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17日消息:记者来到素有“天津绿肺”之称的天津滨海新区北大港湿地,这里环境优美。“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由于湿地能够分解、净化环境物,起到‘排毒’、‘解毒’的功能,因此被人们喻为‘地球之肾’。”同行的大港园林市政办主任于学义说。
北大港湿地位于天津滨海新区东南部,是天津市面积最大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每年都是亚洲东部候鸟南北迁徙中的重要一站。走进一望无边的北大港湿地,保护区北侧1万多亩鱼塘中,四面道路均被厚厚的白雪覆盖,水域绝大部分已经结冰。
“过去,这里到处充斥着建筑垃圾,还有因大面积取土而被破坏的荒地。”滨海新区大港工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徐延琥告诉记者,大港大部分区域都属于退海之地,土地盐渍化严重。当地人有句话来形容以前的大港区,“旱了收蚂蚱,涝了收蛤蟆,不旱不涝收盐巴”。
滨海新区大港工委书记张志方介绍,按照滨海新区总体规划,大港作为滨海化工区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但经济的快速发展,给城市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大港人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有利契机,坚持“发展为要、环保为先”的理念,锲而不舍改善环境,“生态大港”轮廓初现。
如今,作为天津市打造“绿色滨海、生态滨海”重要项目的大港湿地公园建设已初具规模。湿地公园西起十米河,东到津岐公路,东西长5000米,南北宽620米。
漫步在北大港湿地,举目都是苍苍芦苇。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就连这随风摇曳的芦苇,在这里也有了产业链。滨海新区大港妇联主席宋文雅给记者展示了再就业中心的妇女们巧手制作的芦苇画。记者看到,一幅幅精雕细刻的芦苇画,都是以芦苇的叶、秆、花穗为原料,经艺人剪、烫、贴、润等十几道工序精心创作而成,非常环保,堪称“绿色艺术画”。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经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