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20日消息:广州是有着2200多年建城史的历史文化名城,越秀区作为广州传统的中心城区,保留了大量富有岭南特色的建筑遗产,是商贸文化、近现代革命历史文化等历史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为保护好丰富的建筑遗产,最大限度地实现这些文化资源的经济、社会效益,越秀区探索确立了“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保护传承城区历史文脉新思路,将建筑遗产的再利用作为公共文化建设的试点项目,鼓励各部门、街道社区和民间力量进行各种尝试,由过去一元化的政府投入转变为多元化投入,较好地破解了资金难题,使建筑遗产重新焕发生机。
建筑遗产资源特点
建筑遗产分布广密度大。广州市是全国首批公布的历史文化名城,越秀区在广州乃至岭南的发展史上一直处于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是广州、广东乃至岭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200多年来,广州城市的发展变化主要都是在越秀区域内进行的。因此,广州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多聚集在越秀区内。建筑遗产呈现数量多、密度大、等级高等特点,堪称“没有围墙的博物馆”。辖区内有不可移动文物195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个(16处),占广州市的50%;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8个(20处),占广州市的42%;市级文物保护单位69处,占广州市的27%。越秀区内历史街区众多,保存了大量各个时期的历史建筑,历史街区内始终有大量居民在其间生活,是活态的文化遗产。
建筑遗产类型丰富形式多样。越秀区保存有各历史时期各类型的特色历史建筑,从南越国时期的宫苑遗迹到近现代优秀建筑,其中以明、清和民国建筑为代表。这些历史建筑体现了浓郁的广府风情,彰显了岭南文化的特质。如宗教历史建筑、书院宗祠建筑、近现代中西合璧的历史建筑、骑楼建筑、广府传统建筑以及工业建筑等。这些位于越秀区内的建筑遗产留下了厚重而绵长的岭南历史文化气息,是广州2200多年来沉淀的城市记忆。
建筑遗产具有鲜明的岭南特色。越秀区建筑遗产汇聚了传统文化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大量历史信息,形成了传统与现代并存、洋为中用、中西合璧的越秀建筑风格。由于广州自古商贸发达,有“千年商都”之誉,同时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之一,与海外的文化交流频繁,多元的文化冲突与融合体现在越秀区历史建筑风格的多样性和实用性。越秀区作为广州的政治中心,历代官方建筑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越秀岭南建筑的特色。如近代的中山纪念堂,富丽堂皇,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在从鸦片战争到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国共合作、广州解放这一历史时期,广州曾是风云际会之所在,许多政界人物、文化名人等曾在越秀区活动过或生活过,留下了文化痕迹。
国有建筑遗产再利用的实践探索
近年来,越秀区从创新机制方面寻求突破,针对不同建筑的特质,确定与其内涵相吻合并能彰显其文化特色的管理利用形式,创新建筑遗产社会化运作模式。
整合资源,“项目定位法”破解建筑遗产再利用难题。越秀区是文物大区,区级政府的财力有限,但如果将建筑遗产完全交由市场运作,又存在难以监控无法保障建筑遗产尤其是不可移动文物安全的问题。越秀区政府探索出“政府主导、社会参与、保护为主、合理利用”的建筑遗产再利用新途径,先由政府出钱修缮建筑遗产,再引“凤”来巢,通过建立健全合作项目运行机制,运用建筑遗产的“项目定位”法,在项目社会化运作前把好“准入关”、在项目社会化运作过程中把好“评价关”、在项目交由管理使用者运作后把好“监管关”,做好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大文章。
拓宽渠道,创新国有建筑遗产有效利用模式。以“建设广府文化博览区”为带动,越秀区采取政府搭台、社会化运作的模式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建筑遗产的保护和管理之中;在融资方面实行“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方参与、资源整合”举措,弥补公益性文化投入和文化服务供给不足的问题。越秀区利用建筑遗产打造的微型文化场所,成为越秀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它们以不同的视角、独特的个性、灵活的方式吸引了众多百姓。
目前越秀区内的建筑遗产在再利用过程中多数变身为博物馆、展览馆、文化站、艺术馆、咖啡屋等,免费对公众开放,在这些建筑遗产中还经常开展各种免费的艺术展览、艺术收藏鉴赏等主题文化活动以及不定期举办艺术创作学术研讨会、文化培训等,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多方面、多层次、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
突出公益,民间力量介入管理国有建筑遗产。越秀区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尝试对这些国有建筑遗产采取政府搭台、引入民间力量进行社会化管理运作。引导和扶持社会力量参与国有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既可缓解政府人财物等方面投入的压力,也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以“小政府、大社会”体制弥补建筑遗产管理经营的短板,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同时,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文化建设,鼓励既有经济文化实力、又热心文化事业的企业和个人参与到活化建筑遗产之中,向民众提供优质公共文化服务,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在政府引导下,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社会团体及有识之士融入资金、资源参与建筑遗产的再利用,许多企业不是以营利为目的,而是藉此平台宣传企业品牌和企业精神,扩大企业影响力。部分企业的产业化经营,也促进了建筑遗产资源与旅游资源的互动融合。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建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