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2月9日消息:卫星云图上,中国的身形影影绰绰,中东部地区一片片灰区,成了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阴影。绵延不散的雾霾,诉说着中国成长中的烦恼。
西方曾有人调侃:如果十多亿中国人同时起跳,地球都将偏离轨道。地球还在轨道上,但35年来,亿万中国人民从事的改革开放事业的的确确改变了世界。中国,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之一。用美国《福布斯》杂志的话说:北京打个喷嚏,世界就要感冒。
中国人摸着石头找到了经济建设的道路,但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路上,中国还在探索。城市被雾霾笼罩,乡村被污水环绕,土壤被重金属侵蚀……正成为中国人不能承受之重。飞速发展伴随着巨大的生态副作用,反过来成为中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
在为13亿人解决了温饱的同时,中国政府又将怎样解决事关人民更好生活的生态问题?世界怀着复杂的心情看着北京。而当北京将目光投向世界,发现并无范例可循。
中国能像西方一样,对治污“优雅”处之吗?
当前,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进程中,同时承受着发展经济、消除贫困、改善民生、治理污染的多重压力。
同样的人均减排成本,对西方人来说就是每周少喝几杯啤酒,对中国贫困山区的民众来说,却可能意味着能否点上一盏电灯。同样的投入,中国人的感受和西方人绝不可能相同,而中国做出的努力却和西方国家不相上下,这需要何等决心和勇气。
中国能像西方一样,先富再治理吗?
发达国家200多年中遭遇的环境问题,在中国被压缩到30多年内集中暴发,一些地方生态恶化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中国没有先富后治理的时间和空间。形势不允许我们像发达国家那样按部就班地解决环境问题,“中国绝对不会像发达国家那样,人均GDP达到4万美元才出现(碳排放)峰值,”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指出,中国从人均GDP为3000美元的时候,就开始采取措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中国能像西方一样,对外转移污染产业吗?
上世纪的后40年里,日本、美国分别对外转移了60%和40%的高污染产业。现在,世界上大多数超市里都有中国商品,外国人享受着价格低廉的商品,生产这些产品的中国则把污染留给了自己。国际分工等客观条件决定着中国承接了发达国家转移出来的很多污染产业,但中国再度向外转移的机会已经很少。
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时存在。这是中国的困境,也是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共有的尴尬。
中国探索构建生态文明的过程,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一样,都没有可遵循的先例,必须走出自己的道路。
2007年,“生态文明”进入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纲领。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写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闭幕不久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生态文明已提升到中国国家意志和国家战略的高度。
中国言出必行。拆烟囱、关工厂、停小火电……这样的场景似乎与经济发展不相协调,却在中国随处可见。
“在许多国家出于经济担忧而搁置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时,中国的环境问题被摆上了议事日程的首位,”英国《卫报》如是说。
关闭数千家污染企业,2006年到2010年5年间淘汰小火电机组近7000万千瓦,高于英国当时全国的发电装机容量,中国“十一五”期间的减排力度已经空前,“十二五”期间减排力度更大,治理空气污染和发展新能源的措施更是紧锣密鼓地出台,投资可达上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的一个重要目标是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至45%。“中国人需要勒紧裤腰带才能完成这个目标,”中国人民大学“能源与气候经济学项目”负责人邹骥这样总结道。
据估算,要实现所承诺的目标,中国差不多每年需要为此投入780亿美元,这相当于每个中国家庭一年要拿出166美元。这个钱不白花。生态是全球性问题,保护生态,不仅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永续发展,也关乎整个世界的前景。
更何况,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治理污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并非仅仅是压力和负担,它也是转变发展方式、破解资源环境瓶颈制约、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与一个国家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同向而行。
从更广的视野看,中国有责任探索出一条不同于西方工业化的发展道路,为其他发展中国家探索一个可资借鉴的道路,助力世界从传统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卫报》环境记者华衷在驻华7年后写了一本关于中国环境问题的书,书名就是他小时候听过的故事:《当十亿中国人跳起来》。
“如果中国复制欧洲或者美国的发展模式,这个世界就完了,”他说,因此,中国探索的生态文明之路“对世界很重要”。
推荐阅读: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