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甘州石岗墩植被管护站托起绿色生态梦

2013年12月17日 11:08甘肃张掖网郭登通

中国园林网12月17日消息:近日,记者来到甘州区石岗墩天然植被管护站,昔日一望无垠的荒滩戈壁,如今已变成充满希望的林区。近年来,该管护站加强公益林管护,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护制度,加强对周边乡镇、农户的法律、法规宣传,加大对护林人员业务培训,管护站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在该管护站副站长周德锋的带领下,记者来到该站辖区一片山楂林里,工人们正忙着打理山楂树。“这里种植的山楂色泽艳丽、品质好,别看它现在光秃秃的,每年秋天收获的山楂可都是抢手货,全区数这里的山楂最有名!”周德锋笑着说。

在该站其他经济林基地,新定植的香梨、早酥和山杏树苗长势良好,漫步在整个林区,谁能想象这满是希望景象的林区,在数年前还是一片不毛之地呢?这里面凝聚了管护站职工的智慧和汗水。

地处风沙危害咽喉区域的甘州区石岗墩天然植被管护站,依托三北防护林工程、退耕还林封育等项目,通过拉设刺丝围栏、埋设宣传碑、加强人工巡逻管护、深入周边单位农林场宣传等方式,不断加强天然植被封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至目前,完成各类封育面积5.2万亩,拉设围栏38公里,埋设大、中、小型宣传碑牌100多块,其中,大型宣传碑牌22个。为了确保天然植被不受人为破坏,该站安排7名工作人员、划分4个责任展开巡逻管护。同时,在工作中管护人员每年多次深入周边区域的45个机关单位农林场进行《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的宣传,做到政策宣传到位、人人皆知,使周边群众自觉加入保护生态行动中,确保工作顺利开展。在做好生态保护的同时,营造生态防护林1500亩,优质经济林400亩,在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增强经济发展后劲。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封育区内的白刺、红砂等植被盖度由以前的10%提高到目前的25%左右,区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这些年,我们管护站把人造林与封滩育林结合起来,科学规划,合理利用,对石岗墩滩8.5万亩的沙生植被全面实行封滩育林育草,对管护人员实行划片承包责任制,进一步健全完善护林人员管护制度,实行护林工作奖惩办法,重点对周边群众的宣传教育,建立健全管护机制,有效遏制了毁林开荒、乱采乱挖、放牧砍柴、采砂取土等违法行为的发生。生态环境的恶化得到了有效的遏制,管护区域内重点生态公益林面积达到了8万亩、防护林720亩,96%的宜林荒滩完成了绿化。”周德锋说。

推荐阅读:

贵州:荔波国家级原始森林保护区遭污染

绍兴:新昌“省级森林城市”增绿5300多亩

青海西宁:播撒绿色种子 推动森林城市建设

重庆:多建“城市森林” 留出“会呼吸的河道”

(来源:甘肃张掖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