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1月8日消息:北京市中德财政合作“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前不久,作为这一项目重要组成部分的小型水体生态恢复工程通过中德联合专家组验收。这标志着,小型水体生态恢复理念在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中取得成功。
据悉,今年是京北风沙危害区植被恢复与水源保护林可持续经营项目实施的第四年。经过多年的建设,项目取得了多个创新性成果。项目规划采用参与式,资金使用报账制,同时在以林分为单位的森林经营规划、小型水体生态恢复技术、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流域生态服务可持续融资、根据森林经营方案审批采伐指标等方面,均取得了重大突破。
参与式规划:尊重民意
“以前在实施工程时,上级说怎么干,我们就怎么干。”北京市怀柔区长哨营乡七道梁村村支部书记李凤田说,“中德财政合作项目不一样,项目主管机构多次派专家到村里调查,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村民意见。村民们的意见和想法得到了尊重并融入到项目中,因此干劲十足。”
这种新的项目规划方式被称作参与式规划。参与式规划的核心是把发言权、分析权、决策权交给当地人民,而外来人员只是协助者。通过参与式规划,项目收集到了项目村的社会经济情况、不同人群对项目的需求、村庄资源分布、林务员组织方式和村民农事活动季节历等。
目前,项目已在北京市和河北省的5个区(县)的22个乡镇完成参与式规划51个,为项目森林经营的顺利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跨地区合作:资源共享
密云水库是北京市最重要的饮用水源地,保护好密云水库水源地是首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
北京密云水库流域面积约为1.5788万平方公里,其中有2/3的面积分布在河北省境内。
近年来,在密云水库流域,为了拦截水流供生产生活或旅游开发使用,在小型水体和护岸工程中构建了大量的浆砌石坝,造成河道水体生态系统连通中断、下游断流和水体净化功能下降,威胁到密云水库的水质和水量。因此,北京市园林绿化局与北京市水务局联合组织实施了森林经营和小型水体生态恢复工程。
目前,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有7个乡镇的13个村纳入森林经营项目区,有1个流域纳入小型水体生态恢复项目区。丰宁县项目活动和北京市项目区采用同一技术标准和投资标准,做到专家共享、技术资料共享,双方人员共同参加国内外有关培训活动。通过跨部门、跨地区合作,不仅提高了河北省森林经营和水体改造水平,还提升了项目执行效果,具有重要的推广示范意义。
工程实施:重在规范
小型水体生态恢复工程自2009年启动以来,经过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施工,已于2012年10月底全面完工。工程自始至终秉承德国先进的生态治理理念,强调还原水体的自然通路,提高水体的连通性,恢复水体自净功能和生态保护功能,以达到人水和谐相处的状态。
为保证工程实施的规范化和透明度,工程一方面采用招投标制,对规划、设计、施工、监理等各个环节均实施了招投标;另一方面,财务管理采用提款报账制,并分阶段进行审计,降低了工程风险。
此外,工程特别强调标准规范的作用,先后制定和发布了《小型水体生态恢复规划与设计指南》、《北京山区河溪生态监测指南》和《小型水体生态恢复验收指南》等一系列工程规范性文件,不仅在工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今后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深入推进:谱写新曲
中德财政合作项目水体恢复工程虽然已经完工,但森林经营工程只完成了任务的60%,项目还将深入推进。
据悉,项目全面完成后,可取得6个方面的成果:制定完成小流域林水综合规划,完成1万公顷水源保护林近自然森林经营,在7个小流域完成103公里的小型水体生态恢复,制订并推进生态系统服务可持续融资的创新机制,加快促进密云水库水源地保护的跨地区和跨部门合作,对至少100名项目管理人员及利益相关者进行培训。
北京市园林绿化国际合作项目管理办公室负责人说,中德财政合作项目引进德国先进的近自然森林经营和水体生态恢复理念、技术,通过京冀联手、林水合作的方式,为北京市乃至全国的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经验。今后,北京市园林绿化与水务部门将进一步加强与德方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深化跨部门、跨地区合作机制,为大都市水源保护地有效保护和治理谋划新篇章。
推荐阅读: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