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4日消息:内容摘要
森林是陆地生命的家园,林木自古是人类的朋友。地处江淮之间、坐拥五大淡水之一的合肥,爱绿、护绿情结源远流长,今更胜矣。1992年,合肥被评为首批国家园林城市之一,并在1993年提出了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20年来,合肥人躬身于对绿化的热爱,孜孜以求植绿护绿。尤其是近三年合肥加快了向森林城市冲刺的步伐,城市绿化渐现葱荣,森林合肥建设迸发四大效应。
生态效应
生态是合肥的品牌、合肥的形象。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合肥,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具体实践。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森林合肥建设与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合肥一脉相承,并提供坚强的生态支撑。
为建设森林合肥,市委市政府提出5年造林100万亩的目标。近三年来,合肥累计完成造林绿化超过80万亩。如今,合肥全市森林资源总量已达256万亩,森林覆盖率已达到28.69%(剔除水面36.06%),位居全省同类地市前列,为生态环境改善奠定了基础。尤其是近三年的80万亩造林,极大改善了合肥的城市环境。
以一亩森林一昼夜吸收62千克二氧化碳、呼出49千克氧气,一个成人一天消耗氧气约0.75千克、呼出二氧化碳约0.9千克计算,80万亩森林每天可吸收5511万人呼出的二氧化塘,释放5227万人呼吸的氧气,可供合肥市民呼吸约一个星期。
产业效应
林业不仅是重要的生态资源,还成为合肥重要的特色产业。
自上世纪60年代渐渐成形的合肥市苗木花卉产业,如今其种植面积已达65万亩,年销售额约35亿元,产品行销到全国近30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自2003年开始举办苗交会,已连续成功举办十一届,是国家级苗木花卉行业展会和华东地区重要的农业展会,是合肥苗木花卉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经济果木林产业不断壮大,目前全市经济果木林种植面积达19.6万亩,结果面积9.7万亩,年产量7.5万吨。森林旅游蓬勃发展,2012年全市森林旅游达262.9万人次,收入5.45亿元。
环境效应
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为目标,合肥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努力建设一个有山皆绿、林城相融,四季花香不断、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城市,让市民在风景如画的城市,诗意栖居,幸福生活。
通过实施森林进城、森林围城、森林上路、森林入村、森林覆岭“五森”工程,合肥城区园林化、城郊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的森林生态网络基本形成,绿化覆盖率达45.2%。森林走进城市,城市拥抱森林。
如今,合肥中心城区单体10平方公里以上的公园就有6座,而20 顷以上的公园有36个,各类公园为主的休闲游憩广场绿地有210处以上,各类公园、广场、绿地、游园,犹如颗颗绿色珍珠,镶嵌在合肥城市地图中。
人文效应
创建森林城市,进一步激发了合肥市民的爱绿、护绿热情,群众的绿化环保意识明显加强,参与造林绿化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植绿、爱绿、护绿、兴绿成为这座城市的共同品格。
2012年,合肥在全市范围内招募护绿使者,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成为护绿使者,如今合肥的护绿使者有2400多名,遍布在合肥各城区的12个护绿使者志愿服务支队,每半年至少开展1次爱绿护绿志愿服务集体活动。开展林业园林法律法规的宣传,爱绿护绿巡查活动,提高市民爱绿、护绿意识,保护我市绿化成果,是护绿使者的神圣职责。
每年新春之际,也是合肥人植树的高峰期,合肥市民广泛开展义务植树和认建认养活动,为城市绿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2013年春节后,合肥开展的一场声势浩大的“植树造林活动周”,举办了50多场义务植树和爱绿护绿活动,全市参加人数14.3万人,植树66.9万株,造林0.8万亩。
推荐阅读:
(来源:合肥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