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助力济南水生态文明市建设

2013年12月18日 09:40济南日报

中国园林网12月18日消息:经过十一年的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近日正式通水。长江水从东线源头江苏省江都水利枢纽源源不断地向北流去,中途经过多级泵站向山东境内输水。本世纪初开工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新世纪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高度,统筹考虑人与自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建立在先节水后调水、先治污后通水、先环保后用水原则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促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重大举措。

目前,我市正处在创建水生态文明市的关键时期,南水北调工程是促进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济南是典型的资源型缺水城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有290立方米,不足全国的七分之一。另外,还存在地表水体环境质量较差、河湖湿地生态系统受损、生态需水保障率较低等诸多问题,其中干旱年份生活、生产与生态用水和保持泉水喷涌的矛盾尤为突出,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环境脆弱已成为制约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短板。济南市南水北调局局长张体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首先要解决水源的问题,将已有水源和新辟水源通过引水、输水、调蓄、供水等工程,向城区公共供水并兼顾城市生态用水。最大限度发挥水利工程的综合效益,为推动水利实现跨越式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作为济南市现代化水网建设的骨干工程和创建水生态文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建成后,将为实现泉涌、湖清、河畅、水清、景美水生态文明市总体目标和加快科学发展,建设美丽泉城提供基础支撑和保障。

中国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必然选择

中国水资源短缺,人均水资源量为2163立方米,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且时空分布不均,南方水多,北方水少。黄淮海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承载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最为突出的地区,人均水资源量462立方米,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1%,其中京津两市所在的海河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仅为292立方米,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分之一。黄淮海流域总人口4.4亿,约占全国人口的35%,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国的35%,人口密度大,大中城市多,在中国经济格局中占有重要地位,而水资源量仅占全国总量的7.2%。由于长期干旱缺水,这一地区有2亿多人口不同程度存在饮水困难,700多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苦咸水,一批重大工业建设项目难以投资落产,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由于不得不过度利用地表水、大量超采地下水,挤占农业及生态用水,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入侵、生态恶化。黄淮海流域水污染严重的形势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由于资源性缺水,即使充分发挥节水、治污、挖潜的可能性,黄淮海流域仅靠当地水资源已不能支撑其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缓解黄淮海流域日益严重的水资源短缺,改善生态环境,保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黄淮海流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央决定在加大节水、治污力度和污水资源化的同时,从水量相对充沛的长江流域向这一地区调水,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经济生态效益凸显

南水北调工程首先是解决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短缺问题,促进这一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还可以解决700万人长期饮用高氟水和苦咸水的问题。南水北调实现以后,将构筑成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大水网格局,可以促进北方地区经济的发展,增强了当地的水资源承载能力。

除了直接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外,南水北调工程投入了大量资金,据东、中线总体可研阶段估算,仅此项每年可以拉动中国经济0.2至0.3个百分点。调水工程通水后,我国北方增加了水资源的供给,每年将增加工农业产值500亿元。另外,由于调水工程的实施,每年可增加就业人口50万至60万人。东线、中线一期调水工程实施以后,可以有效缓解受水区的地下水超采局面,同时还可以增加生态和农业供水60亿立方米左右,使北方地区水生态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并逐步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在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增多条件下,增加国家抗风险能力,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国家把南水北调工程近期的主要供水对象确定为城市,一方面城市人口相对集中,耗水量和缺水量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受水资源制约严重。

通水后,在保证城市发展需水量的同时,可逐步置换挤占农业及生态用水,限制超采地下水、利用丰水年增加北调水量,恢复和改善地下水环境,增加农业、生态用水量。

我国将形成四横三纵大水网体系

南水北调工程全部运行之后,我国大水网将形成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格局,其中的三纵即是南水北调的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分别在长江下游、中游、上游规划了3个调水区,与长江、淮河、黄河、海河相互连接。

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泵站抽引长江水,利用京杭大运河及与其平行的河道,经过13级(其中,山东境内7级)总扬程65米提水北送,并连接起调蓄作用的洪泽湖、骆马湖、南四湖、东平湖。出东平湖后分两路输水:一路向北,在聊城位山附近经隧洞穿过黄河,向北至天津、河北;另一路向东,通过胶东地区输水干线经济南输水到烟台、威海。

中线工程:从长江支流的汉江丹江口水库调水,经陶岔渠首闸(河南淅川县),沿豫西南唐白河流域西侧过长江流域与淮河流域的分水岭方城垭口后,经黄淮海平原西部边缘,在郑州以西孤柏嘴处穿过黄河,继续沿京广铁路西侧北上,可基本自流到终点北京。中线工程主要向河南、河北、天津、北京4省市沿线的20余座城市供水。

西线工程:在长江上游通天河、支流雅砻江和大渡河上游筑坝建库,开凿穿过长江与黄河的分水岭巴颜喀拉山的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西线工程的供水目标主要是解决涉及青、甘、宁、内蒙古、陕、晋等6省(自治区)黄河上中游地区和渭河关中平原的缺水问题。 

小故事

  南水北调是谁首先提出的?

1952年10月30日,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视,他选择了被中华民族视为母亲河的黄河。在河南郑州黄河边的邙山,时任国家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的王化云汇报了黄河的治理情况,并提出了一个从长江引水补充黄河的构想。毛主席自上而下望着滔滔黄河,略作沉吟,忽然说:南方水多,北方水少,借一点来是可以的。南水北调这个宏大的战略构想就这样被提出来了。

1953年2月19日,一个春寒料峭的早晨。毛泽东从武汉军用码头登上长江号军舰,顺江东去南京。军舰离开码头时,长江水利委员会主任林一山奉命登舰。毛主席在了解长江治理问题并着重探讨了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构想后,来到地图前,手拿红铅笔,笔尖稍稍悬空指点着祖国江山,与林一山商讨确定了由丹江汇入汉江的丹江口作为南水北调的水源地。军舰快到南京时,毛泽东又一次对林一山说:南水北调工作要抓紧,你回去以后立即派人勘察,一有资料就即刻给我写信。

济南每年将调引长江水1亿立方米可有效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根据现有的规划可知,济南每年将引来1亿立方米的长江水,其中章丘1700万立方米,济南市区8300万立方米。长江水来济后,可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紧张问题,同时对优化水资源配置、减少地下水开采以及解决生态用水发挥作用。

济南市区段输水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济南至引黄济青段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南水北调唯一一个穿过省会城市的项目。工程西起睦里庄,下至小清河洪家园桥,全长27.914公里。其中,睦里庄跌水至京福高速下节制闸前渠段利用小清河河道输水,长4.645公里;京福高速节制闸前至济南市东的小清河洪家园桥下,在小清河左岸新辟输水暗涵,长23.269公里。济南市区段输水干线设计输水时间为非汛期的10月至翌年5月,设计流量为50立方米每秒,加大流量为60立方米每秒。济平干渠完工后,在试通水期间向小清河输水3000万立方米,直接使小清河济南段氨氮平均综合污染指数下降44.7%,化学耗氧量(COD)污染下降了20%。2009年,为确保国庆节和十一届全运会期间小清河良好水质及充足水源,济南市通过济平干渠从东平湖向小清河应急调水补源,从9月29日至11月18日,共输水3000多万立方米,改善了小清河水质,确保了生态和景观用水。

济南虽然是泉城,但人均占有水资源为290立方米,不足全国人均占有水资源总量的七分之一,每年我市工业、城市生活用水约为3.93亿立方米,南水北调通水后,每年1亿立方米的长江水可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的问题。[分页]

济南市区段配套工程是建设水生态文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济南水资源严重匮乏已是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农村城镇化的推进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资源型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和管理性缺水的问题并存,干旱年份生活、生产用水与生态用水和保持泉水喷涌的矛盾尤为突出,面临着供水与保泉的双重压力。

立足济南实际,我市近些年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方针,以保障城乡防洪安全、供水安全、水环境安全和泉群正常喷涌为目的,建设纵贯南北、横跨东西、覆盖全域的全市大水网,以达到多源互补、丰枯调剂、保障应急、促进发展。济南市南水北调局局长张体伦告诉记者,水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实施水生态文明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就是要有充足的水源。但是,济南市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约为17.48亿立方米,其中,可利用的只有11.56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全国人均占有量的七分之一,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如何实施多水源联合调度,成为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张体伦说:水生态最重要的是有水源,载体就是工程,没有工程就无法解决水源的问题,然后才是管理体制的问题,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再上升到用水文明、水文化的问题,假如泉水都不冒了何来的文化,比如今年举行的首届泉水节非常成功,也是因为有水做保障。

按照规划,我市正在实施或即将实施的5个南水北调配套工程既是调引长江水载体,也是创建水生态文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市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的关键性工程,其中,玉清湖引水工程已经投入运行,玉符河卧虎山水库调水工程主体工程现已基本完工,计划于2014年5月完成建设,玉清湖至玉清水厂线路维修工程计划于12月中旬完工。五库连通工程计划于2014年开工建设,2015年完成建设任务;东湖水库输水工程计划于2014年完成前期工作,2015年开工建设。

玉清湖引水工程

作为济南市承接长江水的重要工程,玉清湖引水工程已于今年9月28日主体工程完工并投入试运行。记者前不久在该工程泵站看到,共有3台机组正在向水库引水,每台机组每天可从济平干渠调水20万立方米。由于北店子引黄闸正在维修,该工程也承担了十艺节期间向玉清湖输送城市供水水源的重任,随着该工程的完工,标志着我市已具备承接和使用长江水的能力,这也是南水北调山东段续建配套工程中首个投入使用的泵站。 

玉清湖引水工程可将济平干渠与玉清湖

水库有机连接,把长江水和田山灌区黄河水引入玉清湖水库,改变玉清湖水库单纯依靠北店子引黄闸引黄河水单一水源的现状,显著提升水库的供水保障能力。市南水北调局工程处副处长王强告诉记者,工程自济平干渠新五分水闸引水,通过新建1.04公里的输水暗涵和1座提水泵站,通过4根输水钢管翻越大坝进入水库。工程试运行期间调引的是田山灌区经过沉沙池沉淀的黄河水。此外,该工程已预留分水口,可根据济西湿地的运行情况进行生态补水,营造良好水景观。目前,济西湿地水源主要依靠水库渗水,将来可根据济西湿地的需要,直接从出水口向湿地补水,避免了干旱时水量匮乏的情况。

玉清湖引水工程是我市创建水生态文明市六大连通工程之一,也是首个完工的水生态项目,市南水北调局副局长赵承忠说:玉清湖引水工程未来将与其他连通工程一起实现地表水、地下水、长江水和黄河水等互联互通,实现多水源联合调度,有效缓解我市水资源短缺状况,显著提高城市供水保障能力。

玉符河卧虎山水库调水工程

玉符河至卧虎山水库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济南市区段重要的续建配套工程之一,也是我市优化水资源配置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的关键性工程。

该工程于今年5月1日开工,计划2014年5月完工并投入运行。目前,三级加压泵站主体已经完工,记者月初分别来到贾庄提水泵站、罗而庄泵站和寨而头泵站,3个泵站调节池已全部完成,主厂房已完成水泵层,控制层已完成牛腿浇筑、框架结构、桁车梁吊装及屋顶钢结构吊装,其中,罗而庄泵站将作为整个工程的调控中心。受汛期强降雨的影响,给工程施工带来一定难度,汛期结束后,工程建设管理办公室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开展了包括工程建设劳动竞赛等活动,强力推进工程建设。市南水北调局副局长王学军告诉记者,工程铺设的29.6公里输水管道将于近期完工,并将于近期完工,主体工程完工后将进行机电、线路的安装,确保明年5月份完工。

该工程负责人赵晓峰说:工程从济平干渠贾庄分水闸引水,沿北大沙河、济菏高速、玉符河,穿过京沪铁路、京沪高铁等设施,通过新建的贾庄、罗而庄、寨而头三座泵站,将南水北调的长江水和田山的黄河水逆势而上调入卧虎山水库,高差达到了100多米,总扬程178米,输水规模为3.47立方米每秒,设计输水能力为每天30万立方米。在这3个泵站的帮助下,每天30万立方米的长江水从卧虎山水库西北角的新放水洞入库,在这过程中,工程沿线设置了8个出水口,可向大学城长清湖补水,还可向玉符河强渗漏区进行泉域补给区回灌,保障玉符河生态用水。

工程建成后,可通过济平干渠调引长江水、黄河水到卧虎山水库,实现长江水、黄河水、地表水的多水源联合调度,显著提高卧虎山水库供水保障能力,充分发挥南部山区补的作用。王学军表示,届时卧虎山水库能长期保持一个高水位,每年可加大回灌补源力度,为泉水持续喷涌提供保障,还将为泉域补给区内的60万亩高标准农田灌溉提供可靠水源,实现地下水置换,减少地下水的开采。

山东每年可用13.53亿立方米长江水

南水北调与胶东调水构成山东T型调水大动脉

南水北调是当前解决我省水资源短缺问题的可行之途、必由之路、战略之举,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一期工程在山东境内共有南北、东西两条输水干线,全长1191公里。其中南北干线长487公里,即所谓的南水北调干渠,东西干线长704公里,为胶东调水工程。随着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正式通水,胶东调水工程正式通水也已提上日程,该工程已于今年8月份完成了试通水。据了解,这是我省历史上投资最大,距离最长,跨流域、跨区域最多的大型水资源调配工程,工程能够缓解胶东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保证城市及工农业用水,防治海水内侵和沿海地区生态补水。由此,我省形成了T字型输水大动脉和现代水网大框架。

根据规划,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将首先向我省北部和半岛地区调水,缓解这部分地区城市用水紧张的问题,同时可作为河北和天津应急供水的备用水源。工程自苏鲁省界进入韩庄运河,然后经台儿庄、万年闸、韩庄三级泵站提水进入南四湖下级湖,另一线路经不牢河到蔺家坝泵站提水入南四湖下级湖,由二级坝泵站提水进入南四湖上级湖,然后入梁济运河,由长沟、邓楼两级泵站提水进入柳长河,再由八里湾泵站提水入东平湖(老湖区),经东平湖调蓄后,由穿黄隧洞过黄河,自流进入小运河至临清,经七一、六五河进入大屯水库;东西干线为向胶东地区供水线路,由东平湖渠首闸引水,经胶东输水干渠输水,向济南市及其以东的整个胶东地区供水。

一期工程涉及我省15个市(不含日照、莱芜),供水区共涉及我省17个市中的13个市(不含泰安、日照、莱芜、临沂)68个县(市)区。一期工程规模为抽江500立方米每秒,入南四湖下级湖200立方米每秒,入东平湖100立方米每秒,过黄河50立方米每秒,送山东半岛50立方米每秒,我省每年可调引长江水13.53亿立方米。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的通水,意味着我省实现了长江水、黄河水、淮河水和山东当地水的联合调度、优化配置,从根本上解决了各受水城市的缺水问题,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及环境的协调发展。而且,齐鲁大地上形成了南北贯通、东西互济的调水大动脉,对促进山东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自然生态健康恢复和保持良好人居环境将发挥根本性保障作用,对我省经济可持续发展具有战略意义。

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统筹使用长江水

今年3月29日,山东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一次会议批准通过了《济南市水资源管理条例》,并于5月1日正式施行。号称史上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条例规定了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当明确划定禁止设置排污口,违规设置排污口最高可罚百万元,并且增加了水资源的利用规划,为长江水到来后我市的水资源统筹利用奠定了基础。未来,我市将形成长江水、黄河水、地表水、地下水和非常规水五水统筹的局面,如何让这五水润泉城,还要靠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

张体伦说:长江水过来之后,经过盛市环保部门的监测,水质都达到了地表水三类,未来还要用法律手段保障和管理长江水。该条例明确规定了禁止在水库保护范围内从事爆破、打井等活动,禁止向河道、湖泊、水库等抛撒垃圾、排放污水等,禁止围湖造地,擅自填埋或围垦河道、湿地及其他影响水库、河道功能的行为。而且,水行政主管部门将会同环保部门拟定水功能区划,向社会公告,并在水功能区边界设置标志,载明水质保护目标,单位和个人不能擅自移动、破坏水功能区标志。市、县水行政主管部门要按水功能区的水质要求,可向同级环保主管部门提出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总量意见,并定期公布水功能区水质情况。环保主管部门则应对辖区内水功能区的排污行为实施监督管理。若有单位或个人在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设置排污口,县级以上政府将责令其限期拆除或关闭,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款;逾期不拆除或关闭的,将强制拆除或关闭,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还可处5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就连擅自移动、破坏水功能区标志,也将面临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施行之后,开发、利用水资源应当首先满足城乡居民生活用水,统筹生产经营和生态环境用水,实行开源与节流并举,优化配置地表水和地下水,科学利用再生水。城市建设规模、重大建设项目布局,应当与当地水资源条件相适应,并进行科学论证;对耗水量大、水污染严重的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建设项目应当加以限制。《条例》还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社会保护水资源意识、节约用水意识和水患意识;建立节约用水技术开发推广体系,培育节约用水产业,推进节水型社会的建设。全社会都有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义务,对浪费、破坏水资源的行为,有权制止、举报。其中,在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等方面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政府会给予表彰奖励。

为加强我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管理,推进工程运行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市南水北调局借鉴全国各地供水工程的成功运行管理经验,并结合我市续建配套工程运行管理实际情况,拟对工程管理、水质保护、用水管理、监督保障、法律责任等方面内容,制订出台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和示范性的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管理办法。据张体伦介绍,市南水北调局已与市法制办沟通,将《济南市南水北调续建配套工程保护办法》列入2014年立法计划。

推荐阅读:

合肥:保持“两个清醒认识”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陕西长安: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环首都生态文明建设意见或近期公布 将获生态补偿

政绩考核加大生态文明权重

(来源:济南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