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出击 云南林业肩负陡坡地治理重任

2013年12月18日 11:45中国林业新闻网

中国园林网12月18日消息:云南拉开了陡坡地生态治理的大幕。

2012年8月15日,《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的意见》下发全省,确定2012年至2020年,省级财政将自筹资金24亿元实施1000万亩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旨在增加森林覆盖率、遏制工程区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

治理成效已初现

启动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云南有着更深层次战略考量。

云南处于长江、珠江等6条大江大河的源头和上游。全省石漠化和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8.14%和36.9%,25度以上的陡坡地耕地面积达1197.8万亩,15度到25度石漠化耕地面积达1610万亩;全省74%的人口生活在山区。

《意见》提出,在确保全省耕地保有量的前提下,以乌蒙山区、藏区、边疆民族地区、石漠化严重地区、重点流域沿岸等地区为布局重点,工程区涵盖除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以外的15个州市。

从2013年9月下旬开始,云南省退耕还林办公室分批派出9个工作组对昆明、曲靖、玉溪、楚雄、保山、红河、普洱、文山、大理、丽江、迪庆、临沧等州市的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进行督导,不仅要确保年底前完成今年80万亩的工程建设任务,也通过督导及时发现典型、总结经验、解决问题。

两年来,云南省已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160万亩。按生态区位划分,全省治理江河两岸陡坡地73.2万亩、公路沿线陡坡地29.2万亩、湖库周围陡坡地11.4万亩、城镇面山陡坡地19.7万亩、石漠化地区陡坡地14万亩、重点生态脆弱区陡坡地12.5万亩。在产业布局上,云南省结合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发展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林86.75万亩,杉木、思茅松等速生丰产林34.42万亩,咖啡、澳洲坚果等特色经济林38.83万亩,兑现农户生活补助3.2亿元,治理成效已初现。

农户成受益主角

农户自愿原则,在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的政策设计中得到充分体现。

在实施陡坡地生态治理中,云南按照每亩300元标准给予农户定额包干生活补助,分两次兑付。造林当年,经县级林业部门检查合格后,每亩兑现生态治理生活补助费200元;造林第3年验收合格后,每亩再兑现100元。

生态治理生活补助费发放,由农户实施的,通过“惠农一折通”直接发放给农户;承包陡坡地实施生态治理的,必须与原土地承包经营权人签订陡坡地生态治理合同,在明确承包补偿资金、林木收益等分配方式后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兑现;集体管理未承包到户的陡坡地纳入生态治理的,生活补助费先兑现给村民小组集体,再由村民小组集体商议分配方式。实施生态治理后的地块纳入林地管理,核发林权证,保障农户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

目前,云南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涉及全省87个县(区、市),治理工程在惠及农户的同时,也给各地带来林业经济转型的可能性。

各地把陡坡地生态治理与高原特色林产业结合,因地制宜引导农户选择既有生态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树种造林,培植壮大林产业成为项目区党委政府新的考量。临沧市云县幸福镇以“澳洲坚果+咖啡”,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县以“核桃+桔梗+白术”等林果、林药种植模式成为提高土地利用率,以短养长,促进造林地块管护,增加农户收入的有效手段。

多方参与形成合力

在工程项目实施中,在明确承包补偿资金、林木收益等分配方式的基础上,各地通过鼓励支持公司、大户承包实施工程,调动社会资源积极参与陡坡地生态治理工程。

2012年,普洱市澜沧县在治理工程启动时,引进企业与农户联合经营8100亩“澳洲坚果+咖啡”基地,采取农户出地、公司出资,造林当年毎亩补助农户种苗造林费450元外,连续3年按毎亩补助农户250元,进入收益期后,利益分配农户占70%、公司占30%,形成了“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玉溪市元江县甘庄街道办果落垤村委会成立了林果专业合作社股份制经营,社员自愿入股113万元,以“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铺设水管、修建蓄水池、抽水站、安装喷灌等设施,在陡坡地治理中高标准打造柑橘基地。

项目实施过程中,样板林建设发挥了明显的示范作用和带动的作用,促进林木规范化种植和规模化发展。目前,云南已建成的57块样板林呈现出“种植规范、措施到位、效益明显”的特点。

推荐阅读:

聚焦林业重点改革 美丽龙江建设再发力

安徽省绿化委 省林业厅启动“三线三边”绿化提升行动

探索建立林业知识产权新机制

上海植物园成为第三批全国林业知识产权试点单位

(来源:中国林业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