺术的手段处理城镇、建筑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学科,着重于在人工化的城镇、建筑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合理的联系。风景园林学科应致力于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缓解。

能否发挥城镇园林绿地在防洪抗旱、避灾减灾、净化空气、降低污染、减弱噪声、缓解热岛效应等方面的作用,关系到风景园林学科的社会地位和可持续发展。

为了城镇整体环境的改善,有必要在城镇规划和建设方面建立新的工作秩序:首先是风景园林规划,其次是城乡规划,最后才是建筑设计。这是建设合理的城镇所必需的、合乎逻辑的工作秩序。

城乡规划师关注于区划,建筑师大多只关心孤立的实体景观,风景园林师应更多地承担缓解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重任。这对风景园林师而言是机遇,更是挑战。 

4.3 引导公众生活方式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有着在自然中游历的传统。

秀丽的河岳山川构成了中华大地最鲜明的自然形象,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中华民族游山玩水的文化意识,悠久的历史发展积淀出中华民族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

风景园林

对山水的审美需求,以及儒、道、释思想的交融,使古人喜爱隐居林泉,在山水中读书著说。

自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古人习业山林的风气业已形成,在深山幽谷中出现了隐居读书治学之所。

借助在山水中游历的体验,古人不仅提高了对自然的审美意识和科学认知,增强了保护山水的积极性和改造山水的能动性,而且发展出以山水体验为核心的中国山水园,满足了文人士大夫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山水的要求。

在山水中游历的传统还随着中国园林的传播而影响到西方人,使其从18世纪起就逐渐形成了喜爱在自然中游乐的传统。

风景园林学科应发扬古人寄情山水的文化传统,引导公众形成亲近自然的生活方式,使公众在与自然的频繁接触中提升对自然的情感和认知。

4.4 弘扬中华文化价值

风景园林艺术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日益成为人们展示自身文化观和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而文化观和价值观作为一种软实力,对提升一国的形象产生举足轻重的作用。

法国前总统德斯坦就曾断言:中国在不能输出价值观之前,永远不能成为一个大国。

风景园林学科应该弘扬中华民族怎样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优越的自然环境缓解了古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秀丽的自然山水使古人在魏晋南北朝就已进入欣赏自然美自觉的时代了。

中国传统的风景园林艺术以师法自然为主旨,强调山水风物与人文精神的合一,弘扬了古人崇尚自然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随着生态环境问题的凸显,风景园林学科的文化观和价值观应回归如何缓解人与自然的矛盾方面。

依靠天人合一观,在思想境界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还不够,需要发扬天人相分观,提高对自然的科学认识并能动地利用自然为人类服务,促进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报告的最后,朱建宁教授还与大家分享了他关于商丘市植物园和山东园博会潍坊园的设计案例。

商丘市植物园设计

商丘市位于河南省东部,为黄淮海冲积平原的一部分,属淮河流域,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726mm,年水面蒸发量1190.8mm,降雨年内分配不均,年际间变化大。(2008年数据)。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总平面图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全园鸟瞰图[分页]

场地尺度分析

\

场地形状不规则,南北方向较长,约1304米,东西方向相对较窄,南端最窄处仅有132米,场地三个长向空间分别为900米,770米,570米。

从场地的尺度看,场地空间更适合分为上中下三个区域。 

交通分析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植物园被两条主干道和一条次干道围合,另一条次干道从植物园中穿过。

靠近欢乐谷和燧皇陵一侧道路受周边景点影响,势必人流量比较大,园区主入口应靠这一侧设置。园区其他两个方向设置次入口。

植物园跨路地段需考虑两侧植物园交通的连接,保证游览的完整性。 

边界分析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图中黑色边界部分分别濒临城市规划道路,开元公墓和花卉公司,为确定的边界线,不具有延伸性;绿色边界濒临植物园二期用地,为可发展边界,对于不具延伸性边界做障景处理,对可发展边界做预留联系处理。

场地中三片较好的活动区域,分别是靠近植物园二期建设用地的一侧,中间区域和南边场地中远离花卉公司和开元公墓的一侧。 

公共布局结构

一水:黄河故道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两山两带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两山:北山(朝东)和南山(朝西)

两带:北部百草带和南部百花带 [分页]

三区三轴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三区:

以百草及古代植物文化为主体的古代植物区

以中国名花文化为主体的唐宋名花植物区

以现在花卉和植物文化为主体的现代植物区

三轴(三条对景视轴)

东入口--西边界

西入口--北入口

南边界--中心岛 

七岛八台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七岛:七个位于岛中的植物专类园

八台:八个位于山顶的植物文化主题园水体及竖向设计

商丘自1994年开始引黄补源后地下水位下降的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补源灌区地下水位基本维持了动态平衡。根据商丘市园林局对场地地下水位现场测算数据,场内丰水期地下水位为-5.2米,枯水期地下水位约-5.5米。

一、 少量补水条件下的水体状况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二、 适当补水情况下的水体设计

风景园林阐释自然观的技艺

水体及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

竖向剖面设计

竖向剖面设计

竖向剖面设计

竖向剖面设计

植物分区

植物分区

\

景区景点设计

景区景点设计

景区景点设计[分页]

交通及游线设计

交通及游线设计

交通及游线设计

\

春景区域及游线

特色植物主题节:樱花节、桃花节、郁金香节

特色游览线:百花芬芳游览线

重点活动内容:春游、踏青、赏花、闻香

夏景区域及游线

特色植物主题节:荷花睡莲节

特色游览线:水生花卉主题游览线、沼生植物主题游览线

重点活动内容:游船、赏荷、品茗、戏水 [分页]

交通及游线设计

秋景区域及游线

特色植物主题节:桂花节、彩叶节

特色游览线:水杉森林游览线、彩叶飘逸游览线

重点活动内容:看红叶、多秋游、赏明月

冬景区域及游线

特色游览线:松竹青翠游览线、质感枝干游览线

重点活动内容:观枝干、观青松、游温室、玩溜冰 

 

东入口

东入口剖面图

东入口

东入口平面

东入口主题:

1、 以台地的方式解决场地高差,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2、 将咨询售票、办公管理、园艺中心、商品售卖等功能集中布置于入口建筑

3、 建筑沿街立面以立体绿化方式形成一面 绿色屏障,并作为植物园的标志。

4、 在入口区临湖一侧设置上下不同层次的观景平台,从不同高度上观赏园区湖泊岛屿景观 

东入口

东入口广场效果图一

东入口广场效果图

东入口广场效果图二

东入口广场效果图

东入口广场效果图三[分页]

西入口广场效果图

西入口广场效果图

北入口广场效果图

北入口效果图

梓树丁香园效果图

梓树丁香园效果图

鸢尾园效果图

鸢尾园效果图

杉木三岛

杉木三岛[分页]

山东省(临沂)园博会潍坊园设计

潍坊园

场地紧邻祊河南岸。设计范围限制在一千平米上下。场地位置突出,视线良好,并具备成为各个方向视觉焦点的可能。蒙山大道桥从左侧跨越祊河,与场地隔水对望。

潍坊园

场地南北分别于园区主次园路相接,交通便捷,并且与园区主要的亲水广场相邻,人流集中。周边与日照园,莱芜园、德州园及聊城园相邻。

潍坊园

场地最高点标高与园区主路高差约2米,与园区次路高差约4米,主园路与次园路之间高差2.5米地势变化不大,坡度较为平缓。需对地形做一些处理,来扩大活动空间和 营造丰富的空间层次。 

潍坊园

总平面图

潍坊园

空间分析

潍坊园

水体循环净化及造景[分页]

潍坊园

种植分区

潍坊园

鸟瞰图

潍坊园

主入口效果图

潍坊园

二层俯视

潍坊园

下层效果

潍坊园

睡莲池效果[分页]

潍坊园

栈道效果

潍坊园

局部效果

潍坊园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夜景图

潍坊园实景图

潍坊园夜景图

推荐阅读:

西安:“野花组合”送你一路好风景

句容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区获评“江苏玉兰花胜境”

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已达208处

山西:太原四条中环路将建设壮观风景林带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