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1月6日消息:日前,第三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在芜湖雕塑公园拉开帷幕。从2011年开始,芜湖每年举办一届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其间,来自世界各地的雕塑大师,创作的丰富多样的精品佳作,都会落户于此。
三年来,芜湖雕塑公园渐以其独特魅力,成为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旅游的新去处。据了解,从2011年开园至今年10月,芜湖雕塑公园接待游客已接近300万人次,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品质最优的雕塑公园之一。
还绿于民
招揽八方观光游客
深秋时分,雕塑公园三期格外忙碌:依山傍水的湖畔草地上,有的工人忙着护理绿色植物,有的则为雕塑作品做最后的打磨。园中的主角—那些风格迥异的雕塑作品则和整片绿色融为一体,它们或张扬多变,或宁谧静思,展示着芜湖“宜居城市”的独特魅力。
三四年前,在市中心神山位置,还是一片棚户区和厂房,市政府花巨资拆迁后,没有对该地块进行商业开发,而是还绿于民,并“牵手”中国雕塑学会和中国美术学院,在芜湖举办刘开渠奖国际雕塑大展,同步建设芜湖雕塑公园。
和其他名山相比,神山或许并无很大特色,但自从有了雕塑,她变得不一样了—百余件出自国内外雕塑家之手的雕塑精品分布其间,将雕塑景观与山水景观、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每位游客对每件雕塑作品都有自己的理解,他们可以在这里放飞思绪,接受艺术的熏陶,感受自然的魅力。很多芜湖市民开始自豪地说:这里别样的雕塑景象,是在其他地方看不到的!
据统计,从2011年开园至今年10月,芜湖雕塑公园接待游客已接近300万人次,各地方政府与相关机构的考察调研近百批次。中国雕塑学会会长曾成钢说,展示雕塑艺术,芜湖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近年来,这里所营造的和谐的城市空间、优美的城市环境和高品位的城市文化,都促成了雕塑大展的举办。他表示,经过三年的努力,芜湖雕塑公园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风景最美、品质最优的雕塑公园之一。
依水绘景
续写一城锦绣文章
已经进入建设尾声的雕塑公园三期,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跟一期和二期相比,三期既有传承也有自己的特色风格。
施工现场负责人胡云松介绍,“公园一期围绕一汪湖水,二期位于山坎,地形上错落有致,三期则是处于平行线上,所以我们在造景上特别做了一些‘微地形’的处理,用人为处理的方式制造出错落起伏的景观。最大特色在于围绕水系,打造出迂回曲折的湿地景观。”记者注意到,公园本来的一些原生态湿地景观得到了完整保留。
和一期和二期一样,公园三期绿化品种堪称“丰富多彩”。三期绿化含大、小乔木,花灌木,地被,水生植物等十一大类88个小品种。“以花灌木为主,保持整个公园视角的通透。这是我们此次植物造景的总体宗旨。”据介绍,仅花灌木品种里,就有紫薇、木槿、桂花、樱花、海棠、紫荆等,而海棠树除了垂丝海棠,还引进了北美海棠、西府海棠两个新品种;乔木中香樟、广玉兰、朴树、黄连木、榉树、重阳木、乌桕、桦树、墨西哥落羽衫等,种类更是应有尽有,恰如其分体现了整个神山公园城市绿肺的功能。“很值得一提的是,公园三期特别注重行道树遮荫功能,大道、辅道边都种植了树木,未来绿树成荫将为游人遮阳,打造‘绿道’感觉。”胡云松说。
雕塑上,三期的作品较之前体积更大、更宏伟,目前99%的雕塑作品已经安装完毕,剩余作品即将完成材料打磨、作品简介等工序。“雕塑安装是一件‘功夫活儿’,不仅耗时,而且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体力和相关知识。”胡云松告诉记者,一般一件作品从动工到完工得经过搭架子、封板、拉丝、抛光、焊接等多种工序,前后需要20天。“这样‘费事’,为的是让作品以最好的状态呈献给市民,提高整个公园的文化品位。”他欣慰地说,文化与生态的“双重福利”,一个都不能少!(王世宁/文 吴安亚/摄)
推荐阅读:
(来源:园林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