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季市场中,也有不少商家运来苗木
苗木装卸用上起重设备
热火朝天的装卸市场
万亩生态林场项目
中国园林网1月7日消息:【开篇有话】
上帝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会为你打开一扇窗。对一个人是这样,对一片土地亦是如此。
在农村,一片土地因为某种资源禀赋的欠缺,不易获得常规意义上的发展,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往往能够抓住当地特有的优势,并独辟蹊径将之发展成一个远近闻名的特色产业。
这种经济形态带有鲜明的地方特色,根植于当地农村的某种优势或特性上,参与的主体是农民,经济收益分配是藏富于民。从皂户李的苗木到李庄的绳网,从乔庄的对虾到水落坡的古典家具到沾化的冬枣,无不体现出这些特点。
滨州有着诸多特色产业乡镇,本报精选了上述5个,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还原其特色产业发展的来龙去脉,以期能为读者带来启迪。
全镇耕地面积6万余亩,各类苗木种植面积近5万亩,新增育苗面积1.5万亩,林木覆盖率达51%以上。苗木种类包括白蜡、国槐、金丝柳、黄金槐等30余个品种,苗木销售覆盖北京、天津、上海、江苏、东北等全国50多个省市。现有较大实力的苗木经纪人200多个,小经纪人2000余个,专业合作社40余家,配货站4处,专业嫁接队伍10000余人,直接或间接从事苗木产业人员达2万余人……这一串串数字,详细的勾画出皂户李镇苗木特色产业的发展规模。
近日,记者走进皂户李镇看特色产业——苗木种植,感受初步形成的“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大生态、大绿化格局。
推荐阅读:
靠苗木发家的李灵龙
李灵龙的“坐骑”从摩托车、面包车、私家小轿车到奥迪Q5,仅用了7年时间。
随之变化的还有他的身份,从单纯的种植户到一家集种植与销售为一体的景观苗木销售公司的经理。如今,这个24岁的年轻人拥有20名职工,挖苗队伍360人,8吨以上吊车3辆,运输送苗车辆50辆。
“销售量相当可观,在旺季时平均每天销售600万棵小苗。”李灵龙坦言。12月18日的黄河三角洲惠民苗木南市场虽已进入淡季,但各苗木销售公司门口仍不时前来送货的苗木商贩。
这在过去是不敢想象的。李灵龙记得2005年,一北京客户开车来访,当时自发形成的市场就在村边的路旁,客户无法自行找到市场,李灵龙只能到镇上接客户。见面后,客户仔细打量这个十五六岁的孩子,无语,之后跟着入村。经过一番考察那位北京客商说出了自己的担忧:“我们做的是工程,苗木到货期限非常严格,我们不太相信你的能力,为了防止到期收购白蜡数量不够,我不给你定金,你能交货我就付款给你。”
对此,李灵龙非常理解,“村子里与路旁自发形成的市场,看上去并不大,人家怀疑收不够货也很自然。另外当时我才十五六岁,从他看我的眼神里也可以看出他的疑惑。”为了避免收货后买家反悔,李灵龙让北京客户留下一人和自己一起在村里收购,最终顺利做完这单生意。
“我记得非常清楚当时成交价格40元/棵,这单生意给我很大的感触,村子中自发形成的市场远远不够,我们的信息非常封闭。”李灵龙说。
当然,现在再也不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了,“开始苗木品种单一,到现在品种规格多样、还有价值昂贵的彩色树种,近几年发展很快。”李灵龙回忆称。
村苗木成为小镇特色品牌
李灵龙来自皂户李镇前找李村,他的经历是该村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自上世纪70年代起,皂户李镇群众开始从事绿化苗木生产,至今已有40多年的传统。而当初选择种树的原因是那时皂户李镇水源不充足,粮食作物常常因为灌溉问题而欠收。“我们前找李村就是皂户李镇苗木发展的源头。”说起村里的苗木发展史,李灵龙有些兴奋。
1978年,从县林业局到该村保村挂职的王玉贷,实验性的栽种了70多亩“八里庄老杨树”,经过几年的对比经济效益比粮食作物好。后来品种逐渐演变发展了107毛白杨等黑杨系列品种。1983年后,因为杨树市场开始滑坡,开始转产白蜡。
种植苗木让村民尝到了甜头,以速生白蜡为例,一亩地一年之后销售一般能收入4万元左右,比种植棉花、小麦等收入多5-10倍左右。
就这样,一棵棵苗木开始在皂户李生根发芽,成为名符其实的摇钱树,前找李村苗木也成了这个小镇特色品牌。“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们村的收入翻了不止一番,105户人家中,95户配备有私家车。”李灵龙说。
另一苗木经纪人则表示,前找李村里面的人几乎都在皂户李苗木交易市场开有门头。“现在的前找李村已经找不到种植麦子或者棉花的地块了,村子里1270亩地都种植成白蜡、国槐等苗木,同时附近的村镇还有2700多亩地被我们村里的人租赁来种植苗木,租种的耕地是我们村的一倍还多。”
李灵龙称,“大家基本上都有自己的苗木基地,最少的也有几十亩,大的已经上千亩了,我们家在本村有13亩地的苗木,在周边地方租种了360亩地种植了苗木。”
不断完善苗木特色产业链
随着苗木种植面积的扩大和苗木种植户的日渐富有,一条特色产业已经形成,皂户李镇也成为名副其实的“白蜡之乡”。
皂户李镇的苗木产业日益壮大,自发形成的苗木产业的不足也日益凸显,解决承包大块土地、稳定价格的难题成为了种植户、经营商家关注的焦点。
“今年镇委、镇政府顺应苗木产业发展的需要,政府着手出面租赁土地,转包给外商或经营大户,改变过去苗木繁育零散不集中,大的苗木繁育基地缺少的状况,建立成方连片的苗圃基地。”一当地政府人士称,政府早早注意到了这类问题,并采取了措施。
渐渐的,苗木种植户与经销商们种种顾虑被打消。目前,皂户李镇已经建有南、北两个黄河三角洲惠民苗木大市场。苗木大市场已成为全国知名、山东最大的白蜡苗木生产基地,是北方最大的绿化苗木实体市场。
数据显示,皂户李镇现有白蜡、国槐、柳树等苗木品种50余种,林木覆盖率达51%以上,目前,仅速生白蜡育苗面积达1.2万余亩。各类苗木运往北京、上海、新疆、东北等地50多个大中城市。
2011年秋至今年5月,先后与全国各地3000余名客商洽谈购销事宜,签订合同2000余份,销售各类苗木3亿株,销售额达4.36亿元。
在各色的“展会经济”获益的同时,也让惠民县苗木经纪人队伍足迹遍及全国各地。本报梳理发现,2008年北京奥运会、2009年济南全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等大型活动用苗,都出自惠民苗木大市场。
苗木经纪人在将惠民苗木推向全国市场的同时,又将全国各地的苗木新品种、新技术带回到惠民,成为提升惠民绿化苗木产业档次的助推器。目前,全镇现有较大实力的苗木经济人200多个,小经济人2000余个,合作社近40家,配货站4处,全镇直接或间按从事苗木产业2万余人,皂户李镇成为了“买全国、卖全国”的苗木“周转站、集散地”,苗木特色产业链更加完善。
这些数字的变化,让这个总面积82平方公里,辖5个办事处,74个行政村,总人口3万人的乡镇成为全国闻名的苗木生产购销基地和苗木繁育基地,先后被授予“山东省优质苗木繁育基地”、“山东省绿化模范乡镇”荣誉称号。
新机遇与新挑战
然而,在微观层面上,2012年苗木价格的高企,让苗木种植大户与经纪人们既高兴又有所警惕。
“我个人认为今年种苗价格奇高,人们盲目投入太多,市场迅速饱和,苗木本身有个生长周期,恐怕等这批小苗长大时价格不容乐观,我觉得还是将重点放在技术指导和销售领域更为稳妥一些。”从事苗木种植与营销行业10余年的皂户李镇李姓苗木经纪人表示。
他们对于风险的担忧不无道理。有媒体公开数据显示,仅2012年上半年,山东省新增苗木面积50万亩,总面积达到170万亩。同时,专家预计,5年内将有50亿株苗出圃,10年才能用完。
对于规避风险,部分苗农试图转型,开始探索苗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出路,苗木种植由分散走向集中。
李灵龙选择了升级为立体种植的思路。“大树之下种植小树,小树之下种植地被植物,这样能更加合理的利用土地,规避市场行情带来的风险。”李灵龙表示,除了立体种植之外,还有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等。
目前,现在很多各地绿化造林工程所需的大规格苗木供应紧张,中等规格苗木价格上涨,小规格苗木培育出现空缺,繁殖材料生产不均,苗木销售形势严峻。
在苗木产业的发展上,皂户李镇政府也有着自己的规划。官方措施是引导苗农合理化种植,保障苗农收益,鼓励有实力的企业、苗木种植大户投资建设高标准、规模化、精品化苗木基地。
12月18日下午在万亩生态林场项目皂户李镇政府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目前,已邀请省林业规划院对林场进行了合理的审定和规划,并开始了一期4000余亩的建设任务。生态林场建成后,将与黄河三角洲绿化苗木博览会相结合,串联河南张泥塑与火把李庙会传统民俗文化,打造集白蜡种植及科研、生态防护与旅游休闲于一体的惠民南花园。
此种努力为业界所认可,“我们公司的未来发展思路是依靠土地、资源、资金等优势,建设一块属于自己的现代化、标准化的生产基地,培育各种大批量大规格苗木,承接绿化园林工程、公园绿化、小区绿化等等,我非常看好未来的发展。”李灵龙说。
推荐阅读:
(来源:滨州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