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沿岸的成片红树林
洛阳桥附近,群鹭起舞
中国园林网1月6日消息:泉州的湿地文化源远流长。在泉州的海岸线上,河流、湖泊、水库、滩涂星罗棋布,几乎每个泉州人的生活都与湿地息息相关。蓝蓝泉州湾,关注湾区湿地生态即是关注泉州人民的未来。在今年泉州两会上,民盟泉州市委员会、民革泉州市委员会以及市政协委员傅培聪就湿地资源保护分别提交了提案。
景观: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记者曾多次到泉州湾河口湿地走访,感受那一方水土的秀丽。
洛阳江畔,成群的水鸟在波光粼粼的水面纷飞嬉戏,迁徙的候鸟聚集于此越冬。在这里,白鹭、池鹭等夏候鸟中有一部分留在泉州湾河口湿地成为留鸟,终年常见;而一些冬候鸟如苍鹭已经证实在泉州湾繁殖;还有旅鸟如红脚鹬等。
远处,绿树郁郁葱葱连绵数里,伴着浪花时隐时现。大风一起,树叶摇曳沙沙作响。这便是有“海上森林”之称的红树林,是最重要的湿地资源之一。泉州湾有秋茄、桐花树和白骨壤等3种红树植物。
荡舟洛阳江,不时会惊起白鹭、水鸭、苍鹭等水鸟。缓缓靠近红树林,树木身形大小各异,加上潮沟的影响,红树林高矮错落,别有一番景致。
优势:面积广袤物种丰富 多元文化享誉海内
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晋江和洛阳江的入海口,素有“城市之肾”的美誉,包含洛阳红树林、桃花山海滨水禽和■埔枪城河口湿地生态3个核心区,面积达7000多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滩涂湿地、红树林及其自然生态系统,其中有中国现存面积最大的连片乡土树种人工红树林。
在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丰富,已记录物种达1000多种,观测到的候鸟已有140多种,湿地鸟类中大多数属于长距离跨国迁徙的候鸟。这里还生存着许多珍稀濒危物种,如中华白海豚、中华鲟等。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资源,泉州湾河口湿地已成为中国亚热带河口湿地的典型代表,被列入“亚洲重要湿地”、“中国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和“中国重要湿地”名录。
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泉州湾河口湿地周边,多元文化并存,史迹遍布,有洛阳桥、刺桐港、马可波罗后渚出海遗址等。海丝文化、湿地景观、人文景观、自然风光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泉州湾湿地文化底蕴。
隐忧:生物入侵、污染围垦 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泉州湾河口湿地物种丰富,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多年来泉州对湿地的围、填等开发利用强度过大和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等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及生态服务功能急剧下降甚至丧失,湿地面临过度开发等严重威胁。
上世纪80年代,泉州引进互花米草后,米草面积迅速扩散,成为目前泉州湾滨海湿地最严重的入侵物种,严重破坏近海生态环境,同时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滩涂湿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此外,也造成泉州湾的红树林面积日趋减少。
泉州湾海区接纳了晋江和洛阳江流域及沿岸部分城镇的工农业废水和生活废水。近年来,入海污染物的总量不断增加。影响泉州湾水质质量的主要污染物是COD、无机氮和无机磷,特别是COD、无机氮的污染日趋严重,致使泉州湾水质不断下降,富营养化程度呈急剧上升趋势。
同时,泉州湾海区重金属污染也很严重,主要是铜、铬超标。近年来该水域均不能达到功能区要求,严重影响到近海及滩涂养殖业的生产及食用安全。
委员:建立河口湿地公园 加快保护资源环境
民盟泉州市委员会在提案《建立河口湿地公园 突显泉州湾独特生态文化》中提出,可在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基础上,建立泉州湾河口湿地公园的可行性。科学合理地规划湿地公园,保持湿地生态的完整性,充分考虑人文与自然的和谐,可以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民盟泉州市委员会在提案中建议,湿地公园的主要措施可包括两江水系上游点源及面源污染的综合整治,沿岸生态系统的修复与保护;合理规划红树林核心保护区、湿地生态养殖区、旅游休闲商业区三大功能区;规划陆地与水上两条集观光、生产与管理综合功能的通道等。
民革泉州市委员会对红树林的保护提案《关于建设泉州“海上森林”的建议》,建议加强红树林巡护督查管理,开展自然保护区联合执法;加强宣教工作,提高公众生态保护意识;加大保护恢复经费的投入等。
市政协委员傅培聪认为,应加快做好泉州湿地资源调查与保护,从保障泉州湿地基本生态服务功能的角度入手,制定湿地围、填利用的红色底线,强制取缔侵占滨海沿江沿河湿地行为。立足湿地资源保护,建立湿地生态损害补偿和生态建设补偿制度,使泉州早日建设成多样的湿地休闲园区。
部门:多方面加强保护区管理建设
针对这三个提案,泉州湾河口湿地保护区管理处纪剑锋副主任表示,建立湿地公园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河口湿地保护区划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若是要建设湿地公园可在保护区防涝外围,结合保护区的自然景观,进行旅游观光。但是,纪剑锋也指出,保护区的建立以保护为目的,旅游项目的建设和开发不能破坏了具有保护价值的珍贵物种和环境。
近年来,泉州湾湿地保护效果明显,红树林从300亩扩展到6000亩,近三年未再现往年的赤潮。“讲红树林是泉州湾的‘绿肾’一点也不为过。”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几年来,为了改善泉州湾的海洋环境,泉州市林业局、市海洋与渔业局、泉州湾河口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部门联手,在泉州湾滩涂湿地范围内人工种植红树林。
“建立保护区,就是为了更好地保护里面的自然景观、物种和环境,我们一直在加强保护区的建设,以保护珍贵的湿地资源。”纪剑锋介绍,管理处有专门人员对保护区进行巡护,并与周边社区共建共管。管理处定期科研监测保护区内的动态变化,及时与专家沟通,防治红树林病虫害、生物入侵等。此外,还组织生态体验,利用保护区的生态优势开展宣传教育。
推荐阅读:
(来源:东南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