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陇南展文明长廊建设 营造宜居优美环境

2013年01月17日 10:02中国甘肃网杨丽君

中国园林网1月17日消息:2012年,市文明长廊建设组按照“公路两侧全绿化,适时适地生态景观化;宣传标语上标牌,围绕中心定内容;文化上墙陶冶人,跟人进村进单位;倡导文明新村风,树立新村新形象”的建设要求,进一步深化拓展市委总体发展思路,先后组织召开了康县现场观摩会和学习培训会,对文明长廊建设活动进行了再研究、再部署,成效显著。

科学规划 加强主干公路沿线绿化

2012年,市文明办抢抓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的政策机遇,坚持以文明长廊为龙头、以国省干道为主线、以县城为中心、以沿线集镇和行业站所为重点,辐射各村组,加强规划,因地制宜,体现地域文化特色,汇集各方力量,创建文明长廊示范路段。

制订下发了《陇南市文明长廊主干公路沿线绿化美化实施方案》,按照“公路建设达标、路政管理规范、运输秩序良好、沿线环境优美”的要求,加强主干道路的绿化、美化。根据《江武公路景观规划》等规划方案,陇南市以路内工程、路外村镇环境建设为重点,加强对沿线乔、灌、花、木、草、石、建筑立面以及各种文化元素的有效建设管理,开展“文明公路线”、“文明旅游线”创建活动,打造“文明通道”、“绿色通道”。

在国省干道沿线高标准栽植行道树,修建绿化板块、设置小景点和景观带;在主城区栽植高大树木,建设集有氧健身基地、园艺植物园、救灾避险地于一体的生态场所;在城区主要道路、出入通道修建绿化景点、凸显特色风格的景观带。

因地制宜 统一塑造店标店招店貌

按照“规划一幅图、把关一支笔、统筹一班人、建好一套机制、培育一批(各类)典型”的原则要求,继续实施“治脏变绿、见缝插绿、破墙透绿、拆旧补绿”工程。文明长廊建设活动中,各县区和有关单位充分了解市情、掌握县情、吃透乡情村情,研究当地历史文化传承、民间传统习俗,集中整治公路沿线“脏乱差”问题,逐步推进重点小城镇、生态文明村、企业建筑物风貌塑造,彰显厚重文化内涵,体现民俗地域风情,打造风格各异、特色鲜明的文化名镇、名村,建设宜居、宜游、宜业的优美环境。

规范店标店貌。国省道主干公路沿线、重点集镇的经营门店的招牌、商铺卷帘门、建筑立面等进行规划设计和规范建设,做到统一标准、统一规格、统一样式,塑造协调统一的风格风貌。同时,陇南市出台了《陇南市户外标牌设置建设管理办法(试行)》,按照“三统一”(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制作)和“三规范”(规范路段、规范内容、规范管理)的要求,适时更新置换公路沿线户外大型宣传标牌内容,并在城区主要街道、人口密集场所,设置了一些有关政策法规、感恩励志、公益广告内容的展板。

完善设施 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

坚持“县有中心、乡(镇)有站、村有文化大院或生态文明小广场”的原则,陇南市整合科普学校、农家书屋等,把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成为农民群众学习知识的课堂,健身娱乐的场所。今年在生态文明新农村重点建设了600多个生态文明小广场。

按照市委“月月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要求,不断发展农村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红色文化,组建农民业余文艺演出队;利用文化大院和乡村文化小广场,鼓励农民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引导群众在文化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

结合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帮困扶贫、科普、环保、法制、文化、卫生等志愿服务活动,动员各类志愿者与“留守儿童”、“空巢老人”、单亲特困母亲等特殊群体结对帮扶,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以“勤劳致富好家庭、孝敬父母好儿媳、新农村建设带头人、环境卫生模范户、遵纪守法光荣户、邻里和睦文明户”等“六争六评”、“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重点在村上深入开展道德模范、“十星级文明户”、“好儿媳、好婆婆”评选表彰和“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庆祝“六·一”儿童节等活动。

此外,陇南市还不断拓展延伸,扩大覆盖面和示范效应;巩固成果,提升长廊创建质量水平;创新载体,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文明长廊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推荐阅读:

江西:德兴打造山水园林宜居城市 绿化覆盖率超过50%

山东:梁山开展综合整治行动 打造生态宜居乡村

广西:北海市创建优美生态宜居环境

山西:打造绿色宜居大同 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来源:中国甘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