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同样是古典园林为何冷热不均

2013年12月09日 09:35姑苏晚报

中国园林网12月9日消息:在许多游客印象里,苏州古典园林是拥挤的、嘈杂的。其实,除了拙政园、狮子林等,在小街小巷深处,一座座小园林一样别致、典雅,有的已列入遗产名录。可景致虽佳,许多却让人觉得冷清,有的甚至门可罗雀。同样是古典园林或遗产园林,为什么会有这样大的冷热反差?

眼下,部分园林门票调整正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其一个重要意图,便是合理引导客流,将游客从“热园林”引向“冷园林”,从而达到更好保护园林的目的。那些冷清的小园林现状究竟如何?如何才能引来更多的游客?连日来,记者走街串巷逐个探访,并采访业内人士和专家,进行了一番详细调查。

A:冷热现状

闹市区的园子冷热反差如此之大
人民路北、邻近观前商贸区的怡园,建于清代晚期,是一处闹中取静的所在。早上9点,记者赶到时,近入口的怡园茶室里座无虚席,桌子一直摆到门口走廊,老茶客们喝得正酣。一圈走下来,记者发现,这座6000平方米的幽静的园子里游客寥寥可数,可以说茶室是唯一的“人气场”。

据怡园管理科副科长胡忠介绍,茶客多是附近的老年居民,相对比较固定。怡园很少有团队客,散客占90%以上,其中本地老年人占85%以上,购票和刷园林年卡的人数与符合免票条件入园的人数大致对半开。双休游客相对多一些,购票和刷卡人数在500人次左右。

和显得冷清的怡园相比,离观前商圈不远,坐落在东北步行街的狮子林,却是个无法闹中取静的所在。今年“十一”黄金周,这座占地9000平方米的园林七天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日均最高接待量超过2万人次!狮子林管理处副主任张婕告诉记者,原先团队客占到七成,近几年散客占比逐年提升,目前团队和散客的比例已近一比一。这其中,刷年卡和免票入园的占比不到一成。

同样,分别位于景德路、东北步行街的环秀山庄、拙政园,距离商贸区也不远。前者常年日均接待量仅二三十人次,年均不到8000人次,后者仅今年“十一”就接待游客近20万人次,最多的一天达4万人次!

小巷深处园林怎一个“冷”字了得

苏州古城区现存的古典园林,是明清时期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多位于城市的居住街区,是附属于住宅的宅园。那些藏在小巷深处,七拐八拐也不定能找着的小园,情况又如何呢?

为探访五峰园,记者提前做好功课后,骑电动车沿东中市向西,在皋桥向北拐入阊门下塘。沿着脏乱小路骑行了几百米,记者愣是没找着地图上的“五峰园”。向卖菜大妈问路后,记者又后退了几十米,拐入另一条东西向的小弄,终于在一个拐角觅到了一块刻着“五峰园”的石额。

走进一扇和小巷人家无异的小门,记者眼前一下子豁然开朗,园子不大,占地仅1500平方米,一眼就能看个遍,里面建筑、太湖石峰、水池、凉亭、旱舫、连廊、花木一应俱全,竟是一座完完整整的苏州园林!负责管理的冯玉宇科长向记者介绍,园子地处阊门下塘五峰园弄15号,与新修的泰伯庙只隔一条小弄,是1998年修复开放的,门票每人2元。

冯玉宇说,五峰园日均接待量在五六十人次,其中购票、免票的分别在20人次左右,其余为刷卡游客。据了解,今年国庆期间,五峰园日均接待量最多385人次,最少100人次,算是创记录了。

东中市南侧,还有一个比五峰园更难找的4000多平方米的小园——坐落在一条“断头弄”文衙弄里的艺圃。在艺圃从事检票工作12年的李伟芬告诉记者,如果从东中市找进来,游客十有八九要转晕。从景德路拐入吴趋坊,再由宝林寺前弄拐入文衙弄,是目前相对好找的路线。李伟芬告诉记者,艺圃日均接待游客在二三百人次,其中购票的约60人次,免票的和刷卡的超过100人次,占比较高。

B:原因剖析

“旅游配套不足”

是一个重要原因

这些冷清的小园林,和拙政园、狮子林等一样,以其精雕细琢的设计,折射出取法自然、又超越自然的深邃意境,且各具特色,有的已列入世遗名录,游客为何厚此薄彼呢?记者采访中发现,包括停车设施、引路标牌等在内的旅游配套设施严重不足,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张婕说,怡园紧临人民路,门前就是不宽的人行道,沿栅栏自行车、电动车停得满满的,想找个车位都难。园东是一家手机店,中间的弄堂里也停满了车。她告诉记者,游客停在门口的电动车、自行车被盗事件年年发生。2011年园子整治维修时,特意在门口安装了一只探头,情况才稍微好一点。

同样,环秀山庄坐落于景德路北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院子里。检票员许吉告诉记者,研究所门前一块空地有保安值守,自行车、电动车不让停,只能停到马路斜对面儿童医院门前的人行道和附近。管理处每年向刺绣研究所租用3个汽车位,其中2个停小车、1个停大巴,供游客免费使用。

由景德路到吴趋坊,再到宝林寺前、文衙弄,是去艺圃的最佳路线,但最少也得拐上两个弯。可一路上,记者发现,在几个拐弯的节点,或根本没有指路牌,或只用油漆在墙上、电线杆上淡淡地标着“艺圃”两个隶体字,不留心的话看不到。对此,艺圃工作人员无奈地说,10多年来,管理科负责人换了几任,每一任都在努力做指路牌,但由于需要居民、有关部门的配合,工作开展得一直很难。

对此,市世界遗产与古建筑保护研究会副秘书长沈亮说,苏州古典园林旧时多为官僚或富商的私家园林,许多位于居住街区内。要让这些冷清的小园林热起来,城市规划、建筑得“一盘棋”统筹、长远考虑,科学制定大旅游的格局,为古典园林的保护和发展创造更优的空间和条件。

记者了解到,坐落于三元坊的可园,是苏州目前仅存一座书院园林,计划明年上半年重修。根据规划,可园近解放军第100医院一侧计划建一个停车场,修复后的可园将与一河之隔的沧浪亭作为一个整体,正式向市民开放。

价格对旅行社接团

是决定性因素

“我们承接的旅游团,六到七成都去留园,五到六成会去虎丘,其次去得较多的是拙政园、狮子林和耦园。”苏州金桥旅行社是我市较大的地接旅行社之一,该旅行社总经理吴树新介绍,苏州园林虽然很多,但是真正有人气的主要还是那几个“老面孔”,“怡园、艺圃这些,除非整团的客人指定要去,一般来说我们很少安排在行程中。”

此外,记者从同程网了解到,网上预订最为火爆的是拙政园和留园,而较为冷门的园林,如沧浪亭、五峰园等,网上并没有开通预售通道,而仅有景点介绍。

对此,同程网市场研发中心经理张艳红表示,“网上预订门票最多的是拙政园,其次是留园,二者的预订量占到了整个园林门票预订量的七成左右,它们在国内的知名度最高,关注度预订量当然也最高。而一些冷门的园林由于预订量太少,我们与它们进行合作有一定的难度。”

为什么在旅游团中,各个园林会出现冷热不均的情况?吴树新告诉记者,价格是决定性因素,其次考虑的是知名度、类型和线路。“开团首先要考虑的是成本,线路中安排的园林需要有一定的利润空间,如果一个园林门票过低,团队票和个人票的差价太小,我们可能会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其次,知名度非常重要,虎丘有苏轼的名言‘到苏州不游虎丘乃憾事也’,留园和拙政园都位列中国四大名园,它们本身就是最好的品牌——这三个地方一个都没玩过,你能说自己来过苏州么?而坦白地说,出了苏州市,几乎没有人知道怡园和艺圃,如果把它们作为主打产品来推广难度较大。最后要考虑的就是园林类型和线路,比如拿拙政园和留园来说,两者类型比较相似,一般不会同时安排在一条线路中,而如果要用虎丘和这两个搭配,我们首先考虑的是留园,它离虎丘更近一点。”

对于近期公布的《苏州古典园林保护传承及门票价格调整听证方案》,吴树新预测,对旅游团来说,热门园林价格的上浮确实会起到一定的降温作用。“旅游团想要占据市场,价格不能太高,再加上考虑利润空间的话,中档价位的园林是我们最喜欢的。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旅游团去留园的比去拙政园的更多。”

但吴树新也表示,旅游团对门票价格的上浮相对不敏感,“散客受门票价格调整的影响会更大,而团队票由于有折扣优惠,所以反映到报价上不会那么明显——比如门票上涨20元,团费可能只会上涨10元。”

C:专家建议

加大宣传打造“园林社区游”

苏大社会学院副教授孙剑冰曾在网师巷社区和仓桥社区,就现存园林保护的必要性作了一次问卷调查。由居民对园林的综合价值进行评分,认为“非常有必要保护”的打5分,“很有必要保护”的打4分,“有必要保护”的打3分,“有一定必要保护”的打2分,“基本没有必要保护”的打0分。

调查结果显示,古城区7座世界遗产园林中,拙政园、狮子林、沧浪亭和网师园的平均得分在4分以上,而耦园、艺圃和环秀山庄的得分在3分以上、4分以下。孙剑冰认为,“由此可见,同样是世界遗产园林,市民对几处规模相对较小的园林的文物价值的认知还是偏低的。因此,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一些小园林的知名度很重要。”

沈亮举例说,小园林各具特色,就连本地人也不一定都知道,比如,怡园是建造最晚的一个苏州园林,博采诸园之长,是一个赏梅的绝佳去处;环秀山庄的假山堪称“中国之最”,园林大师陈从周说“造园者不见此山,正如学诗者未见李杜”等等。他认为,对规模较小、知名度还不高的园林,在宣传、营销时要加大力度,和拙政园、狮子林等要一视同仁。

“苏州许多中小规模的园林周围不适宜建设大型的停车场。要解决这一问题,我个人认为,还在于发展以园林为资源的社区旅游。”孙剑冰说,门票价格调整能否起到分流游客的效果,更在于苏州古城区社区旅游的发展。“苏州古城区的大大小小的园林都零散地分布在各个街区内。如果能将那些中小规模园林的旅游发展成为社区旅游的吸引物,带动社区旅游,则能更好地达到分流效果”。

孙剑冰认为,城市社区旅游,是以在街区内漫步、享受整个街区环境为特征的,这和一般的以游览个别旅游景点为重点的周游型旅游不同。“如何引导游客的游览方式从周游型旅游发展为社区旅游,这对园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较重要的意义。”

引导游客深度体验系列园林

“可以说,这次公布的调价听证方案反映的是园林市场的供求现状,也是用市场手段来加强人流疏导的一种无奈之举。”苏州大学社会学院旅游管理系教授周永博认为,此轮价格调整的好处是,根据市场规律,一部分人会转向免费或门票价格较低的园林,热门园林的游客上涨趋势会从一定程度上有所放缓。

周永博表示,可以结合票价调整推出一些配套措施,来取得更好的疏导人流的效果。他建议,从园林层面,要加强影响方面的引导,把众多具有文化价值的冷门园林向公众推广,使苏州园林形成百花齐放的格局。“可以加强不同园林产品的组合,从文化创意层面开发系列性产品,引导游客按照文化传承、名人足迹、历史关联等脉络,对一系列园林进行深度的游览体验。”

从苏式生活的角度来说,则应该大力开发我市其他旅游品牌的打造,用其他类型的旅游产品分流游客。“对离得远一点的游客来说,园林是他们对苏州的第一印象甚至是唯一印象,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实际上,苏式生活的内涵不仅仅是看一下园林就结束了,我们应当加大力度完善各类古宅、城墙、历史街区和博物馆的游览体验,加强它们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最终形成多元的、和园林互补的苏州标志性旅游产品。”周永博说。

推荐阅读:

苏城:拙政园里赠“园林”《中国古典园林》五书亮相

重现诗意家园:雪花《中国古典园林》五书上市

人文建筑力作雪花《中国古典园林》新书发布

《中国古典园林》五书发布会25日将在京举行

(来源:姑苏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