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沙丘退缩 地披绿装雅鲁藏布江“驯沙记”

2013年01月07日 09:02人民日报韩俊杰

中国园林网1月7日消息:当地曾经流传一个笑话:上学的孩子被沙尘吹得浑身是土,家长要吹净孩子脸上的土才能辨认。寒冬季节,行至西藏山南地区雅鲁藏布江(简称雅江)北岸。河滩上,一排排树木巍然挺立,宛若集合的列兵。远处的山脚下,虽有许多沙丘横卧,但已经缩小了“领地”。

“西藏的雨季在6—9月份,其他月份的水流量会明显下降,这导致雅鲁藏布江大部分河床裸露,泥土随风吹到两岸,形成了沙丘。”山南地区林业局副局长周凯说,除了自然条件的原因,过度放牧等人为因素同样不容忽视。

作为西藏唯一一个全国防沙治沙地级综合示范区,山南地区土地沙化面积达18.6万公顷,占其面积的2.3%。沙尘的肆虐曾给雅鲁藏布江两岸带来极大不便。当地曾经流传一个笑话:上学的孩子被沙尘吹得浑身是土,家长要吹净孩子脸上的土才能辨认。为此,山南地区每年投入很大精力用于雅鲁藏布江两岸山南段治沙工作。

周凯介绍说,示范区如今完成投资近900万元,营造固沙林5580亩,草(石砾、树枝)方格固沙1500多亩,播种沙生植物1000多亩。

示范区里,灌溉设施一应俱全,每隔十几米就有一处喷水管。“以前这里全是沙丘,现在都种上了新疆杨、砂生槐,沙丘被"逼退"到山脚下了。”周凯说,由于地势高,打一口机井往往六七十米才能见到水,有些地方井深更是达到百米以上,费用在30万元左右。

为鼓励民间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山南地区还采取了“谁植树谁拥有”的措施,极大地调动了老百姓的积极性。在示范区里,我们见到正在检查树苗的索朗。长年的风吹日晒,让索朗看起来显得苍老。“每天看看新栽的树有没有被风刮跑,刮了就重新种。”索朗扶起一株折断的树苗说。他的家离这里不远,但两年多没有回去了。索朗一家受雇于一个叫边久的老板,而边久承包了附近几百亩沙地。

经过长年累月的防沙治沙,山南地区的重点流动沙丘得到有效遏制,特别是危害较大、面积在1平方公里以上的流动沙丘和半流动沙丘缩减到原来的1/3。贡嘎机场灾害性风沙天数明显减少。桑耶镇示范区流动沙丘面积锐减70%。101省道多年未发生因沙堵路现象。人进沙退的局面正在逐步形成。

推荐阅读:

余晓兰:20年坚守披绿荒山

安徽:合肥庐江县泥河镇多措并举让大地披绿装

山东:为建设生态济宁披绿添彩

湖北:武汉岳家嘴立交绿化方案出炉 根根桥柱披绿装

(来源:人民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